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羲和湎淫[1],废时乱日,胤往征之[2],作《胤征》。

【注释】

[1]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是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员。湎淫:沉溺于饮酒。

[2]胤:夏朝方国,这里指国君胤侯。

书序:羲和沉溺于饮酒,荒废计算时令之职,扰乱了历法,胤侯前往征讨,作《胤征》。

惟仲康肇位四海[1],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2]。

告于众曰:“嗟予有众!圣有谟训[3],明征定保[4]。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5],厥后惟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6],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7],其或不恭,邦有常刑。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8],俶扰天纪[9],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10],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11]:‘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12],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13],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呜呼!威克厥爱[14],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15]!”

【注释】

[1]仲康:太康的弟弟,夏朝第三位帝王,在太康失国后即位,一说为羿所立。

[2]徂:前往。

[3]谟训:谋略训诫。

[4]征:应验。定保:安邦定国。

[5]修辅:修持德行,辅佐君主。

[6]遒人:官名,负责宣布命令。木铎:一种木舌的铃铛。徇:巡视。

[7]工执艺事以谏:工匠以技艺进谏。这里指帝王若命工匠造不当之器物,工匠应该劝谏。

[8]畔:通“叛”,违背。次:次序,这里指职位。

[9]俶扰:开始扰乱。

[10]啬夫:官名,掌管丝帛。

[11]政典:夏朝记载治国典章制度的书。

[12]昆冈:山名,即昆仑山,盛产玉石。

[13]渠魁:头目,这里指羲和。

[14]爱:姑息。

[15]懋:尽力。

【译文】

想到仲康在位之初治理天下时,胤侯受命执掌六军。羲和荒废职责,在自己的封邑沉迷于饮酒。胤国之君奉夏王的命令前往征讨。

胤侯告诉众将士说:“我的将士们啊!圣人有谋略训诫,已经明确被证实可以安邦定国。先王能够谨守上天的训诫,臣民能够遵奉常规的法令,百官修持德行而辅佐君主,这样君主才能英明。每年春季的第一个月,遒人摇着木铎在路上巡视,众官员相互规劝,工匠以技艺进谏,他们如果有人行为不恭敬,国家有常规的刑罚惩处他们。想到这时羲和败坏德行,沉迷于饮酒,背离职守,开始扰乱天时,放弃了职责。于是在秋季第三个月的初一日,星辰没有在房宿相会,盲乐师击鼓,啬夫驱驰,平民奔走,羲和在位无所作为毫不知情,对天象昏聩不明,因此触犯了先王的刑法。政典说:‘预测的天象早于实际情况,诛杀绝不赦免;晚于实际情况,也诛杀绝不赦免。’现在我带领你们全体将士,实施上天的惩罚。你们众将士要为了王室而拼命效力,辅佐我恭敬地秉承天子威严的命令。昆仑山燃起大火时,美玉和顽石都会被烧毁。官员犯下大错,危害要比大火巨大。歼灭他们的罪魁祸首,被迫跟随他们作恶的人不予惩治,过去沾染恶习的人,都准许他们重新做人。唉!假如威严能够战胜姑息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如果姑息之心战胜威严,就不能成功。众将士要努力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