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小说家
我个人的生活里不敢有什么梦想,黑暗的现实把我的梦景全都摧毁了。在这一片血泪的海上,我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造我理想中的美丽的天堂。在这时候我只能够有一点小小的希望,这希望也许就是不能实现的梦想吧。
我的希望是什么?自由地说我想说的话,写我愿意写的文章,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不受人的干涉,不做人的奴隶,不受人的利用。靠着自己的两只手生活,在众人的幸福中求得自己的幸福,不掠夺人,也不被人掠夺。
我有一个先生,他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都受教育,每个智慧都得着光明。”假若这就是他的梦想,那么我的也是这个。我也相信个人是和社会分离不开的,要全社会得着解放,得着幸福,个人才有自由和幸福之可言。
■谢冰莹 女作家
在那样自由、平等、完美、幸福的社会里,我愿意做个“尽己所能,取己所需”的“老百姓”。我每天工作,过着愉快的、有纪律的团体生活。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我努力研究我的文学和教育,尽量享受我们自己用奋斗和牺牲创造出来的快乐和幸福。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
■胡适
学者
我梦想一个理想的牢狱,我在那里面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监禁。在那里面,我不许见客,不许见亲属,只有星期日可以会见他们。可是我可以读书,可以向外面各图书馆借书进来看,可以把我自己的藏书搬一部分进来用。我可以有纸墨笔砚,每天可以做八小时的读书著述工作。每天有人监督我做一点钟的体操,或一两点钟的室外手工,如锄地、扫园子、种花、挑水一类的工作。
我想,我如果我有这样十年或十五年的梦想生活,我可以把我能做的工作全部都做出,岂不快哉!
■罗文干 外交部长
能戒酒,能涵养,无疾病,勿懒惰,一直到死的一天,永远做太平盛世的国民。
■盛成 北京大学教授
我个人没有梦想,我是一个真实社会的建设者,假如这个世界建筑在真实原动力之上,那我就丝毫没有梦想。既然现世界建筑在种种虚伪制度之上,那我真实的理论也变成梦想了。无论如何,反自然的建设,决不能永久的,反自然的生活断不能安适的。我梦想之中,地大物博人多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国家。精强力壮、忍苦天真的农民,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中国人。士大夫,梦想的士大夫,他只能做反自然的工作,基本原动力的害虫。最后我的梦想,是如何使得一班农民有民族意识,最后我的梦想,是如何使国中有志青年,将农民唤起,将民族意识灌进他们的脑筋,叫中国主人翁起来,去做未来世界的主人翁。
■柳亚子 中央监察委员
个人生活中的梦想,就是希望在这大联邦内当一个联邦的人民,每天做六小时抄写或校对的技术工作。
■刘英士 南京国立编译馆
这个问题倒可具体回答。我希望能得一个固定的职业、固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使我能够安心做事。
■毕云程 裕丰纱厂
我梦想中的个人生活,不是榨取他人的奢侈生活,也不是被人榨取的饥寒生活,乃是一种不奢侈不饥寒,大众均可得到的平等生活,惟有这种大众均可得到的平等生活,方才可以铲除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欺骗吓诈种种的劣根性,而造成一种和平快乐亲爱的社会。
■汪漫铎 中央大学研究生
我愿意摆脱家庭的系累,在反帝国主义及其工具下做一个文学者、宣传者、行动者。于发展生产、发展科学、发展文化的政府下作生产工作及文化工作。
■索非 开明书店编辑
梦想着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社会。
■周伯棣 大阪商科大学学生
(一)个人以研究经济问题为职志不偏不党,以“学究”的立场研究实际的经济问题,研究有得,忠实地揭示给民众。
(二)在私产制度未曾改变以前,希望个人筹一笔款,给自己生诞的小村落办一个小学堂,以为事业方面的小纪念。
■滕白也 燕京大学教授
(一)希望大家有饭吃。
(二)我也是藉动手以生活的一个。
■谢六逸 复旦大学教授
从做工的地方出来,坐在一个美丽的公园里,看看别人写的随笔,英文的如Gissing(吉辛)[22]的;日文的如薄田泣堇[23]的、荻原井泉水[24]的;中文的如周作人的,而不至于被人骂为不革命。
■章克标 《时代画报》编辑
我要的很多,而第一是要些休息的时间,许多人太空闲了,而另外的许多人,又太忙了。比之很忙的人,自己原不能说忙,但只看我在自己生活上不能有什么梦想,也就可知并不十分空闲了。希望先能够有些空闲的时间,然后在生活上大概可以寻出些梦想来了。现在所有的,只是生的厌倦。
■吴嵩庆 铁道部科长
可不必为生活而忧虑——家庭、职业等——而能运用我的全心力去追求学问;然后再应有婚姻、职业选择、居住等等的自由,才能有生活的意趣,最后的梦境,我只想能竭我智慧、情感、意志所综合的整个人格的最高率,对社会无论大小的事业,有一些贡献。
■叶圣陶 《中学生》杂志编辑
实际上,我是不大做梦的。至人无梦,愚人也无梦;至人甚高妙,何敢仰攀我大概是愚人之流吧。好在现在要说的不是梦而是梦想,但是我也少有梦想。既不想在几个月之内作成一部数十万言的专门著作,也不想有朝一日得到A字大香槟的头奖,有什么可说的呢?
