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春正,由翼化堂善书局,购阅孙二女丹诗注,及女子道学小丛书。知各书皆出自皖江陈撄宁先生手笔。景慕之余,亟思访翼化堂主人张竹铭君。冀为先容。

适沪战爆发。遂致中阻。今以机缘成熟。幸得陈肃亮、沈霖生两君之介绍。获见圆顿先生,饫聆高论。并读其扬善刊中诸作尤深倾倒。始悉先生研究玄学已四十年。读破道书万卷。平日对女丹,特别注重。注解各书,简要详明,使读者易窥门径。诚我女界学道者之良导师也。迩来诸同志创设仙学院,公请先生演讲道要。列席旁听者,坤道居多。最令人满意者,即是先生善於因人说法。随程度之高低,定课程之深浅。虽其权巧方便,不执於一法,不偏於一门。而尤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为上中下三根普渡焉。

慧昭修道有心。自惭不学。前读青华老人唱道真言,始终以炼心二字贯澈到底,并无秘诀可传。后读曹文逸女真人灵源大道歌,亦不提龙虎铅汞等事。通篇除阐明玄理而外,不过劝人断绝情而已。竟未见口诀藏在何处。然此篇乃古代女真第一部作品,行世垂八百余年,学道者群相推许。窃料其中或有奥妙,未必概属空谈。因此疑怀莫释。今得圆顿先生白话注解。始恍然大悟矣。

盖真言所谓炼心者,本兼有动静二义。动炼者,即此篇所谓应物无心神化速,战退阴魔加慧力之类是也。静炼者,即此篇所谓斋戒宁心节言语,闲闲只要养元神之类是也。又如唱道真言上卷十段,所谓先天一意,太极一圈。十一段,所谓玄关一窍。十三段,所谓一元常见。二十七段,所谓忽然一觉。二十九段。所谓跃然一动。种种形容,皆不离乎一。此篇所谓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又谓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云云。亦单提直指一字上之工夫。较宜言玄旨,丝毫无间。诚哉,古圣昔贤,其揆一也。

撄宁先生读者须知第四条,开示两件要义。第一要悟通玄理。第二要断绝俗情。否则,纵得口诀,亦无用处。而唱道真言上卷五段,亦谓心源未澈。情欲缠绕。则筑基必倾。药材多缺。下卷五十八段,又谓七情六欲之身,不能作大丹之炉鼎,六十九段,又谓俗情未除,胎仙岂结。二书互相印证。始信圆顿先生之语,为确有可凭。世间学道者,俗情果能去尽,而后玄理愈明。玄理既明,则知道在目前。毋劳远索。人人有分。个个全真,尚何男女异同之足辩哉。

今天文章之妙,固不限字数之多寡。真言累三万余字,而不厌其详。大道歌仅九百字,而不嫌其略。但为学者易念诵计。则大道歌尤属切要。况乃历代女真著作之祖乎。

此篇文字,有几处每觉其隐奥难明。自圆顿先生白话注解出。而后见地尘消。义天日朗。其嘉惠后学之功为何如耶。

本书原是讲义体裁。乃先生主讲仙学院时,按期口授而笔录者。慧昭亦为席前听讲之一员。兹喜出版在即。特追叙其颠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