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计诗二百五十首,《杂文》自《两盟檄》而下凡四十篇,又前后自序五篇,总目之曰《心史》,毋乃僭乎?夫天下治,史在朝廷;天下乱,史寄匹夫。史也者,所以载治乱,辨得失,明正朔,定纲常也。不如是,公论卒不定,亦不得当史之名。史而匹夫,天下事大不幸矣!
我罹大变,心疢骨寒,力未昭于事功,笔已断其忠逆。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大事未定,兵革方殷。凡闻语正大事,必疾走而去,不肯终听,畏祸相及,况此书耶?则其存不存,诚非可计,纸上语可废坏,心中誓不可磨灭。若剐、若斩、若碓、若锯等事,数尝熟思冥想,至苦至痛,庸试此心,卒不能以毫发紊我一定不易之天。熟知心之所以为心者,万万乎生死祸福亦莫能及之;盖实无所变,实无所坏,本然至善纯正虚莹之天也。以是,敢誓曰《心史》。且天地万化,悉自此心出。纵大于天地,亦不能违乎此心,既秉誓不变,决当有成,必然之理。我断断为大宋办中兴事,即所以报我父母大德,天理一本而已矣。敬沥滴血为语,发明《心史》之义,荐序于后云。维大宋德祐辛巳岁季冬十有八日,思肖后叙。
郑思肖(1241—1318),福州连江人。南宋灭亡后,他改名思肖(即思赵),字忆翁(即怀念赵宋),号所南(即以南方为住所,表示不投降北方的元朝)。他把他的诗文集称为《心史》,用铁函固封,投在苏州承天寺的井里。明崇祯十一年(1638)淘井,被发现。下面要谈的这篇《〈心史〉总后叙》,是他放在诗文集后的总序,文章强烈地反映出他反对民族压迫的精神。
这篇开头说:“《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计诗二百五十首,《杂文》自《两盟檄》而下凡四十篇,又前后自序五篇,总目之曰《心史》,毋乃僭乎?”这里说明《心史》包括三卷诗集、一卷杂文集,再加上前后自叙五篇。这样的诗文集,却称作《心史》,不是超越本分吗?在封建时代,史官才可以作史,他不是史官,却自称所作为《心史》,所以说僭越本分了。
接下去说明取名《心史》的意义。“夫天下治,史在朝廷;天下乱,史寄匹夫。史也者,所以载治乱,辨得失,明正朔,定纲常也。不如是,公论卒不定,亦不当得史之名。史而匹夫,天下事大不幸矣!”他认为天下治,由朝廷派史官来作史,士子写的诗文不能称史。天下乱,指元朝灭亡了南宋,南宋不再有史官来作史了,只好由土子来作史了。他讲的史,不限于历史书,是指记治乱、辨得失、明正朔、定纲常的作品。他的诗文正是这样,反映南宋灭亡的遭遇,不承认元朝的统治,南宋灭亡后还用南宋的年号记年,这是明正朔。他不以元世祖为君,不向元朝称臣,这就是“定纲常”。他在南宋亡后,还用南宋年号记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他反对民族压迫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他称他的诗文集为《心史》。
下面再阐发《心史》的意义:“我罹(遭遇)大变,心疢(病痛)骨寒,力未昭于事功,笔已断其忠逆。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大事未定,兵革方殷(盛,多)。凡闻语正大事,必疾走而去,不肯终听,畏祸相及,况此书耶?则其存不存,诚非可计,纸上语可废坏,心中誓不可磨灭。若剐、若斩、若碓、若锯等事,数尝熟思冥想,至苦至痛,庸(用)试此心,卒不能以毫发紊我一定不易之天(天理)。熟知心之所以为心者,万万乎生死祸福亦莫能及之;盖实无所变,实无所坏,本然至善纯正虚莹之天也。以是,敢誓曰《心史》。”
这里阐明全篇的主要论点,这个论点能不能成立,决定这篇能不能成立。他先结合身世遭遇来说,他碰到南宋灭亡的大事变,不像有的士人,就在屈辱下去元朝做官,他不甘屈辱,所感受到的痛苦寒冷透人心骨。他虽未能挽救南宋的灭亡,但他在诗文里还是分清忠逆,表明态度。他在南宋亡后,还想恢复,所以说“大事未定”,但一般人听到他谈恢复,就赶快避开,害怕惹祸。他的书能不能保存虽很难说,包括他自己能不能免于酷刑也很难说,但不能丝毫动摇他内心的信念,也不能改变和破坏这种信念。他认为这种信念本来就是这样至善纯正的,是不夹杂一毫杂念的虚莹的。所以称他的诗文叫《心史》。他讲的断定“忠逆”,表面上好像是忠于赵宋王朝,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元朝的灭南宋,是以落后民族压迫比较先进的民族,给以大屠杀大破坏。反抗这种压迫和投降这种压迫,这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这里说的“忠逆”就有这种含义在内,不光是忠于南宋王朝了。他说的“一定不易之天”,表而上好像是讲宋儒的天理,其实不完全是。因为反抗民族压迫,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个“天”就有正确合理的含义在内。
本篇最后说:“且天地万化,悉自此心出。纵大于天地,亦不能违乎此心,既秉誓不变,决当有成,必然之理。我断断为大宋办中兴事,即所以报我父母大德,天理一本而已矣。敬沥滴血为语,发明《心史》之义,荐(献)序于后云。”这里讲的“万化”从“此心出”,是唯心的,虽唯心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是结合反抗民族压迫来的。这种反抗会产生种种事物变化。他说的“决当有成”、“天理一本”,都是结合反抗民族压迫来说的。总之,这篇里有唯心观点,但由于他的反抗民族压迫是正义的,所以这篇文章总的精神是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