从工作室的椅子上离开,就坐到家里书桌前的椅子上,这样的生活未免单调。希望少得闲暇,随便到近处走走,就只三五天也好。——这是近来最真切的梦想了。
■吴研因 教育部科长
我梦想革命已经成功之后,我和我的夫人同在山明水秀的乡村,办一个半耕半读的新小学,以度其“诗人般的人生”。
■许晚成 上海女子中学
出版《人生问题讨论集》初集、二集,研究人生问题,得以透彻指导青年。
■老舍 小说家
谈到我个人,更无所谓。知识是我的老天爷,艺术是我的老天娘娘,虽然不一定是把自己砌在象牙之塔内。这不过是你逼着我,我才说;你若是不爱听,我给你换梅博士的《武家坡》。生命何必是快乐的,只求其有趣而已;希望家中的小白女猫生两三个小小白猫,有趣,有趣!其余的,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完了。
■顾凤城 光华书局编辑
我个人的生活不希望做一个资本家,也不希望过超过常人生活标准的生活。我只希望不要为了生活问题整天愁闷,整天想法。要将对付人的心机用作对付自然环境,那么,人类生活的标准自然也可一天天地提高了。
■范寿康 安徽大学教授
“你会走路吗?”梦神很和蔼地向我问。“我有两脚,我当然会走路的。”在我,这是一个自明的回答。“那么,请走给我看!”梦神似在和我开玩笑。不知怎样,两只脚忽然不听我的命令了。前进不能,退也不能,我正和钉在地上一样。心中真是焦灼!我很想走路,我很想向前走。“请走给我看吧!赶快向前走吧!你看!前面不是也有人在走吗?”
梦神又在向我催促了。我很想向前走。我很想向前走!可是正在焦灼万分的当儿,小孩的哭声把我唤醒了。
■戴蔼庐 《银行周报》主编
我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梦想,不过希望很平凡地过去。只要我能够在社会上生活一天,便做一天应做的事。因为我想我的行为,只要不违反善良的风俗,和安宁的秩序,所做的事,多少于国家、社会,以及人类是有裨益的。
■俞子夷 浙江大学教授
个人的梦想很单纯,就是努力把上述的梦想,使它实现。宣传,或者不容易使人信服。第一步,在普通教育中,使中心目标由向来的念书习俗转变到社会的生活和生存。在教室里向学生讲说是不中用的。同学生切实地做。做而想,想而做,才能达到。希望集同此梦想者,共同做一个试验。
■张申府 清华大学教授
我愿意我的生活更能自由,更能表里如一。我愿意我不再做梦。
■胡秋原 神州国光社编辑
希望多认识几个好的青年男女。
希望看不见阿狗“作家”。
希望能办一个大学,附设一大图书馆。
希望能开一书店,办一好杂志,出几本好书。
希望能办一报馆。
希望能开一小店,卖咖啡、红茶、点心、汤包、烧饼、油条、菜饭、面等等,干净得很。
至于目前,因为穷,例如,大衣就没有,当然有时又做梦。从前小孩的时候,常做梦在路上拾着钱,这样的好事,既不过是梦,则我的或许可以实现的梦想只有:
A. 多写多译几本书出来,能卖多得一点版税。
B. 最近向上海银行“信用借款”五百元。我希望不致被拒绝。
