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伊尹相汤伐桀[1],升自陑[2],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3],作《汤誓》。
【注释】
[1]伊尹:商汤的贤臣,名伊,一说名挚,伊为氏,尹则是官名。相:辅佐。
[2]升:上。夏位于商的西北方向,汤伐桀需北上进军,因此称“升”。陑:地名,在今山西河曲南。
[3]鸣条:地名,在今山西夏县。
书序:伊尹辅佐商汤讨伐夏桀,从陑北上,最终与夏桀在鸣条的郊野交战,史官于是作《汤誓》。
王曰:“格尔众庶[1],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2]!有夏多罪,天命殛之[3]。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4],舍我穑事而割正夏[5]?’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6]!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7]?夏王率遏众力[8],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9]!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10],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11],致天之罚[12],予其大赉汝[13]!尔无不信,朕不食言[14]。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15],罔有攸赦。”
【注释】
[1]格:到,来。
[2]台小子:我,谦称。
[3]殛:诛杀。
[4]后:君主。
[5]穑事:种植庄稼的事。割:通“害”,损害。正:通“政”,统治。
[6]正:匡正。
[7]如台:如我所说。
[8]率遏众力:竭尽民力。
[9]时:这个。曷:何,什么时候。
[10]兹:此,这样。
[11]予一人:帝王自称,表示自己只能担当一人,为谦称。
[12]致:施加。
[13]其:将。赉:赏赐。
[14]食言:不守信,说假话。
[15]孥戮:诛灭子孙。
【译文】
王说:“来吧,诸位,你们都要服从我。不是我大胆发动战争啊!是因为夏王罪行太多,上天命令我前去诛灭他。现在你们大家常说:‘我们的君主太不体贴我们了,为什么舍弃种庄稼的事而推行暴政?’我听到你们的话,知道夏王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匡正天下啊!现在你们将要问我夏王的罪行真如我所说吗?夏王竭尽民力为他一人享乐服务,还在国内残酷剥削人民。大家都怠于奉上,对他态度很不友好,说:‘这个太阳为什么不消亡呢!我愿意和你一同死去。’夏王的统治已经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前去讨伐他。你们只要辅助我,奉行上天的惩罚,我就要重赏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是决不会食言的。你们不服从我的命令,我就要诛灭你们的子孙,决不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