一、五运太过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气交变大论》

410∧

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反胁痛而吐甚。

115 ∧

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浸淫。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

126 ∧

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

28 ∧

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皆病。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

39 ∧

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

二、五运不及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气交变大论》

410 ∨

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咳而鼽。

115 ∨

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

126 ∨

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寒中,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民食少失味。

28 ∨

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39 ∨

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瞤瘈,目视 ,物疏璺,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

三、四时不及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气交变大论》

410∨

其眚东,其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

115 ∨

其眚南,其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

126 ∨

其眚四维,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28 ∨

其眚西,其藏肺,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

39 ∨

其眚北,其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

四、三气之纪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五常政大论》

410

其病里急支满,其数八。

115

其病,其数七。

126

其病否,其数五。

28

其病咳,其数九。

39

其病厥,其数六。

410∨

其动緛戾拘缓,其发惊骇,其藏肝。其病摇动注恐。其病支废痈肿疮疡。邪伤肝也。眚于三。

115 ∨

其动彰伏变易,其发痛,其藏心。其病昏惑悲忘。邪伤心也,眚于九。

126 ∨

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藏脾。其病留满否塞。其病飧泄,邪伤脾也,其眚四维。

28 ∨

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藏肺。其病嚏咳鼽衄。邪伤肺也,眚于七。

39 ∨

其动坚止,其发燥槁,其藏肾。其病痿厥坚下。其病癃閟。邪伤肾也,其眚一。

410 ∧

其动掉眩巅疾。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病怒。其病吐利。

115∧

其动炎灼妄扰。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其病痓。

126 ∧

其动濡积并稸。其经足太阴阳明,其藏脾肾。其病腹满四支不举。

28 ∧

其动暴折疡疰。其经手太阴阳明,其藏肺肝。其病喘喝胸凭仰息。其病咳。

39 ∧

其动漂泄沃涌。其经足少阴太阳,其藏心肾。其病胀。

五、天气下临,藏气上从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 《素问·五常政大论》

17

咳嚏鼽衄鼻窒,疮疡,寒热胕肿。心痛胃脘痛,厥逆高不通,其主暴速。

28

胁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小便变,寒热如疟,甚则心痛。

39

心烦热,嗌干善渴,鼽嚏,善悲数欠。善忘、甚则心痛。水饮内蓄,中满不食,皮 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痈。

410

体重肌肉痿,食减口爽。目转耳鸣。赤沃下。其发机速。

115

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甚则疮疡燔灼,胁痛善太息。

126

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腰椎痛,动转不便也,厥逆。心下否痛,少腹痛,时害于食。

六、六气临御、五运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1.太阳之政

39

410 ∧

其病眩掉目瞑。

126

39

115 ∧

其病热郁。

126

39

126 ∧

其病湿下重。

126

39

28 ∧

其病燥背瞀胸满。

126

39

39 ∧

其病大寒留于溪谷。

126

39

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126

39

17

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410

126

39

28

民病气郁中满。

115

126

39

39

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17

126

39

410

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

126

126

39

115

民乃舒。

28

126

39

126

民乃惨凄。

39

126

2.阳明之政

28

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閟。

115

28

126

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410

115

28

17

厉大至,民善暴死。

115

115

28

28

民病寒热。

17

115

28

39

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126

115

28

410

民气和。

28

115

28

115

其病温。

39

115

3.少阳之政

17

410 ∧

其病掉眩支胁惊骇。

410

17

115∧

其病上热郁血溢血泄心痛。

410

17

126 ∧

其病体重胕肿痞饮。

410

17

28 ∧

其病肩背胸中。

410

17

39 ∧

其病寒浮肿。

410

17

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410

17

115

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410

410

17

126

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115

410

17

17

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17

410

17

28

其病满身肿。

126

410

17

39

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28

410

17

410

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39

410

4.太阴之政

126

民病寒湿,腹满身 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

39

126

410

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410

39

126

115

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115

39

126

126

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17

39

126

17

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126

39

126

28

民病皮腠。

28

39

126

39

病人关节禁固,腰椎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39

39

5.少阴之政

115

410∧

其病支满。

28

115

115 ∧

其病上热血溢。

28

115

126∧

其病中满身重。

28

115

28 ∧

其病下清。

28

115

39 ∧

其病寒下。

28

115

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28

115

39

关节禁固,腰椎痛。中外疮疡。

410

28

115

410

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115

28

115

115

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17

28

115

126

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126

28

115

17

其病温。

28

28

115

28

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

39

28

6.厥阴之政

410

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形于中。

17

410

28

民病寒于右之下。

410

17

410

39

民病热于中。

115

17

410

410

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17

17

410

115

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126

17

410

126

寒气及体。

28

17

410

17

其病温厉。

39

17

七、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常数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115

