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三祀十有二月朔[1],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2]。作书曰:“民非后[3],罔克胥匡以生[4];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5]。”
【注释】
[1]三祀:三年。
[2]冕服:大夫以上穿戴的礼冠和礼服。冕,冠名,顶部有长方板,前后垂有珠串,称为旒,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大夫七旒。每逢吉礼需要戴冕。
[3]后:君主。
[4]胥:相互。匡:匡扶。
[5]休:喜庆。
【译文】
三年十二月初一日,伊尹身穿冕服迎接新王返回亳。他上书说:“民众没有君主,就得不到赖以生存的扶助;君主没有民众,也无法开辟四方。伟大的上天眷顾商朝,使新王能够终其德运,实在是千秋万代的喜事。”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1]:“予小子不明于德[2],自厎不类[3]。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4]。天作孽,犹可违[5];自作孽,不可逭[6]。既往背师保之训[7],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注释】
[1]拜手稽首:古代最隆重的跪拜礼。拜时双膝下跪,拱手至头,叩头到地,并持续片刻。
[2]予小子:帝王的谦称。
[3]厎:导致。不类:不肖,不善。
[4]速:招致。戾:罪过。躬:自身。
[5]违:避免。
[6]逭:逃脱。
[7]师保:官名,负责辅佐和教导帝王,即太师、太保之类,这里指伊尹。
【译文】
王拱手下拜说:“我昏庸失德,导致自己的不善。欲望败坏法度,放纵败坏礼仪,招致罪过降临到自己头上。上天降下的灾祸,尚且可以避免;自己引发的灾祸,就无法逃脱了。过去我违背了师保的教导,没有在一开始就注重道德修养,还望师保对我施予匡扶的恩德,求得好的结局。”
【原文】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1],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2],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3],乃曰:‘徯我后[4],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烈祖,无时豫怠[5]。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6]。”
【注释】
[1]协:协和。
[2]子惠:慈爱,像对待儿子一样爱护。
[3]并其有邦厥邻:和相邻的诸侯并立之时,即商汤未取代夏朝得天下之时。
[4]徯:等待。
[5]豫怠:安乐懈怠。
[6]斁:厌恶。
【译文】
伊尹拱手下拜说:“修持自己的道德,用诚信的美德协和臣下,就是英明的君主。先王慈爱贫穷困顿之人,民众都服从他的命令,没有不喜悦的。和相邻的诸侯并立之时,诸侯于是说:‘等待我的君主,君主到来就不会受苦了。’王努力修持德行,看看你伟大的祖先,不要这样安乐懈怠了。事奉祖先要想到孝顺,接待臣下要想到恭敬。看见远方是明察,听见良言是聪智。我承奉王的喜庆永不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