刚才接到信,借款已经失败了,我最后的希望只有梦想身体还健康,不害病,多看点书,多写点书,多卖点书。
■韦丛芜 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教授
我梦想着将来有无数热心勇敢的朋友一块儿为共同的理想奋斗。
■茅盾 小说家
我个人生活中有两个梦想,照理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然而我至今尚未实现。这两个就是:(一)我希望我的神经衰弱病不再增剧,(二)我希望每天运动半小时。
■陈翰笙 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
假使梦想就是希望,我总希望着我个人的工作能助长人类的进化;而我个人的生活不违反这样工作的志趣。
■伊罗生 读者
我个人的梦想、人生再没有比有一个机会将我所能尽的些少力量贡献给工人们之最后胜利的目的为更有意义了。
■俞寰澄 银行家
我只想做一个略具知识的自耕农。我最酷爱田园生活。
■周宪文 中华书局编辑
我梦想中的生活是“为生活而生活,不是为生、活而生活”,不明么?不妨举个例,我要为作文而作文,不要为吃饭而作文。
■穆藕初 实业家
在事业上可以按照计划逐步推广,以造福于平民生计。在生活上可以稍有余暇,继续研究一种专门学问。尤希望在职业以外,能有余力为社会服务,为大众谋幸福。
钱君匋作品。
■钱君匋
图案画家
在我自己的生活的未来,我是有种种的梦想的。但脆弱的梦想往往被现实破灭了。
我曾梦想得些清福,每日幽闲地喝一杯茶,看一点书,或者和女人们谈谈,画几笔画,高兴时出门散散步,几年来这个小而又小的梦想竟无从实现,每天不是钻在稿纸堆里讨生活,便是和粉笔做着朋友,上好的时光都消磨在这里头了。
我现在又要在我的种种梦想之中提出一个较迫切的梦想来。这梦想正如以前的一样,仍作是小而又小的,卑之无足道哉的梦想,但在我是已是至大的了。
今番的我的梦想是,有事情做,可以赚些钱。有事情做,就不致“游手好闲”了,可以医治无聊;赚些钱,则可以用作研习绘画的基金,不致画欲痒痒时无钱买颜料和画布。
■李石岑 暨南大学教授
我个人已往的梦想只实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现在已打成粉碎了。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些恶梦。我怕见梦,我怕谈梦。愈之先生,你为甚么还要和我恶作剧呢?
我不妨谈谈以后也许可以实现的梦想:
(一)“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行”,这句话是值得玩味的。我只想游华山,过去在泰山所得的印象很深,我相信华山比泰山还要值得留恋,我觉得衡山值不得如许推重。
(二)在月明星朗之夜,站在无锡万顷堂楼上看太湖;在狂风暴雨之夜,站在日本江之岛[25]一角听涛声,我认为是耳目之乐,然而何可再得?
