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1],祖己训诸王[2],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3]。

【注释】

[1]雊:野鸡鸣叫。

[2]祖己:武丁的贤臣。训:训诫。诸:之于。

[3]《高宗之训》:已失传,仅存篇名。

书序:高宗祭祀成汤,有一只野鸡飞到鼎耳上鸣叫,祖己训诫于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高宗肜日[1],越有雊雉[2]。祖己曰:“惟先格王[3],正厥事[4]。”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5],典厥义[6]。降年有永有不永[7],非天夭民[8],民中绝命[9]。民有不若德[10],不听罪[11],天既孚命正厥德[12],乃曰其如台[13]。呜呼!王司敬民[14],罔非天胤[15],典祀无丰于昵[16]!”

【注释】

[1]肜日:举行肜祭的日子。肜,商代祭祀名,指正祭之后第二天又举行的祭祀。

[2]越:语助词。

[3]格:至。

[4]正:纠正。事:政事,指祭祀。

[5]监:考察。

[6]典:掌管,主持。义:合宜的道德或行为。

[7]永:长,指长寿。

[8]夭:夭折。

[9]中绝:中途断绝。

[10]若:顺应。

[11]听:顺从。

[12]孚:惩罚。

[13]如台:如我所言。台,我。

[14]司:嗣位。

[15]胤:后代,后嗣。

[16]典祀:常规祭祀。昵:父庙。

【译文】

高宗肜祭那天,有鸣叫的野鸡飞来。祖己说:“敬告至德的先王,然后端正祭典。”于是训诫于王。他说:“上天考察下民,主管道德或行为是否符合道义。上天赐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上天有意缩短人的生命,而是臣民自己行为不合道义而招致短命。臣民中有的不顺应德教,又不认罪伏法,上天便惩罚他以端正他的德行,于是我说天道如我所言。啊!王继位后要恭敬对待上天赐予的臣民,他们无不是上帝的子孙,祭祖的时候,在自己的父庙中祭品不要过于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