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 佚名 | 太上大道君述存思五星步空常飞纲之道,以逃形变景,飞行玉清,又授诸符以变化飞升。此经可校勘多种古经。 |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 | 佚名 | 《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四种著录《上清三元玉简三元布经》 1卷。秋月观暎《三元思想の形成》指出本经盖《真诰》所引《三元布经》,属三元思想形成前之经。述上元检天大录、下元检地玉 文和中元检仙真书,皆有符箓。述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三元隐朝内仙上法,教人服、埋、焚符并存神诵咒。 |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 佚名 | 太上道君劝人静观守道、去欲养心、为善保真、养气养形、泰定成性、诵经持号、荐亡祝生,以获长生。 |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 | 佚名 |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称:「道教斋谢之法,莫若上清洞玄烧香燃灯礼诵也」。明灯上象星辰,次曜七祖,「修之三年,白日升天」。本书主要内容,即道士斋谢礼灯之仪法。以及行法时道士念诵之礼灯颂。其礼灯颂又分太极真人说礼灯王及行灯颂,太微天帝受戒及燃灯颂,施食众生咒等,皆为五言颂诗。 |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 | 佚名 |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灵宝天尊为光妙音真人说。内称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凡在生时付清借贷者,为人富贵,负欠冥司者,在世穷乏。世人富贵贫贱之别,皆因冥官尅阳禄填阴债使然。故天尊劝世人在生时钦敬三宝,方便布施,设斋诵经,烧还禄库受生钱。如是者可得福报,三生为男子身,现世富贵,来生永无灾难。若在世悭贪愚痴,不信经法,负欠冥司受生钱财不还者,天曹减算,死入地狱,万劫后方得转生为畜兽。 |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 | 佚名 |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卷前有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御制序。序称洪恩灵济真君乃五代南唐国江王徐知証、饶王徐知谔,兄弟二人因护国救民有功而受封真君之号。明成祖曾于病中祈祷二真君佑护,故敕令刊印此经以广流传。经文为元始天尊说因缘业报,劝导众生修持忠孝仁义之德,焚香礼念洪恩真君,如此则内可以增福延年,外可以消灾度厄,上可使祖先魂神超度,下可使家宅眷属安宁。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 | 佚名 | 简称《九天生神经》、《生神章》或《生神经》。道教书。为六朝道经。一卷。首叙三宝(天宝、灵宝、神宝)、三元(混洞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之出现,由三元从生始、元、玄三气。由三气化生天地人物。故人欲长生当“尊其气, 贵其形,宝其命, 爱其神”。诵持此经则鬼神得以超度, 凡夫得以成仙。收入《道藏》第165册。 |
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 | 佚名 | 太上天尊述天地败而更成之小劫、中劫、大劫,又述昆仑山王四天下、日月旋照四天下及天上、诸天世界大洞、天地败成之灾、九幽地狱等世界,劝人服符济度。疑出自六朝。 |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 佚名 |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开篇言飞仙经源出上天「三昧无量神咒大经」,其说略本于《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二十,故此经盖系唐宋间道士所造。经中列举五十种善行,如一心奉道、助人作斋、供养道士、敬重老少、借贷贫穷、修桥种树等等。谓行此诸善皆得「飞仙」。天尊劝导众生作善因缘,作善福田,功德成就,登无上道果,从仙至真,从真至圣。 |
洞玄灵宝道要经 | 佚名 | 《洞玄灵宝道要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高明真王演说。全书主旨在宣扬孝道。谓孝道为大道之要,「道在至孝,不孝非道也」;「奉吾道者,当先行孝道而后行道,故名孝道」。又称修行孝道可永断生死烦恼因缘,身心快乐。不忠不孝,反逆父母,杀害君主,谓之十恶。生犯王法,死入地狱受考,永无出期。 |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 | 佚名 | 元始天尊述大小劫运,劝人诵经、建斋、炼丹以飞升。《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著录此经。经中有太上大道君,礼请中有涂炭叩头仪式,又有嘉平二十三年之纪年。曹魏、前赵、南凉嘉平年号皆无二十三年,可能数字有误。总之,疑该经出自六朝。 |