(三)像张铁生一类的人和他做个永远的朋友,于愿已足。
(四)在公开的温泉浴池人声嘈杂之中,独据一隅,仰天冥坐,纵怀已往和未来;浴罢顺凉风而返,亦梦想之一境也。
■徐调孚 《东方杂志》文艺栏编辑
我梦想我在闸北战区中“无代价地损失”的一切平常用惯了的书籍物品有人能赔偿我。
■李青崖 著作家
想在温州、福州之间的海滨,更番地领着二三十个初中学生,度二三十年的Tutor(导师)式的生活。
■顾均正 开明书店编辑
我梦想我是“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的一个人。
■宓汝卓 南京《人民晚报》编辑
答案一中所说的,不仅是我的梦想,简直是我的理想。我努力企图我理想的实现,我将努力找寻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来做“澄清宇内”的工作,现在不是“揽辔澄清”的时代了。该是不断的工作——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使社会一点一滴地改善。如果社会上每个分子都能这样,则社会的健全未尝不能在短期间实现的。我现在正经营几种报纸,希望能以此种事业为中心,集合各方面的同志,在五十年内实现我们的理想。
青年顾颉刚。
■顾颉刚
燕京大学教授
我自己只望能有安定的研究生活,能真实地对于学问有所贡献,从学问中对于国人的思想有所改变。我不希望虚荣,也不需要豪富,只希望没有和我胡闹和缠绕的人,使得我的生活上得轨道,后一天准能比前一天进步。更希望能活到70岁,在未来的30年中没有大病,不间断地努力下去,准能把我现在脑中存着的几个该研究的问题解决。
■王季玉 苏州振华女学
我现在的个人生活,虽则消磨于教育之中;但是,我实在是一个科学的学者。
所以,在我将来个人生活的梦想:绝对没有“位高望重,显赫一时”的期望,只求能回到我的研究室里去做我最所欣羡而认为最有兴趣的科学工作。
《万有文库》共1 721种、4 000册,由王云五主编,堪称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大型现代丛书。
■周毓英
读者
三年失业,现在过着乞丐生活。希望在1933年得到一门职业。
想主办一个月刊定名“社会主义”,与全国青年作思想上的往来,毫无顾虑地讨论一切学术问题、思想问题、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我办月刊不在取政权,可能范围内还要帮助政府,帮政府革命,梦想当道不干涉。
我又梦想得到一部《万有文库》,在1933年细读完毕,研究科学究竟有没有统一的可能。如有可能,便要在这一年写出个大纲来,纵使不完全也不要紧。但这个梦比国民党加入第三国际还要难于实现,《万有文库》 须价500余元,腰无半文,出月刊的钱我的朋友还没有交给我一个确实的把握,哪来有钱换这部大书?
■徐伯璞 山东正谊中学教员
我是预备终身从事于教育事业的。我唯一的愿望便是将来的正谊中学于三年内恢复了以前的高中,十年内扩充成专科学校或大学,二十年内便能成为华北唯一的“正谊大学”。这是我对于将来事业的梦想。
关于自己,将来能在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上,有了成绩后,同时若再能作一个较长的世界游历,对各国的教育作一精密的考察,借作他山之助,于愿已足。
■娄立斋 持志大学学生
倘使恋爱的目的是结婚,那么我还是一个单身男子,受了20世纪都市生活的熏陶垂二十多年,自然也想谈谈恋爱。可是在这拜金主义盛行着的社会里,凡事非钱莫举,恋爱当然也不能例外。
我系一介穷士,家徒四壁,谈起恋爱来,似很容易碰壁。所以我对于个人生活中的梦想是要有一个我所想爱的女子,能离开了经济条件来爱我。
■彭芳草 《读书》杂志特约撰述员
饿不死,卖得出书稿,买得起必要的书籍,并且有时间看,如是而已。
■高践四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院长
(1)有正当的职业或工作,而不太繁剧。
(2)就实业生财,筹得巨款,作为基金,办吾理想的教育事业。
(3)假我五十以学易,研究明白“人生之意义”。
■韦息予 著作家
我仍根据“日有所苦,夜有所梦”这话来填写这个答案。最使我日常生活感到痛苦的,就是我妻因身体日坏而性情更暴躁,和我女士青患骨痨年余而无法治愈。所以我梦想我妻的体力转强,能够寻快乐;和我女士青的骨痨霍然痊愈,变成一个康健活泼的孩子。
■诸青来 光华大学教授
物质生活只求粗具;理想生活尽可丰富。
在遵守公共秩序限度以内竭力保持个性。
■朱隐青 上海法学院教授
不做一件为自己吃饭而做的事,而因做事所要吃的饭自然到处有得吃。
不做一件为求名求功而做的事,而所做的事往往足以快于己而利于众。
■张宝星 读者
我梦想做一位革命的战士。或者是革命阵营里的一位走卒,跟随在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之后;或者是老革命阵营里的一位领导,号召千千万万的大众,起来为实现未来中国的梦而争斗!
■曾仲鸣 铁道部次长
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
■邵冢寒 《大晚报》记者
十足算,我已活了二十五年。我希望能够多活几年,能够目睹中国在未来的大变动中,到底有怎样的伟大表现,有怎样的惊人贡献。在那个时候,我将含着快乐的、感谢的眼泪,撒手西归,终天无恨!
