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说命总百官[1],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2],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3],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4],惟以乱民[5]。惟天聪明,惟圣时宪[6],惟臣钦若[7],惟民从乂[8]。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9],惟干戈省厥躬[10]。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11]。惟治乱在庶官[12]。官不及私昵[13],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14],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15],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16],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17],政事惟醇[18]。黩王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注释】
[1]总:统领。
[2]奉若:承奉顺应。
[3]后王:帝王,天子。君公:诸侯。
[4]逸豫:安逸享乐。
[5]乱:治理。
[6]时:这。宪:效法。
[7]钦:恭敬。
[8]乂:治理。
[9]笥:装衣服的方形竹器。
[10]省厥躬:考察这个人是否合适。省,考察。躬,本人。
[11]休:美好。
[12]治乱:安定和动乱。乱,混乱的局面。
[13]昵:亲近。
[14]有其善:自认为善。
[15]事事:做事情。第一个“事”作动词,意思是从事;第二个“事”是名词,意思是事情。
[16]纳侮:自取其辱。
[17]攸:所。居:举止。
[18]醇:纯正。
【译文】
说受命统领百官,就对王进言说:“啊!英明的君王顺承天道,建立国家,设立都城,立天子和诸侯,任命大夫百官,不让他们安逸享乐,而是让他们治理百姓。上天耳聪目明,圣明的君王应当效仿上天,臣下恭敬顺从,百姓服从治理。轻易开口可能招致羞辱,随意出兵可能引发战争。官服收藏到箱子中,武器收藏在府库中,授予臣下时要考察他们是否称职。王要想着以此为戒,真能做到这些就是圣明,事业没有不美好的。安定和动乱在于任用官员。任用官员不涉及偏爱亲近的感情,只用有才能的人;授予爵位不要涉及恶劣的品德,只用贤良的人。考虑到是善行才去做,行动前要选择时机。自认为善,就会丧失其善;自夸其能,就会丧失其功。做事情之前,要有所准备,又准备就不会有祸患。不要宠信小人而自取其辱,不要以犯错误为耻而掩盖过失。所表现出的举止像上面说的那样,政事就会纯正。亵渎了先王的祭祀,就是不敬。礼仪烦杂就混乱,事奉神灵就困难了。”
【原文】
王曰:“旨哉[1]!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2],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3]。”
【注释】
[1]旨:美。
[2]忱:确实。
[3]咎:过错。
【译文】
王说:“真好啊!说。你的话让人折服。如果你不善于这样说,我就无从听到这些善言而遵照着实施。”
说叩头行礼说:“懂得这些道理并不算困难,实施起来才是困难。王确实不把做这件事视为难事,真的符合先王的盛德,我不说就是我的过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