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食又说到饿,表面似相反,但里头是相成的。只有饱而无饿,实在不知食的好处。日日饱食,虽餐餐是八珍,也必生厌。假如饿者,遇到便菜饭,或一点薯类,也已觉得如玉液金浆了。由此可见,饿然后知食之可贵,饿与食是同道并存的,况且饿之好处多着呢。
第一,饿是治病之最好方法。 (1)
第二,饿是给予精神的痛快。
第三,饿乃聪明之启发。
第四,饿乃领悟之途径。
我们来逐条说明吧。
第一,饿是治病之最好方法!食太饱,不但失了食的滋味,而且是百病之根源。俗语说“病从口入”,可说一语中的。尤其是那班有钱者终日肚里堆积了肉和鱼,结果不是为肥料做造粪器,便为微生虫制造毒气层。据医界调查人类死亡之数,大部分都从肠胃积毒而来。而人之不能如别的动物那样长命生存,也多由于饮食之不合乎自然。
时不时饿一饿,舒服一点胃肠,使它生起刺激与灵敏之蠕动。饿是极有益于身体的。饿有两种说法:一是比平常小食;一是全勿食。凡多食之人,尤其是多食鱼与肉者,数日间必要一次少食。在晚一餐少食之分量比平常少一半,甚或少到三分之二,这是有好无坏的。若能时不时一餐全勿食,更是有益。
若到病时(无论何病,最要是热病、不消化等病),最好就全勿食。饿了二三日,休息一下就好了。 (2)
这个“饿以治病”之方法,我们乡下人都知道极灵验的。他们从经验而来,知道发热、伤风等症,不用请医吃药,只要饿一饿就愈了。《红楼梦》也知道这个方法的,我今抄在下面作为参考:“晴雯此症虽重,幸亏他素昔是个使力不使心的人;再者,素昔饮食清淡,饥饱无伤。这贾宅中的秘法:无论上下,只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故于前一日病时,就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养,如今虽劳碌了些,又加倍培养了几日便渐渐地好了。”
我自然赞成这样“净饿”与调养的方法。至于服药一事,我根本不赞成。药是治不好病的,况兼医生多半靠不住。古书有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是说,有病时勿请医生,结果也如请到中等的医生来治病一样有效力的。
若遇到已经成老病之肺痨,或贫血症、衰弱病等人,则当多食养料之物,使病人得以抵抗病菌。可是这样养料不是如普通医生与常人所说的鳘鱼肝油、自来血、各种补药、各种肉汁肉料鱼脯之类,这些都是无用的。这些衰弱的人所需要的是有节的鲜蛋、鲜乳,多食好的水果与青菜及五谷,尤要的在调制运动与休息,多吸收好空气、日光,多行水浴,勿用性欲,又须有快乐精神之休养等等。 (3)
饿是有益的,那班穷人所以少病的缘故,乃因他们常常受饿,可惜是他们太饿损了,以致养料不足致成肺痨衰弱等病。饿是有益的,如遇有病时,不管富的贫的,总须饿一饿为好。饿是有益的,最有益的,是那班脑满肠肥的富人。饿是有益的:因为
第二,饿是给予精神的痛快。
多食者脑满肠肥,因肠胃肝脏中毒,终日呈困惰与思睡之状,精神常极萎靡不振。若习惯于饿者,则身体内洞彻清明,不受肉体所骚扰,精神自极痛快。我在《美的人生观》书上说及“内食法”。因人当饿时,身体内尚要各种营养,则肌体只好身体内求它的满足。此时,身内细胞自觉成一种紧张的态度。这个紧张态度直接使身体收缩缜密,间接使精神清爽痛快。
多食者不免肥胖。过于肥胖是一种病,此等人永不能长命的。当其生时,也如“行尸走肉”,毫无人生趣味。健康的身体,与精神,必在其人的身体全是“肌肉”,精神由是奕奕然生出光辉。
饿时,身内实行“内食法”,先把肥肉消灭了,剩下的只有肌肉。饿时,身内细胞呈现出一种紧张态度,不但脑内细胞之司精神者,分外紧张,实则身中因紧张之故,统统变成神经作用了。换句话说,饿时,尤其是经过长久之饥饿后全身均变成神经作用,那时身内别种器官似乎停止(差不多停止),但神经系统格外活动,格外灵敏,格外善于感触。 (4)
饿者的神经息息与外界相关联。饱食者,一身只顾自己,他的精神,被肉体所困缚,跳不出他个人的皮囊。唯有饿者的神经跳出他个人的范围,而与外界、与自然相交通,由是他的神经格外聪敏与格外透彻,所以