■梁园东 大夏大学教授
我自己的梦,因失败的结果,早已没有了!不过,还有一个,永久不会消灭,就是:我梦想能有一个漂亮的嘴巴,能口若悬河!
■周谷城 暨南大学教授
我梦想着:此后我真能不再作什么梦想了。
■宋云彬 开明书店编辑
我个人的梦,就想生活在上面所梦想的社会中。
■周还 法政学院教授
在最短时间内,约定知好,组织一个最完备的某种专门图书馆。古人环积坟籍,名为书城,吾们梦想的书城,是由知好共同所组成,那便不妨提个馆名,称为“众志”,吾们喜欢研究的某种书籍,不论东方西方所刊行,也不论他刊行时代的新旧,更不论他内容怎样,一总收集起来,自己阅读、自己批评,并供同嗜者的阅读和批评,这不仅可以救济一般人,尤其是某种专门家的知识欲,似乎还可摒除个人的无谓嗜好!
■洪业 燕京大学教授
少病,少生气,多工作,多玩。
■曾觉之 北平中法大学教授
无论什么人,即自杀的人也好,总是想在个人生活中求得幸福;所以个人生活中的梦想便是幸福生活。但是,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巴斯加尔(Pascal)[26]说过:人所以痛苦不幸,完全因为他不能安安睁静坐在他的房子里;这就是说,人的生活若有一定,有规则,安分而守己,便是幸福了。所以我个人生活中的梦想,是怎样我可以有一定与规律的生活。
现在的社会正在急激的转变中,我们是其中过渡的人物;虽然自己极力想使生活有定、有规则,结果每每失败,环境不许你这样!即个人心中亦表示十分的不安与矛盾,自己对于个人的生活有许多的梦想!
我个人生活前半是旧式教育,受中国诗词小说的影响颇深,后来在欧洲住了八年,无形中得了西洋的深刻印象;因此,我一方面梦想消极的、独善其身、优游山林的高人逸士的生活;别一方面,我又梦想为活动的、有益于社会国家、有益于我同类的事业中的生活。但我很明白这都是不可实现的梦想。前者不可能,后者则为我力所不及,我是好思想而不甚能动作的人,可以说:我个人的生活大半在梦想中。不过,无论谁人,总想有益于自己的同类,我不能如赘瘤地过这一生;因为人家的幸福即自己的幸福。
但我个人能力有限;我不敢梦想我无力能做的事业,我只在最适合于自己的本性,而又可能有益于我的同类的事业中,梦想其实现。我梦想过一种读书、研究、旅行、游历,将我所思想、所观察的结果,写出来给大家参考的生活。我梦想,在此,我的生活可以一定、有规则,我可以有幸福,我可以有益于人们。
■袁道丰 复旦大学教授
(一)我希望能有一个良女伴。
(二)我希望每隔四年能周游欧美一次。
(三)我希望在学术界做个稍有贡献的人,有时也许因好奇心,投入政治方面活动,活动。我相信我的政治活动,不在国内,而在国外的外交界。
末后,在这新年的开头,我希望读者多做些甜蜜而美满的梦,并以虔诚的热忱,祝中国进步,贵志进步。
■俞觉 徐州女子师范学校
我的故乡本系民风朴厚、交通便利的街市,那里靠近着秀丽的山色、澄清的湖光,登峰望远,驾舟寻幽,一天内都可达到目的。当我学校毕业那年,立志要继续不断地努力服务教育界,十年为期,同时兼顾着考察和游历。因此以一年一地为原则,要经历公私大小男女中学,要走过胜境福地、灾区蛮域,尝尝人间甜酸苦辣的滋味,看看社会美丑冷热的遭遇。节衣缩食,注意储蓄,身心勤劳,从未因地位不同而稍变,到如今萍踪漂泊,转瞬八年了,往日的理想,大都见诸事实。
今后的生活,当然仍本着服务、玩赏、静观世故人情变幻的目标,不过要减少服务的时间,留为读写的余地,把故乡作为固定的住所,费一二千元,买平屋三四间,岁除伏腊,迎养双亲,欢娱晚景,分任子职。邀集几个同志,创办中学一所,本着我们的理想和经验,努力地实事求是地来培植新时代的新青年。暇时除多多读书外,并把平生经历,尽情写出,不求人知,但求自抒怀抱,检点过去得失。春秋佳日,或函邀异方友朋,遨游本地山水;或赴他乡访旧,领略胜境,留影纪游,挂在壁上,放在案头,作为闲来神游心赏的资料。
