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去毒”篇是《劝学篇》内篇的最后一篇。在此篇中,张之洞议论了当时中国的鸦片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他开篇即感叹了鸦片为害之深,不仅耗费财力,又荒废人才。随后引经据典,认为鸦片流毒问题是出于教育不到位导致的懒惰无事,如此则依靠严刑峻法并无效果,而需依靠道德与教育,所以他提倡以兴学作为戒烟的途径。随后,他批评了当时上海、扬州的戒烟会各自管理手下之人,只能约束愚贱之人而无法约束富贵之人,从而提倡创立学会的同时附设戒烟会,着力教育年富力强者,待其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时,各自约束手下之人,如此三十年可禁绝鸦片。篇末,张之洞又引孔孟知耻之说,认为在中国陷溺鸦片之中、沦入贫弱灭亡之时,一定要以戒烟作为开始,再次强调其重要性。

悲哉!洋烟之为害,乃今日之洪水猛兽也。然而殆有甚焉。洪水之害,不过九载[1];猛兽之害,不出殷都[2];洋烟之害,流毒百余年,蔓延二十二省,受其害者数十万万人,以后浸淫[3],尚未有艾。废人才,弱兵气,耗财力,近年进口洋货价八千余万,出口土货可抵五千余万,洋药价三千余万,则漏卮也[4]。是中国不贫于通商,而贫于吸洋烟也。遂成为今日之中国矣。而废害文武人才,其害较耗财而又甚焉。志气不强,精力不充,任事不勤,日力不多,见闻不广,游历不远,用度不节,子息不蕃[5],更数十年,必至中国胥化而为四裔之魑魅而后已[6]。

【注释】

[1]洪水之害,不过九载:相传尧时洪水泛滥,鲧治之,无功被殛。鲧子禹复治之,九年始平。

[2]猛兽之害,不出殷都:《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殷都,商朝的国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3]浸淫:积渐而扩及。

[4]漏卮:渗漏的酒器。这里比喻权力外溢。

[5]子息不蕃:子孙不繁殖昌盛。子息,子孙。

[6]胥化:退化,奴化。胥,古代官府中的小吏。与胥徒并称,泛指在官府中供役使的人。四裔之魑魅:四裔,四方极远的地方。魑魅,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

【译文】

悲哀啊!鸦片的祸害是今天的洪水猛兽。然而它的害处更为严重。洪水之害,最多不过九年的时间;猛兽之害,也不会超过整个殷都;鸦片的害处,流毒百余年,蔓延到了二十二省,受其害者有十万万人,这之后积渐而扩及的,还没有终止。鸦片的害处,使人才颓废,让兵力衰弱,使财力损耗,近年进口的洋货价值八千余万,出口的土货可抵五千余万,洋药价值三千余万,那么利润就外流了。中国并不是因通商而贫穷,是因为吸鸦片而贫穷。于是就成了现在的中国。而让文武人才颓废,其害处要比使财力损耗更严重。没有强大的志向与气力,精力不充沛,做事不勤快,时间不多,见闻不广,出外考察也走不远,花费没有节制,子孙不繁殖昌盛,这样下去数十年,一定会使中国退化成为边远地方的山泽鬼怪才罢休。

昔者国家尝严刑峻法以禁之而不效,天祸中国,谁能除之?然而吾意以为不然。《论语》曰:“齐之以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法所不能治者,名得而治之。顾亭林曰:“以法治人,不若以名治人。”《学记》曰[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政所不能化者,学得而化之,何也?中国吸烟之始,由于懒惰,懒惰由于无事,无事由于无所知,无所知由于无见闻。士之学,取办于讲章墨卷;官之学,取办于例案[2];兵之学,取办于钝器老阵[3],如是已足。近日宋学、汉学、词章百家之学[4],亦皆索之故纸,发为空言,不必征诸实事,考诸万物。农无厚利,地无异产,工无新器,商无远志,行旅无捷涂[5],大率皆可以不勤动、不深思、不广交、不远行而得之。陋生拙,拙生缓,缓生暇,暇生废,于是嗜好中之。此皆不学之故也。若学会广兴文武道艺,城乡贵贱无有不学,弱者学之于阅报,强者学之于游历,其君子胸罗五洲,其小人思穷百艺,方且欲上测行星,下穷地隔[6],旁探南北极,岂尚有俾昼作夜、终老于一灯一榻者[7]?导之且不为,况禁之哉!故曰:兴学者,戒烟之药也。

【注释】

[1]《学记》:《礼记》篇名。杂记秦汉以前贵族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及时、长善救失等教育经验,是中国教育史上著名的论著。

[2]案:例为颁定的成例,案为已成的旧案。合称为例案。

[3]钝器:不锐利的兵器。老阵:过时的交战队列。

[4]学:宋儒理学,称为宋学。东汉以来治经专重训诂,宋儒则以义理为主,故有理学之称。宋学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虽标榜孔孟之道,但亦兼参佛、道之说。汉学:汉儒治经,多注重训诂,考订名物制度。清代乾隆、嘉庆间称其学为汉学,与宋、明理学相对,又称朴学。汉学重实证而轻议论,整理古籍自群经至于子史,辨别真伪,往往突过前人。

