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卦第三十七
家人,利女贞。
《归藏》曰散家人。卦以一阳一阴散处于卦内,又上卦巽风,下卦火炎上,均有散意,故以为名乎?马融曰:家人以女为奥主,长女中女各得其正,故曰利女贞。然《彖传》曰:男正位乎外。似家人兼男女言,特女贞尤利耳。又考《太玄》拟家人为居,云:躆肤赫赫,为物城郭,万物咸宅。是以《家人》初上爻皆阳,故曰肤,曰城郭,而人宅其中,故曰家人也。义似较各家为优。二四得正,承阳有应,故利于女子之占也。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女正位乎内谓二,男正位乎外谓五。二五者夫妇,即天地也,即父母也。父母皆得正位,故曰严君。严君者,尊也。卦下五爻皆得正,故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初震爻,震为子,为兄,为夫。三艮爻互坎,坎、艮皆为弟。巽为妇。父子兄弟夫妇皆得正,则家正。家齐则国治,故曰天下定。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巽木生火,火动生风,故曰风自火出。物,孔疏云:事也。按《周礼·地官·司门》:几出入之不物者。注:衣服视瞻,不与众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然则不物即违常,即不法也。言有物者,即言不离乎经常也。
初九,闲有家,悔亡。
《释文》:马云,闲,阑也,防也。离中虚外坚,故离有闲义。即《太玄》所谓为物城郭也。能闲其家,故悔亡也。荀、郑训闲为闲习,似非。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初应在四,四体坎,坎为志。志未变者,言初与四为正应,无敢或渝,所谓行有恒而家道正也。其以遯为说者,皆因不得解而穿凿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礼·月令》:百事乃遂。注:遂,犹成也。《公羊传》桓八年:大夫无遂事。注:遂,专事也。坤道无成,六二应五承三,顺以巽可矣,不必专事也,故曰无攸遂。六二得中,故曰在中馈。馈,饷也。《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馈。注:进食于尊曰馈。在中馈者,言坤道顺从,无敢专事,职供中馈,酒食是议也。贞吉者,卜问吉也。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顺以巽,言承三应五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释文》:嗃嗃,马云悦乐自得貌。荀作确确。按离外坚,荀读是也。嘻嘻,郑云:骄佚笑乐之意。然同在一爻,吉吝不同者,盖三居离上,离外坚,有坚确自守,安不忘危之意,故曰家人嗃嗃。嗃嗃则守正安常,故厉而吉也。而三前临巽风,巽为妇,为进退,为躁动,为声应,故曰妇子嘻嘻。嘻嘻则悦而淫矣,故曰终吝。嗃嗃之象下取离,嘻嘻之象上取巽。诚以同此一爻,或吉或吝,必有其故。而先儒无言者,探测如此。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失、佚古通。未佚者,言不敢放逸也。若嘻嘻,则淫佚而不中节矣,故曰失家节。失,下读得失之失,上读佚,以与节韵。
六四,富家,大吉。
乾为富。四承重阳,当位有应;体坎,坎为室家,故曰富家大吉。凡上卦为巽,四当位,无不吉者。如《小畜》、《观》、《益》、《巽》、《涣》、《中孚》,六四皆吉。惟不当位者,虽临重阳,不尽吉也。此《易》例也。虞翻强命三变成艮,最为害理。三当位,胡为使失正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言富之故,以顺阳也。五得位,故曰顺在位。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五天子,故曰王。假,《释文》:更白反,注至也。案《虞书》:格于上下。《传》:格,至也。是王弼、陆德明皆读假为格。与《萃》之王假有庙同。王假有庙,言王以至诚感格神明;王假有家,言王以至德感格家人。无有不正,故无所忧而吉也。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交相爱,谓二五交孚,即释格义。诸家皆释假为大,与交相爱之义相去甚远。故唯王注为得也。
上九,有孚,威知,终吉。
上九居家之上,为全家所翊戴,故曰有孚,曰威如。上居卦终,故曰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巽究成震,震为威。言震巽相反覆,故曰反身。虞翻命三变成阴,以说反身。三当位,胡能使变?乃惠栋不知其强说,谓《蹇》上六志在内为反身。夫蹇三、上,皆当位有应与。若《家人》则三上皆阳,《艮》传所谓敌应也,上胡能反三哉?