终身布衣素餐,筒朴自乐,不趋时随俗,不出世背情。一面努力服务社会,一面静心修养,消灭名利生死等困人观念,病痛不知苦,视死如归休。平日不违自己规定的作息时间,自认识了自己,以至天数毁灭,要过我有计划、有规律、独立而自由的生活。终于带着微笑与尘世永别,而相识的人们,也带着微笑来接受这个永别的消息。
■楼适夷 新闻记者
我觉得第二个问题也不能离开第一个问题而单独存在的。我的个人生活的梦想也就是做一个未来中国的公民,为着这国家的建设与成长,而尽我所能尽的力量,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享受……自然仅仅就个人说,这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的,因为着实现“未来”,正横着艰难困苦的道程让我们走,在这道程上,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终结自己的个人生活。然而“未来”是会到来的。即使它的脚趾要蹈过我的尸体,我的尸体也幸福了。
■谭云山 江湾立达学园教员
人生是一个“迷”:或迷于名,或迷于利,或迷于色,或迷于势。我是人,当然也不能无迷。人生又是一个“苦”:无名苦,有了名更苦;无利苦,有了利更苦;无色苦,有了色更苦,无势苦,有了势更苦!我是人,也当然不能无苦。但是,现在我却可宣言我今后断不为那些名、利、色、势所迷;我已把彼等看得透透的了,彼等实在毫无可迷之价值。我现在只愿尽我一生,替民族国家、社会人群,尽点应尽的义务,做点应做的事业。不管事大,不管事小;碰着大事做大事,碰着小事做小事。也不管成功,也不管失败;做了一分是一分,做到一分是一分。我今后更不断为那些名、利、色、势所苦;我已深切地觉得,彼等实在毫无可苦之价值。但我却又不是没有苦,我的苦是释迦牟尼佛的两句话: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我个人现在的梦想是如此,将来的梦想也是如此;以至到我生命的末日,还是如此。在原问题下面有一句附带的说话:“这梦想当然是不一定能实现的。”可是我的梦想,却是一定能够实现;而且现在一面在梦想,一面便在实现。并不是什么“庄周梦蝴蝶”与“蝴蝶梦庄周”!
■章乃器 上海浙江实业银行
我觉到革命的潮流,不久就要冲到我的面前。帮助我脱离眼前的行动和思想矛盾的环境。那时,我很情愿地放弃一切安富尊荣的生活,走到民众的队伍里去做一般人应做的工作,度一般人应度的日子。然而,这也并不是虚玄的“梦想”,而是客观条件替我安排好的一条路。即使有些人不愿意,将来的实现还是逃不出这个范畴。我再郑重声明一句,我是反对一切虚玄的梦想的。
■胡健中 杭州《民国日报》记者
我梦想做一个舆论界的权威(Authority)。
■武思茂 著译家
至于我个人的生活,当然是十分痛苦的。我是人类一分子,我曾真正地为人类以及为自己而劳动吗?不曾!我是在旧社会生活中生活着的中国人之一,多半是闲暇的,这闲暇是何等干枯、何等寂寞啊!然而我不能紧张起来,而且也无从紧张起。社会对于人民应当有合理的待遇,但我不曾接受过任何合理的待遇。我要享受高尚的真实的娱乐,而现时自一切娱乐场中所能得到者,除苦闷而外,别无他物。在百无聊赖之余,我希望我能成为我梦想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活泼的分子,我喜欢忙碌地做事,喜欢忙碌地做虽然是部分的、渺小的,但却有助于人类幸福的建设的事。我也希望享受足以调剂生活的真实的娱乐,同时我也要享受人类所应享受的物质幸福,要享受人类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合理的而现时享受不到的物质幸福。
你说我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梦吗?空虚的不可追寻的梦吗?不尽然!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合理的梦是会成为实际的!
