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忏仪 | 一行慧觉 |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编礼忏仪》,又称《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西夏、元朝之交贺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42卷。系作《华严经》道场时的规范,如卷一有广修供养、称赞如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迥向等。原藏于云南鸡足山(今云南宾县西北),后于明代被发现于叶榆(今云南省大理喜洲)崇圣寺中,明崇祯十四年(1641)雕版印刷。钱谦益等作序,将辑录者西夏人一行误认为唐一行和尚。今有近代木刻本流传。另据元代刻经记载,可能曾有西夏文本印行。 |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 佚名 |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佛教颂赞文。一卷,宋.智肱述。吾祖贤首国师。开宗判教。经穷一代。义绝百家。解释唐则天圣后朝。所译华严。至十九卷。大愿未终。奄然真寂。清凉始登贤首法席。传习起信等义。念学无常师。遂人询北礼。法仿南求。负笈四方。撗经三学。复趋贤首绛纱。偶师迁化。 |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 净源 | 宋净源集,通叙缘起第一 劝修利益第二 拣择根器第三 堪任入道场礼忏人。略有三类。一起行入证。二灭业成信。三熏种结缘。 |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 | 佚名 |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一卷,明佚名。 |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 佚名 | 密教著述。元末明初夏道人集。一卷。属密教忏仪课诵类著述,说准提忏仪课诵行法。据准提经咒仪轨结合忏仪法编成。主要包括护身入坛、归命、忏悔三部分,而以归命部分为核心。所据准提经咒与唐代诸译不同,与法贤译本接近。卷首有项谦、谭贞默、道盛三人于清顺治年间所作序文三篇。 |
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 | 净源 | 圆觉道场礼忏法为华严宗所创设的忏法。主要依据唐宗密所撰之《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该本篇幅较大,称为广本。后宋淨源略为《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称为略本。此两本现均存。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 净源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一卷,宋净源编叙,净照题记。 |
依楞严究竟事忏 | 佚名 | 依楞严究竟事忏,二卷,明禅修述并跋。 |
佛母孔雀尊经科式 | 佚名 | 佛母孔雀尊经科式,一卷,明佚名,慧日抄写回向,内题孔雀尊经科仪。 |
准提三昧行法 | 天溪受登 | 准提三昧行法,一卷,明受登集,清范骧序,明源序,附本呪异文。 |
慈悲药师宝忏 | 佚名 | 慈悲药师宝忏,三卷,清佚名,内题消灾延寿药师忏法。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 圆澄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八卷,明圆澄说,明凡录,葛寅亮序,有塔铭,行状。附宗门或问并序一卷,柳浈等编,(序题禅宗或问,尾题参禅释难或问,附补遗,尾题补问。)又附达观和尚招殃传。补录或问及招殃传。收上堂等语录。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三十一套。 |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 佚名 |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三卷,佚名,内题慈悲地藏忏法,末卷尾题南无地藏忏法,又云地藏忏法。 |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 如惺 |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四卷,明如惺撰,管志道序,如鑑跋,又云龙华忏仪。 |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 传灯 |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一卷,明传灯集,内题礼吴中石佛起止仪式。 |
舍利忏法 | 佚名 | 舍利忏法,一卷,清继僧著并序、李照序、元度序。 |
礼舍利塔仪式 | 弘赞 | 礼舍利塔仪式,一卷,清弘赞编,附供斋赞。 |
礼佛仪式 | 弘赞 | 礼佛仪式,一卷,清弘赞编。 |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 断桥妙伦 |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又名《断桥和尚语录》。辑录其住瑞峰祗园、瑞岩净土、国清教忠、净慈光孝禅寺等四会语录及法语、佛祖赞、自赞、偈颂、小佛事、行状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
供诸天科仪 | 弘赞 | 供诸天科仪,一卷,清弘赞编。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然其檀场。惟安功德天座於佛左边。道场若觉更安大辩四王座於佛右边。若准新经。令画天像。至於请时。位序主客尊卑。次则总请八部。后乃三请功德天。七诵天咒。以召天女。及其徒属。以此天是道场法门主故。 |
金刚经科仪 | 佚名 | 金刚经科仪,一卷,附心经科仪,清谈建基录,首题金刚经科仪宝卷,又题销释金刚科仪,尾题销释金刚经科仪。 |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 佚名 |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三卷,清智证录并序,大贞序、彦淨序、瑞斌序,又云水忏随闻录。 |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 佚名 |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三卷,清西宗集注,有原敍、缘起、例言及科文。 |
净土全书 | 俞行敏 | 净土全书,二卷,清俞行敏重辑并序及劝修净土启,文琇序,弘礼序,史大成序。又龙舒净土文张孝祥序,吕师说序,操守经序。 |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 志磐 |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六卷,宋志磐撰,明袾宏重订,附竹窗随笔一则,又云水陆修斋仪轨,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