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 | 佚名 | 灵宝天尊述兰林之字、凤鸟之音,以诵经呼名为济厄之法。又述道生天地,以昆仑山为中心,凡八十一天、三千世界,又有三六九厄劫运之数。《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著录《洞玄灵宝运度大劫经》。本经劝诵《洞渊神咒经》。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 以此疑本经出于六朝。 |
诸家神品丹法 | 佚名 | 诸家神品丹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编集。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外丹黄白方术而成。前五卷主要摘录《抱朴子•黄白篇》、《金丹篇》、《孙真人丹经》、《葛仙翁紫霄丹经》等诸家丹书,而以玄真子孟要甫所撰《金丹秘要参同录》殿于其后。故本书疑即孟要甫编撰。孟氏之书主要论述以真龙虎真铅汞炼丹原理及方法。谓真龙乃丹砂中水银,名曰汞;真虎乃黑铅中白银,名日铅。其炼丹步骤,「是将丹砂化出真汞,汞借铅而变作黄芽,黄芽复变作丹砂,丹砂伏火变化还丹」。书中详载其炼养黄芽及将朱砂伏火共炼成丹之方法。原书第六卷又杂录黄白方术三十余种,有点庚法,罨金法、化庚粉法等等。 |
种芝草法 | 佚名 | 述以金石草木药理入土中,浇水灌洒施油复药,有芝生成,教人依法采服。芝凡五色,合五行。 |
稚川真人校证术 | 佚名 | 稚川真人校证术,撰人不详。书中有「真一子(彭晓)金丹歌」,似出于五代以后。一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铅汞成丹之术。据称此术出自葛玄、郑隐、葛洪,后由无名氏传崔黄冠,崔传授西方仲成,仲成授戴道亨,道亨授杨旭兄弟。书中所述丹法称作「二因四变」。二因即炼丹所用真铅、真汞二药,「雄曰真铅,雌曰真汞」。四变即炼丹中四次变化:一变名就胎借矾、二变名阴质阳胎、三变名六神伏尸、四变名朱髓换形。其炼丹程式大致为:将雄铅雌汞二药配合中宫,入釜火养,于十二时中分寅、申、巳、亥四次行火,炼至七日而成宝。据称人服之可长生,「鸡餐成凤,蛇化为龙」。 |
指归集 | 吴悮 | 指归集,南宋道士吴悮撰。一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引用《金碧经》、《参同契》、《阴符经》及青霞子、葛仙翁、彭晓、张伯端等前人之说,论述炼丹修仙原理。其书分五篇:第一〈还丹不用药〉、第二〈还丹只铅汞〉、第三〈铅汞须得真〉、第四〈五行相生克〉、第五〈火候在精详〉。作者认为世人学仙炼丹,遍寻灵草,锻炼金石,皆不通理。「唯丹砂一味能存神与形」。古仙修大丹唯用铅汞,而不云四黄八石等杂药。铅汞即坎离、龙虎,皆出自丹砂,「一物分二体,半象铅半象汞」。此一物即是丹砂,此铅汞即真铅汞。炼丹者须按五行生克之理,火候卦象之机,炼养砂中铅汞成为金液还丹,则可服之长生。书中又主张内外丹兼修,反对先内后外之论。谓「修内丹未有不炼外丹而飞升者也」。内丹之说,不过心肾交会,精气搬运,存神闭息,吐故纳新,「皆所以求安乐也」。若不炼外丹则不能升仙。此说与南宋盛行之内丹派有所不同。 |
真元妙道要略 | 郑思远 | 真元妙道要略,原题郑思远(晋人郑隐)撰。但书中屡引唐人李勣、吴筠及五代烟萝子之语,当为五代北宋道士之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分为三篇,以论述内丹为主,兼述外丹。首篇〈黜假验真镜〉,论述识别真铅汞之重要性。认为「铅汞识真,万化穷矣」,修炼者若误认铅汞,则累修不成。书中列举外丹家错认铅汞,烧炼硫黄、硝石、水银、黑铅等药物,以致损身破家之事例三十余条。 其二〈证真篇〉,论述保养元精元气为长生登真之要。谓「三一元精者,天地之根,还丹之宗,万物之母,七宝之精,大道之体」。「人本从元气成身,再得灵元之精气补之,可以长生」。 第三〈炼形篇〉,论述炼形之要在守一。认为「一者出为精行,入为心性,乃是太和真一」。修道者若能保精运气,炼形化质,住心绛宫,使神静心定,则乱想不起,邪恶不生,「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
张真人金石灵砂论 | 佚名 | 张真人金石灵砂论,原题「蒙山张隐居撰」。作者自称:「余自开元间二十余年专心金鼎,颇悟幽微」,可证此书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全书分十二篇:黄金篇、白金诀、黑铅篇、雄黄篇、朱砂篇、真汞篇、砒黄篇、成金篇、释紫粉篇、释还丹篇、释金液篇、释阴阳篇。以上前七篇分别论述黄金、白银、黑铅、雄黄、朱砂、水银、砒黄等七种金石药物之品类、性状、产地及作丹服食之功效。其次四篇论述金丹、紫粉、还丹、金液等四种成药之炼制方法及服用功效。最后一篇论述内丹。谓人生于天地之间,负阴抱阳。圣人「法天象地,辨列阴阳,外合造化以成还丹,内养精气以固形体」。凡断五谷,约六情,服食元气,炼神守精,皆不离阴阳之道。此与前篇所说「阴阳配合,方成还丹」之外丹原理相同。 |