■江学淹 读者
在个人无幸福可言的当儿,我只有以能为国奋斗、谋民族的路为唯一的幸福生活。其次,在内地设一工读二级中学。
■李权时 复旦大学商学院院长
我的梦想生活是一年中八月劳动,四月游历,玩尽天下名山大川,阅尽人间乐园苦境。
■罗叔和 上海文库编辑
最理想的个人生活是:“尽其所能,取其所需。”
我梦想我为穿衣、吃饭、住房子只做工四点钟,其余的时间拿一半来作研究工夫,为后来的人工作,或者作些长远的事业现在用不着而将来用得着的。同时更做些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不管是掏阴沟也好,挖煤炭也好,修路也好……只要是为公众福利的事。再有一两个钟头弄弄音乐、唱唱歌,恢复明天的继续工作的精神。
至于求“智”应在研究的时间当中。
还有是家庭生活,假如我们所理想的社会实现,则男女间的关系自然和现时不同、各个人都有恰与他和她生活相适应的技能,“互相扶助”不光是家庭间的事,而是社会一般所共同具有的公德。个人只要尽其所能,绝不忧虑失业,更不虞自然的人工的变迁,都能享受他所理想的幸福。
■张锡昌 读者
我便是想用我有限的力量,放到建设新社会的斗争过程中去。同时,对于新社会文化工作的建设,我想努力负担起来。
■冯自由 实业家
我自从1924年便脱离了党和政的关系,从新过我做买卖的人生活,觉得比较从前舒服了许多。但是一般的社会人们对于有历史的老革命党,他们的心理固不管你现在做什么生活,无论如何,总是不能放过你的。如果政府多干了一种辱国的外交,或是多抽了一重捐税,他们一定埋怨老革命党人推翻满清的不是。因此我虽然减轻了政治的负担,同时却增加了无数不相干的烦恼。我前两年特地跑往哈尔滨过我的新田园生活,就是为避免此种烦恼起见。可是现在虽欲避免此种烦恼而不能了。我回想一年前在哈尔滨所过的生活,实在比内地舒服得多,而且还有种种趣味。所以至今还天天梦想在东三省开辟一个新天地。
■施蛰存 《现代》杂志主编
个人的生活是被决定于社会的。社会既然如此地难于安定,则个人的生活除了目前“浮生偷活姑安之”以外,也不敢有什么奢侈的梦想。
假如有一天能使我在生活上有一点梦想的话,那么,我是很知足的,我只想到静穆的村中去居住,看一点书,种一点蔬菜,仰事俯育之资粗具,不必再在都市中为生活而挣扎,这就满足了。
而这已经是太美好的梦了。我以为现在非但不是实现的时候,恐怕连做这个梦的时候,也还没有到呢。
■章衣萍 新世纪函授学社社长
我个人只梦想不要生病。吃得胖些,走得快些。希望写得出一些东西,也许写不出,这也不要紧。我很想身体好些,有力气回到山里去砍柴,或者耕田都好。我懒得在上海滩上,看一些假高尔基、契柯夫[27]、莫泊桑!我梦想能跟了一个爱人逃走。
■微知 浙江大学教授
过去的中国,知识分子,没落得顶快的。怎样以仅有的一点的“文化”、“教育”、“政治”的力量,来开发新的“民众的力量”,那是他们的唯一的生活的使命了。
■郑晓沧 浙江大学教授
(一)每年能写一两本有益而又富有趣味的好书。
(二)我最近所译的《小妇人》,能有和原书相比例的成功。以上两条,照我的最近经历看去,或者尚不算是“梦想”。
■洪深 戏剧家
我对于我个人生活的梦想,是很简单的。我只梦想着,明年我吃苦的能力会比今年更坚强。
■潘公弼 《时事新报》记者
我是一个新闻记者,又是一个政治动物,我只想象我是一个不成材的政论家,最多也不过成就了一个公认的政论家。老了,伛偻了,脱离了报界,还愿意做一个家庭教师,或私塾先生。
[22] 吉辛(1857~1903)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著有散文集《四季随笔》。——编者注
[23] 薄田泣堇(1877~1945)是日本明治时代的大诗人、散文家。——编者注
[24] 荻原井泉水(1884~1976):俳人。创办俳句杂志《层云》,在日本俳句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编者注
[25] 江之岛位于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境内。——编者注
[26] 巴斯加尔:即帕斯卡(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编者注
[27] 契柯夫:即契诃夫。——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