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丹霞和尚[1]嗣石头,师讳天然。少亲儒墨,业洞九经。初与庞居士同侣入京求选[2],因在汉南道寄宿次,忽夜梦白光满室,有鉴者[3]云:“此是解空之祥[4]也。”
又逢行脚僧,与吃茶次,僧云:“秀才去何处?”
对曰:“求选官去。”
僧云:“可惜许功夫!何不选佛去?”
秀才曰:“佛当何处选?”
僧提起茶碗曰:“会么?”
秀才曰:“未测高旨。”
僧曰:“若然者,江西马祖今现住世说法,悟道者不可胜记,彼是真选佛之处。”二人宿根猛利,遂返秦游而造大家[5]。
礼拜已,马大师曰:“这汉来作什么?”
秀才汰上幞头[6],马祖便察机,笑而曰:“汝师石头么?”
秀才曰:“若与么则与某甲指示石头。”
马祖曰:“从这里去南岳七百里,迁长老[7]在石头,你去那里出家。”秀才当日便发去,到石头参和尚。
和尚问:“从什么处来?”
对曰:“某处来。”石头曰:“来作什么?”
秀才如前对,石头便点头曰:“着槽厂[8]去。”乃执爨役[9]。
经一二载余,石头大师明晨欲与落发,今夜童行参时,大师曰:“佛殿前一搭草,明晨粥后刬却。”
来晨,诸童行竞持锹,唯有师独持刀水,于大师前跪拜揩洗,大师笑而剃发[10],师有顶峰突然而起,大师按之曰:“天然矣!”
落发既毕,师礼谢度兼谢名,大师曰:“吾赐汝何名?”
师曰:“和尚岂不曰‘天然’耶?”
石头甚奇之,乃为略说法要,师便掩耳云:“太多也。”
和尚云:“汝试作用看。”
师遂骑圣僧头,大师云:“这阿师,他后打破泥龛塑像[11]去。”
以元和初上龙门香山[12],与伏牛禅师[13]为莫逆侣。后于惠林寺遇天寒,焚木佛以御次,主人或讥,师曰:“吾荼毗[14]觅舍利[15]。”
主人曰:“木头有何也?”
师曰:“若然者,何责我乎?”主人亦向前,眉毛一时堕落。
有人问真觉大师:“丹霞烧木佛,上座有何过?”
大师云:“上座只见佛。”
进曰:“丹霞又如何?”
大师曰:“丹霞烧木头。”[16]
注释
[1]丹霞和尚:即丹霞天然禅师,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卒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八二三年,此据《祖堂集》,另《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均作卒于长庆四年),曾先后参礼马祖道一、石头希迁、径山国一禅师,因在石头处落发并悟禅,故为石头希迁弟子。元和十五年(公元八二〇年)住南阳丹霞山(今河南邓县),弟子有翠微无学等。
[2]求选:指应科举考试谋求官职。
[3]鉴者:指以圆梦、占卜、看相、风水为职业的人,古代把这些方术称为风鉴之学。
[4]解空之祥:解空是领悟“空”的意味,佛教最常讨论的一个字即“空”,所以这里把“解空”代指佛教之学。解空之祥指丹霞这个梦预兆着将入佛门之学。
[5]秦指长安,“返秦游”指丹霞与庞居士(庞蕴,唐代著名居士)不去长安参加科考而去江西参拜马祖。家,疑当作“寂”,马祖谥号“大寂禅师”。
[6]汰上幞头:《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五灯会元》卷五作“以手托幞头额”,幞头是唐代文士所戴的包头软巾,四根带子二在脑后,二在额前。
[7]迁长老:即石头希迁,住南岳衡山南寺旁石头台。
[8]槽厂:指喂马、铡草、舂米处。
[9]执爨役:指做伙夫。
[10]石头所说的刬草是暗指剃发,其他人不理解,只有丹霞领会,所以石头为他落发剃度。《宋高僧传》卷十一说丹霞是由南岳希律师授具足戒的,授戒在落发之后,可参见。
[11]打破泥龛塑像:指丹霞天然将自悟本心,破除外在偶像崇拜。以上命名、骑圣僧头二事,《五灯会元》卷五记载是在马祖处,与此不同。
[12]龙门香山:在今河南洛阳。
[13]伏牛禅师:即伏牛山自在禅师(公元七四一—八二一年),马祖道一弟子。
[14]荼毗:梵文Jhāpeta的音译,即焚烧。
[15]舍利:梵文的音译,指佛陀遗体焚化后的遗骨。
[16]上座指惠林寺院首座,他把木佛当佛膜拜,上前取暖则亵渎了佛陀,自然眉毛堕落;丹霞天然以自心为佛,木佛只是塑像,焚木头取暖,自然无有过失。
译文
丹霞和尚是石头希迁的弟子,法名天然。他年轻时热爱中国古代的儒学、墨学,对儒家经典十分精通。早年曾和庞居士一道结伴上长安去应科举,路经汉南道时,在一处寄宿,忽然梦见满屋子白光,醒后他请教圆梦的人,那人告诉他:“这预兆着你将领悟空无。”
在路途中,他又遇上一个游方僧人,在一起喝茶时,这僧人问:“秀才你去哪里?”