睽卦第三十八
睽,小事吉。
《归藏》作瞿。《说文》:鹰隼视也。《礼·玉藻》:视容瞿瞿。注:惊视不审貌。夫惊而惧,视而不审,则视象必至乖违明矣。至《周易》曰睽,义与瞿略同。睽,乖也。《说文》:目不相听也。卦三至五两目相背,相背则视乖。听,从也。不相从,则一目视为彼,一目视为此,如三、上所言是也。盖卦之得名,全以卦象。《六书故》:睽,反目也。与《说文》义同。自反目之义失,旧解于三、上爻辞皆莫详其故矣。小谓阴。六五得中有应,故小事吉也。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火性炎上而即居上,水润下而即居下,愈去愈远,故二女同居不同行。坎为志也。然所以睽者,以同为女也。若夫天地男女,其形虽睽隔,而其功用无不和合而同也,其心志无不相感而通也。即推而至于万物,若繁赜不可计数矣,然只有物即有阴阳,有牝牡,阴阳牝牡则必合而为类无疑也。故睽亦有时有用也。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同者同为女,异者不同行。君子法之,不拘于一。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震为马。兑二折震,震毁,故曰丧马。震为复。二必升五,升五则下成震,故曰自复。离为恶人,初前遇之,兑见,故曰见恶人。盖初居潜龙之位,勿用之时,居易俟命,无所动作,故悔亡而无咎也。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言无咎之故,在辟之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五为卦主。《丰》九四云遇其夷主,是也。二应之,离为巷,故曰遇主于巷。有应得中,故无咎。离巷象失传。《易林》无妄之小畜云: 鰕去海,游于枯里;街道迫狭,不得自在。《小畜》上巽为鱼,故曰 鰕。乾为海,巽在外,故曰去海。离为枯,为里,为街巷。《说文》:巷,里道。《诗·郑风》:巷无居人。《传》曰:巷,里涂。离上下阳,中虚,俨然里巷也。巷为里道,故《象》曰未失道。巷象失传,故旧解无不误,不足怪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得应,故曰未失道。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兑为见,坎为舆,为曳。坎舆在前,而三居坎后,故曰见舆曳。互离为牛。掣,郑作 ,云牛角皆踊也。踊,起也。《说文》作觢,云角一仰一俯。《子夏传》作 ,云一角仰。案, 、觢同字,皆音挚,义皆同。又《易林》大畜之睽云:伤破妄行,触壁觝墙。亦以角踊为说,不以滞隔为训。只王弼作掣,音与诸家同,义与诸家异,非也。其牛 者,言牛角腾踊上出也。天,马融云:黥凿其额曰天。虞翻云:黥额为天,割鼻为劓。黥即古之墨刑。马云黥凿,殆误也。艮为额、为鼻,艮伏不见,故曰劓。兑上毁缺,故曰天。惟古刑无名天者。俞樾云:天为兀字。古文天作 ,以形近,故兀讹为天。《庄子》云:鲁有兀者。《释文》云:刖足曰兀。其人兀且劓,犹《困》九五曰劓刖也。按三震象半见,故曰刖足。俞氏之说或是也。又胡安定云:天当作而。古文相类,传写遂误。在汉法,有罪髡其鬓发曰而。又《周礼·梓人》:作其鳞之而。亦谓髡其鬓发。按之而,注训为颊 ,《释文》云秃也。《玉篇》亦训 为秃。贾疏亦无髡其鬓发之解。然 之为秃,字书皆同。则而者秃也,秃则天然无发,不必受刑。似胡说不如俞说优也。三不当位,故初不吉。有应承阳,故曰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位不当故无初,遇刚故有终。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坎为孤,为夫。虞翻强令四变成震,以取夫象。岂知《左传》襄二十四年,筮遇《困》之《大过》,坎变巽,曰夫从风。以坎为夫也。坎者乾元之精,故曰元夫。《比》曰元永贞,是其义也。四上下皆阴,故曰交孚。坎险,故曰厉。交孚则志行,故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坎为志。志行,言阳得阴则孚也。此爻旧解,皆用虞氏爻变取夫象,信汉儒不信《左氏》,岂不异哉!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同人》六二云:同人于宗。以五阳为宗。宗,主也。《坤》先迷后得主是也。兹以九二为宗。艮为肤,以刚在外也,故离亦为肤。二兑体,兑口逼近离肤,故曰厥宗噬肤。然二为正应,二五相上下,各得位,故往无咎。离肤象,《易林》师之井云:范子妙材,戮辱伤肤。《井》互离,兑毁折,故曰戮辱。离兑连体,故伤肤。是焦氏以离为肤也。《井》中爻亦《睽》也。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得阳应,故曰有庆。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壶。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睽为反目,目反故所见不同,一目见为豕,一见为鬼;一目见张弧而惧,一见说壶而喜;一见为寇,一见为婚媾也。