126 ∧

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

28

126

28 ∨

灾七宫。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

39

17

39 ∧

火化二,寒化六,风化三。

410

28

410∨

灾三宫。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

115

39

115 ∧

寒化六,热化七,湿化五。

126

410

126 ∨

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

17

115

28∧

热化七,清化九,燥化九。

28

126

39 ∨

灾一宫。雨化五,寒化一。

39

17

410 ∧

火化二,风化八。

410

28

115∨

灾九宫。燥化九,热化二。

115

39

126 ∧

寒化六,湿化五。

126

410

28∨

灾七宫。风化八,清化四,火化二

17

115

39∧

热化二,寒化六,清化四。

28

126

410 ∨

灾三宫。雨化五,风化三,寒化一

39

17

115 ∧

火化七,风化三。

410

28

126 ∨

灾五宫。清化九,雨化五,热化七。

115

39

28 ∧

寒化一,清化九,雨化五。

126

410

39 ∨

灾一宫。风化三,寒化一,火化七。

17

115

410 ∧

热化二,风化八,清化四。

28

126

115 ∨

灾九宫。雨化五,火化二,寒化一。

39

17

126 ∧

火化二,雨化五,风化八。

410

28

28 ∨

灾七宫。燥化四,清化四,热化二。

115

39

39 ∧

寒化六,雨化五。

126

410

410∨

灾三宫。风化三,火化七。

17

115

115 ∧

热化七,清化九。

28

126

126 ∨

灾五宫。雨化五,寒化一。

39

17

28 ∧

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

410

28

39 ∨

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

115

39

410∧

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

126

410

115 ∨

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

17

八、五运之气郁极复岁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126∧ ∨

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 ,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胕肿身重。其乃发也,以其四气。

28∧ ∨

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怫乃发也,其气五。

39 ∧ ∨

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

410∧ ∨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而乃发也,其气无常。

115 ∧ ∨

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支, 愤胪胀,疡疿呕逆,瘈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 ,善暴死。其乃发也,其气四。

九、六气所至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10

里急。支痛。緛戾。胁痛呕泄。

115

疡胗身热。惊惑恶寒战慓谵妄。悲妄衄衊。语笑。

126

积饮否。稸满。中满霍乱吐下。重胕肿。

17

嚏呕,疮疡。惊躁瞀昧暴痛。喉痹耳鸣呕涌。暴注瞤瘈暴死。

28

浮虚。鼽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病。皴揭。鼽嚏。

39

屈伸不利。腰痛。寝汗痉。流泄禁止。

十、岁气在泉淫胜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410

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115

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出面,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126

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拨,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喘如别。

17

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

28

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39

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十一、岁气司天浮胜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410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

115

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䐜,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

126

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

17

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

28

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㿗疝,妇人少腹痛,目眛眦,疡疮痤痈。病本于肝。

39

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胸腹满,手热肘挛掖肿,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

十二、六气相胜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 《素问·至真要大论》

410∧ 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胠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

115∧ 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气游三焦。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126 ∧ 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少腹满,腰椎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

17 ∧ 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烁。少腹痛,下沃赤白。

28 ∧ 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㿗疝。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39∧ 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十三、六气之复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410 ∨ 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

115 ∨ 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少腹绞痛。嗌燥,分注时止,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咳,皮肤痛,暴瘖心痛,郁冒不知人,乃洒浙恶寒,振傈谵妄,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骨痿,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病疿胗疮疡,痈疽痤痔,甚则入肺,咳而鼻渊。

126 ∨ 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

17∨ 惊瘛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瘈,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慓,寒极反热,嗌络焦槁,渴引水浆,色变黄赤,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

28 ∨ 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攣。

39 ∨ 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椎反痛,屈伸不便。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入心,善忘善悲。

十四、六气司天,客主之胜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410

410 ∧

耳鸣掉眩,甚则咳。

410

胸胁痛,舌难以言。

410 ∧

115

115 ∧

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胕肿血溢,疮疡咳喘。

115

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115∧

126

126 ∧

首面胕肿,呼吸气喘。

126

胸腹满,食已而瞀。

126 ∧

17

17 ∧

丹胗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瘛疭。

17

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17∧

28

清复内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39

39 ∧

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

39

喉嗌中鸣。

39 ∧

十五、六气在泉,客主之胜病候时相模式

摘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410 ∧

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

410

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410∧

410

115∧

腰痛,尻股膝髀腨 足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溲便变。

115

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115 ∧

115

126 ∧

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

126

126 ∧

126

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17 ∧

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

17

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

17∧

17

28 ∧

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

28

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28 ∧

28

寒复内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