玉清内书 | 佚名 | 玉清内书,撰人不详。书中提及「今大唐国内」,当出于唐代。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残缺,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又见于《通幽诀》,但文字有残缺。主要论述真铅与水银的区别。认为丹砂中自然生出之阳汞为铅,从丹砂中抽炼而出之阴汞为水银,又名为「车」。铅汞二物皆出自丹砂,「本一体而无二也」。 第二部分内容又见于《红铅入黑铅诀》,主要讲述炼铅汞成丹,服食金丹求长生及点汞成金银之方法。有「金丹服食变化五金制汞」、「作外鼎制制法」等法诀。 第三部分内容多见于《还丹肘后诀》。主要讲述掌握炼丹火候之法。有「用火直符六候进退诀」、「直符更漏进退图」、「用火进退直符火记正历」、「元君潜运手镜诀」等法诀。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 | 张果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原题唐姑射山人张果纂。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分十七品,言外丹方术要诀。其中前十四品皆为抄袭唐人陈少微《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文字略有增删改动。大抵论述丹砂之名称、品类、伏炼七返还丹之药物、鼎炉、火候、制作法诀,以及辨别石药性状之法。最后三品内容包括:炼圣修丹石诀、造小神水诀、造大丹诀、造药鼎受气诀。前两诀言制作「神水华池」之方法,以及所需玄精粉、小神水之作法。后二诀言制作「神符白雪丹」之方法,以及所需药鼎受气之法。据称神水华池「能化五金为宝,水银遇之立干」;神符白雪丹「服之即奇功莫测,造化无穷。鸟餐成风,蛇饵为龙,人服神仙」。 |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 佚名 |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书出于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至玄宗开元末年(741年)或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至五代末(960年)间。述外丹理论,释药物隐名,可补《石药尔雅》只缺。 |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 佚名 |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丹砂之法。其炼丹程式为:第一转化丹砂为水银 第二转化水银为朱砂 第三转又化丹砂成水银 第四转炼水银结汞砂 第五转炼汞砂令微坚 第六转炼微坚汞成微黄坚汞 第七转炼微黄坚汞成赤金叶 第八转炼赤金叶成紫金砂 第九转炼紫金砂成赤色还丹据称以赤色还丹出去火毒金毒,服之可除病延年,又可用丹点汞成金,或点铅、锡成金。按本书所载炼丹药物及作法,与《太上卫灵神化九转丹砂法》所述大同小异,但文字繁简、用药名称斤两略有不同。 |
雁门公妙解录 | 佚名 | 雁门公妙解录,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朝大中年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内容文字与《正统道藏》所收《悬解录》大致相同。两书相校,本篇比《悬解录》缺少末尾四百余字,盖为同书之不同版本。 |
禽星易见 | 池本理 | 一卷。明池本理撰。禽星是古代占星家的一种占法,传说此法始于张良,为兵家秘传,其实于一切人事得失趋避无所不占。其方法不一,本书则专取七元甲子局,用翻禽倒将之法推算时日吉凶。所论禽宫性情,较他书为简明,其以时日禽为彼我公,专取翻禽为我、倒将为彼,为其独得之解。但本书不载治曜之法,与同类书相异。总之,本书属于六壬、遁甲之类的星家著作,虽荒诞迷信,但对研究术数学较有价值。《明史·艺文志》本书作四卷,一卷本当为传抄合并所得。今有《四库全书》本行世。 |
悬解录 | 佚名 | 《道藏》中有一本三千余字的小书《悬解录》,为道教外丹著作,作者不详。记载有张果(即后世传说“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在公元733 年献给唐玄宗的五子守仙丸,其组成余甘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枸杞嫩叶汁、莲子草汁、杏仁、生地黄汁、鹿角胶等补肾填精之品,形成五子衍宗丸的雏形。又有阿胶黄精丸,又称西施丸,主要组方阿胶、黄精、白芷、百合、木瓜、荷叶、枸杞、茯苓、益智仁等,后见于明代《食疗本草集经注》,是中国中医药学史上较早的女性美容保养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