天然回答说:“去谋做官。”
僧人叹息道:“可惜可惜!花了这么些功夫,与其谋官,为什么不去谋做佛?”
天然问:“在哪里可以谋做佛?”
僧人举起茶碗,问:“懂吗?”
天然说:“我不懂其中的奥妙。”
僧人便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告诉你,江西有个马祖和尚,现在正在为世人演示佛法,从他那里悟到佛法的人不计其数,那里是真正的谋求做佛的地方。”天然和庞居士都是与佛有缘分的聪明人,听了这话,就不往长安而去参拜马祖。
与马祖刚见面,致意问候之后,马祖大师就问:“这个汉子来干什么?”
天然取下头巾,马祖一看便明白,就笑着说:“你的师父应该是石头。”
天然恳求道:“那么请大师告诉我石头在哪里。”
马祖便说:“从这里去,过七百里到南岳衡山,希迁长老就在石头台,你到他那里去出家吧。”天然当天就动身去南岳参拜石头希迁去了。
石头希迁见了天然就问:“你从哪里来?”
天然回答后,石头希迁又问:“来做什么?”
天然照实一说,希迁就点头说:“那你到槽厂去吧!”于是天然在那里成了伙夫。
过了一两年,一天夜间,石头希迁准备第二天早晨为大众落发,便用行参的空隙告诉大家:“佛殿前有一丛乱草,明天早上吃了稀饭后就把它铲掉。”
第二天早晨,各个青年僧众争先恐后地拿锄拿铲,只有天然取了剃头刀和水在希迁禅师面前跪拜揩洗,希迁便笑着为他落发,天然脑门上有一肉顶突然凸起,希迁按住它说:“真是天然。”
落发之后,天然便拜谢希迁落发和命名之恩,希迁故意作不解状问道:“我给你起了什么名?”
天然就说:“大师不是说了‘天然’二字吗?”
希迁对他的天赋十分惊异,于是给他略略地讲了一些佛法禅旨,天然却用手堵住耳朵说:“太多了太多了。”
希迁便说:“既然太多了,那你演示演示你懂的东西。”
天然就一下子骑到圣僧塑像头上,希迁感叹道:“这个家伙,以后还要打碎泥龛塑像呢!”
元和初年(约公元八〇六年),丹霞天然上龙门香山,和伏牛山自在禅师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在惠林寺,一天天气很冷,丹霞就把木头做的佛像拿来烧火取暖,寺中主人生气斥责他,他却说:“我烧佛是找舍利。”
主人说:“木头哪里有舍利?”
天然说:“既然木头没有舍利,那为什么要责怪我烧佛取暖?”主人无话,便也凑近来,但一下子眉毛全被火苗烧掉了。
有人向真觉大师请教:“是丹霞烧木佛,寺里主人有什么过错,却被烧了眉毛?”
大师说:“寺中主人只看见了佛像。”
又问:“那么丹霞天然又如何?”
大师说:“丹霞烧的是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