见字统全爻而言,反目之精神全出。旧解若只见豕负涂者,由不知《睽》之取象在反目也。离为见。互坎为豕,为涂,为车,为鬼。坎数一,故曰一车。坎为弧,为矢,张弧则欲射我矣。离为壶。说,遗也。而坎为酒。遗我以壶酒,则意善也。坎为寇。三虽坎体,而应上九,则婚媾也,寇则非矣。兑为雨,上往居三,故曰遇雨。三上相上下,各当位,故吉。上之内,宜曰来。然《蹇》五往外也,曰朋来;《需》三往上也,曰三人来,盖自本位言则曰来,去本位言则曰往,不能执也。壶,王弼作弧。兹从京、马、郑、王肃、翟子玄。说,《释文》:始锐反,音税。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坎为疑,疑之故全在坎。上往三成《大壮》,天雷一震,坎象消释,故曰群疑亡。坎为众,故曰群疑,即上所见诸象也。
蹇卦第三十九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重坎,故曰蹇。坤在西南,五往居坤中,得中有应,故曰利西南。艮居东北,三阳穷于上而多凶,故不利东北。大人谓五,往得尊位,故利于出见。《传》所谓往有功也。往五当位,居中,故贞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坎险艮止,故曰见险而能止。此卦义也。虞翻于利不利之故,盖茫然莫解,复以《参同契》月出庚之说解利西南,月灭癸之说解不利东北。岂知兹所谓西南确指坤位,坤为邦,五居坤中,故曰正邦。而翻则曰月生西南。夫月于三日出庚,庚岂西南哉?真管辂所谓美而伪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见险而止,反身修德,以俟之而已。《文言》云进德修业,《乾》三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修德之事也。艮为身。反身者,反而求诸己,不徒止而不前也。艮身象,《艮》彖云:艮其背不获其身。以艮为身也。故《易林》需之坎云:名困身辱,劳无所得。《坎》中爻艮,艮为名,为身,坎隐伏,故名困身辱。虞翻用卦变,以坤为身,不知艮亦为身也。
初六,往蹇,来誉。
四不应,二至四坎,初临之,故往蹇。来居初,静而不动,则有誉也。艮为名,故曰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时也。
宜时,《正义》作宜待。《释文》云:张氏作宜时。郑本作宜待时。虞同。兹从张氏。艮为时。宜时者,谓时宜如此也。阮校云:《石经》待也二字漫漶。而不言上有宜字。可见郑、虞读似非。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艮为臣,五为王,二应五,故曰王臣。艮为僮仆,古臣、仆不分,故艮亦为臣。二临重坎,故曰王臣蹇蹇。蹇蹇,言劬劳也。艮为躬。匪躬之故,言所以劬劳如此者,乃从王事,匪为私也。艮臣象,《损》上九云:得臣无家。《小过》六二云:遇其臣。《遯》六三云:畜臣妾吉。皆以艮为臣也。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有应,故无尤。尤古音怡,《诗·鄘风》:大夫君子,无我有尤。与下之协。此与上时、下之协,与《诗》同。故《正义》上象作宜待非。
九三,往蹇,来反。
往遇险,反据下二阴则利也,故曰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内谓下二阴,阴欲承阳,故曰内喜之。释来反之故也。
六四,往蹇,来连。
《正义》:马云连亦难也。王弼云:往来皆难,是亦训连为难。盖四居上下坎之间,故往来皆难。荀爽谓与至尊相连,朱子谓连于九三者,皆非也。又《屯》上六云:泣血涟如。《淮南子》引作连如。盖与此义同,亦连为难之一证。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坎为实。当位实者,言四位当,惟所值上下皆实,故进退难也。坎刚中,故为实。《易林》屯之师云:李梅冬实。《师》震为李梅,坎为冬为实也。旧解皆以乾为实,致此句义不明了。岂知此实字谓坎。上下坎,方能明来往皆难之义也。
九五,大蹇,朋来。
当位居尊,故曰大蹇。阴以阳为朋,阳往阴中,故曰朋来。虞翻以下卦伏兑为朋。岂知《象传》曰中节,即谓五居坤中,如合符节,释朋义也。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言五在阴中,阴阳相遇,如符节之合。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上穷,故往蹇。来硕谓应三,三阳故曰硕。《尔雅·释诂》:硕,大也。阳大,故曰硕。利见大人,谓顺五,五为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应三,故曰在内。三体坎,故曰志在内。五天子位,故曰从贵。