[5]捷涂:通畅的道路。涂,通“途”。

[6]地隔:这里指地球上难以到达的地方。

[7]俾(bǐ)昼作夜:把白昼当做夜晚。俾,使。

【译文】

过去国家曾用严刑峻法来禁止却没有效果,上天降祸中国,又有谁能够改变呢?然而我不是这样看的。《论语》说:“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刑罚所不能治理的,道德能够治理。顾炎武说:“用刑法来管理人,不如用道德约束人。”《礼记·学记》说:“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政治不能教化的,通过教育可以教化,原因何在?中国人开始吸食鸦片,是由于懒惰,懒惰是由于无事可做,无事可做是因为无知,无知是因为没有见闻。士人所学,取材于讲义和应试考题;官吏所学,取材于颁定的成例和旧案;兵士所学,取材于弩钝的兵器和过时的交战队列。像这样就已经满足了。近日宋儒理学、汉儒训诂考订之学、词章百家之学,也都是索求于旧纸堆,发表一些空言论,用不着从事实中去借鉴,考究万物中获得。农业没有丰厚的利润,土地没有稀有的物品,工业没有新的机器,经商的没有远大的志向,行旅没有通畅的道路,大都可以不用辛勤劳动、不用深入思考、不用广泛交游、不用远行就可以得到。简陋生出拙劣,拙劣生出缓慢,缓慢生出闲暇,闲暇生出颓废,因此恰好符合吸食鸦片的嗜好。这些都是不受教育的缘故。如果学会能广泛地兴起,文武之道和各式技艺广泛学习,城市和乡里无论贵贱没有不学习的,身体弱的人从阅报中学习,身体强的人从游历中学习,在上的君子心有世界五大洲,在下的普通人会想着穷尽各种技艺,会想着仰望星空观测行星,向下穷究地球深处,探究南北两极,哪能还有把白昼当做黑夜、终老在一盏油灯和卧榻上的人呢?诱导尚且不这样做,况且用法令禁止呢!因此说:兴办教育,是戒吸食鸦片的良药。

近日海内志士,伤时念乱,怵然有人类灭绝之忧[1]。上海、扬州均有戒烟会,其说大抵各自治其所属之人。如吸烟者,主不以为仆,师不以为士,将不以为兵,田主不以为佣,商贾不以为伙,匠师不以为工。凡以治愚贱之人而已。夫不治富贵智能之人,则将吏、师长、田主、工师不乏吸烟者,彼恃有逃墨归杨之薮[2],犹不戒也。且官师皆无常职,彼视其官师如传舍[3],亦不戒也。吾谓惟在以学治智能少壮之人,愚贱者视吾力所能及者治之,衰老者听之。十年之后,此智能少壮之士,大率皆富贵成立,或有位,或有家,因以各治其所属之人,三十年而绝矣。今各省多创立学会,谓宜即以戒烟会附之而行。无论何学会,皆列此一条:四十岁以上,戒否听其便;四十岁以下者,不戒烟不得入会。家训训此,乡约约此,学规规此,剥穷则反[4],此其时乎!

【注释】

[1]怵(chù)然:恐惧的样子。

[2]逃墨归杨:《孟子·尽心下》:“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逃,离去。墨,墨翟。杨,杨朱,战国时魏人,后于墨翟,前于孟轲,其说重在爱己,不以物累,不拔一毛以利天下,与墨子的兼爱相反,同被当时儒家斥为异端。薮:水浅草茂的泽地,这里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3]传舍:古代供来往行人休止住宿的处所。

[4]剥穷则反:犹“物极必反”之意。

【译文】

近日,国内的有志之士,感伤时局、忧念变乱,怵然有人类灭绝的担忧。上海、扬州均有戒烟会,戒烟会的说法大概是要各自管理所在地方的人。如果有吸食鸦片的人,主人不把他当做仆人,师者不把他当做读书人,将领不把他当做士兵,地主不把他当做雇农,商人不和他合伙做生意,匠师不把他当做工匠。以上这些措施都是来管理愚昧贫贱的人罢了。不管理富贵、聪明的人,那么将吏、师长、地主、工师当中不乏吸烟片的,他们仰仗着有可以逃避的聚集地,也不会戒烟的。而且地位低微的官员没有固定的职务,他们将官职看做是一个如同可以歇脚的地方,也不戒烟。我认为惟有用教育来治理聪明而年富力强的人,至于愚昧贫贱的人,则要看力所能及的就去管理,衰老的人就听之任之。十年之后,这些聪明而年富力强的人士,大都富贵独立,有的有权位,有的有家室,趁此来管理各自所属的人群,三十年后就没有吸鸦片的人了。现在各省多创立学会,说应当立即以戒烟会附带实行。无论什么样的学会,都列有这一条:四十岁以上的,戒烟与否听从其个人意愿;四十岁以下的,不戒烟则不得入学会。家训这样训导,乡约如此约束,学规如此规定,物极必反,这正是时候啊!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1]。”孟子曰:“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2]! ”夫以地球万国鄙恶不食之鸩毒[3],独我中华乃举世寝馈湛溺于其中[4],以自求贫弱死亡,古今怪变,无过于此。使孔孟复生,以明耻教天下,其必自戒烟始矣!

【注释】

[1]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

[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语出《孟子·尽心上》。

[3]鸩(zhèn)毒:极毒的药酒。这里指鸦片。

[4]寝馈湛(chén)溺:睡觉与吃饭时都沉溺于其中。寝馈,睡觉与吃饭。湛溺,即“沉溺”。

【译文】

孔子说:“知道廉耻近似于勇敢。”孟子说:“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地球上各国鄙夷厌恶而不吸食鸦片,单单我中华举国无论睡觉与吃饭都沉溺在其中,以此来自求贫弱与死亡,古今没有比这更奇怪的变化了。假使让孔子和孟子复生,用懂得廉耻来教化天下,他们一定会从戒食鸦片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