第三,饿乃聪明之启发。
昔法国大小说家巴尔扎克劝少年文豪高底叶 (5) 闭户隐居两三年,只喝水与吃素菜。他自己便是这样修养出来的,少食或全饿,帮助神经系统活动,即是帮助聪明之发展。一本书要做到好处,须要于做书时闭起门来,数日不食,或数月期间,时极少食,时则全勿食,只喝点水,或用些点心、水果等轻微食物使身内免为食物所累,使身体起了“内食”的作用,由此使神经系统发生极大的兴奋,使全身变成神经作用,不止是脑神经起了动作。如此,其所思想的、拟议的、感触的、推理的、叙述的,都有极深微的神经为之主宰,则所作之书定然是好的。
古来名著,都是呕血呕出来的,永久不能从富人的肥肠创造出来的,便是这个道理。
古来文人到穷困时,文章才写得好,愈穷困愈写得好。著名的荷马长诗是从乞食时唱出来。席尔荣特当手有一文钱时,便写不出一句好文字。
说及饿的最大出息,应算在领悟之一项上,故我们,终于来说 (6)
第四,饿乃领悟之途径一问题了。
当释迦彷徨于道途时,他心中满有许多许多的设计,但终不能寻出一线之光明。好了,他终于在菩提树下饿了多少日子,使他领悟了,领悟出一身原是万汇所俱有,领悟涅槃的大道理,领悟实在与空虚原是一物,生与死,荣和辱,成功与失败,究竟是殊途同归,他于是觉悟了。
近来甘底,也来效法这个由饿而顿悟的法子。现时善于饿,而又能从饿得到最大的效果者,恐算他一人夺得锦标了!
饿者的神经是最灵敏的,“一叶堕落而知秋”。他能从一叶而感觉到全宇宙。饿者饿到极点时,他唯有神经的感觉。由神经而与宇宙相交通,他的身便是一付“感电机”,到此,肉全化为灵了,而神经系统全化为电力子之作用了。他的灵敏,他的感触便是四通八达毫无阻碍。古来大解脱者,都从大饿得来。他到此时,完全脱离自己之躯壳,而与宇宙之神明同游了。佛之解脱在此,老庄之解脱也在此。虽小而至于一技之神,一艺之高,一文之传世皆由于此。
然则饿不但是救肉体,使免罹疾病的痛苦;饿最大的效果,乃在救精神,提高精神到宇宙最高之巅峰! (7)
附注: 小孩子不应饿,但鱼与肉不可多食。劳力者亦不宜饿(除病时外)。最应饿者是三十岁以上的人,尤其是劳心者,暑天应比冬天多饿。这个初夏,我常常挨饿。因无钱无家,出外食,少得好菜蔬,只好在房内食些面包、水果之类。但饿得身体极好,精神也好,饿之作用大矣哉!
又注: 要长饿须逐渐养成。例如初时仅一餐勿食,逐渐则至一日、日半、二日、二日半至三日、四日及再久。饿时当应多饮水,如能饮新鲜及甘甜之泉水更妙。饿时尤忌动作,静伏,或睡觉,愈能耐饿。有病时,又饿又睡,身内机能愈显其抵抗病菌之能力。睡的作用,我近来发明在使身体有抵抗病魔之效能,用特叙及于此。但人无病而多睡,则反能引起困惰。饿后复食时,当逐渐由少而多,由易消化之物品而及于稍难消化者。
* * *
(1) 以上载1934年9月19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四一)》。
(2) 以上载1934年9月20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四二)》。
(3) 以上载1934年9月21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四三)》。
(4) 以上载1934年9月22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四四)》。
(5) 今译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3),法国诗人、散文家、小说家。
(6) 以上载1934年9月23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四五)》。
(7) 以上载1934年9月24日《时事新报·青光》,标题为《食经(一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