解卦第四十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震出险,故曰解。《归藏》作荔。荔与离通。《上林赋》:答遝离支。离支,即荔支。《干禄字书》:离支,俗作荔支。是离、荔音同通用。离即解也,义与《周易》同。坤位西南。四居坤初,前临重阴,阳得阴则通,故利西南。五得敌,故不利往。来复于二,各当其位,故曰其来复吉。有攸往,谓二往五。夙,早也。《礼记·孔子闲居》:夙夜基命宥密。疏:夙,即昕也。昕,明也。二坎为夜,五震为晨,二往五则由夜及晨而天明矣,明故吉也。旧解于吉之故,皆言早往得位故吉,而王注诂夙为速尤误。岂知《诗》、《书》皆以夙与夜对言。夙为早者,言早晨也,非速也。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无所往,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坎险震动,震在外,动而出险,故曰解。六五前遇阴,故曰无所往。来居二,居中当位,故吉。九二往居五,故有功。震雷坎雨,是天地解也。震为春,为百果草木。离为甲。孙星衍云:甲,皮也。震动故甲坼。坼,《说文》:裂也。言草木当春,得雷雨,胚胎迸裂,蓓蕾怒发,芽蘖潜滋,而外甲坼也。《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又《礼·月令》:其日甲乙。郑注云:时万物皆解孚甲。皆甲坼之的解也。乃马、陆皆读坼为宅,云根也。愚以为坼、宅音同,故通用。若以宅为根,则古无此训。且草木未得雷雨之先,岂皆无孚甲无根乎?郑康成盖读与马、陆同,而知其难通,故又曰:皆,读如人倦之解。以济其穷。若曰皆甲宅,即解甲宅也。岂知甲宅即甲坼,不必如是穿凿。且甲可解,根如何解哉?是仍不通也。然由郑说,可悟以宅为根之非矣。乃雅雨堂刻本从惠栋校,竟改《集解》甲坼为甲宅。岂知荀注本作甲坼,故曰草木萌芽。萌芽,即释坼义也。若作宅,荀胡以不释?且《释文》早言之矣,明本《集解》可证也。李道平作《纂疏》,不顾荀注义如何,亦改作宅,致传文与注不相应。真可异已!(《释文》只云马、陆作宅,后集荀注者,如孙堂,如马国翰,皆改荀注作宅,可谓盲从。 )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坎为罪过,震为解,故赦过宥罪。
初六,无咎。
承阳有应,虽失位,得无咎也。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际,交也。言初承阳,刚柔交际,故义得无咎。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坎为狐,坎陷故为获。二应在五,五震为田猎,数三,故曰田获三狐。坎为矢,互离色黄,故曰得黄矢。贞吉者,卜问吉也。诸家皆以离为矢。离虽为甲兵,然若斧象则专属兑,矢则专象坎。坎为棘,为匕,为直,为穿,故为矢。经从未以离为矢。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离为道,二中位,故曰中道。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三不当位,坎为车,三在车上,故曰乘。上震,向外视之艮,艮为负何,故曰负且乘。坎为寇,三上下皆坎,故曰致寇至。古者君子方得乘车,若负戴则为小人之事,今负且乘焉,望之不似,则盗贼从而生心,故曰致寇至。言招致使来也,故卜问吝矣。贞吝与上贞吉为对文,故夫从虞氏以贞吉为之正者非也。
象曰:负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说文》:戎,兵也。寇至,故谓致戎。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拇,陆绩云:足大指也。王肃云:手大指。手指于震象不合,故陆注是也。震为足,四前遇重阴,阳遇阴则通,故曰解而拇。言利往也。《复》彖云:朋来无咎。阴以阳为朋。九四前遇重阴,下乘阴,阴孚于阳,故曰朋至斯孚。言上下阴共孚于四也。《彖传》谓往得众,指此爻也。旧解皆从虞翻说,谓四阳从初,下兑,故朋至斯孚。致孚义全晦。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解而拇,前进也。四失位,进至五则当位矣。申解而拇之故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震为君子,谓四。君子维有解,言四宜升五,当位而吉。小人谓阴。四升五成坎,坎上下皆阴,有孚维心亨,故曰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有解,谓九四升五。小人退,谓五退居四。释爻义可谓至明白矣。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震为公,为射,为隼。伏巽为墉,为高。六居巽上,故射隼于高墉之上。盖卦为重坎,上六履重坎之上,动作如意,故获之无不利也。震射,《左氏》象。震为鸿鹄,故为隼。俱见《易林》(详《焦氏易诂》 )。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坎为悖。上六居重坎之外,故曰解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