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十有一年[1],武王伐殷。一月戊午[2],师渡孟津[3],作《泰誓》三篇。

【注释】

[1]十有一年:指周文王十一年。武王继位后未改元,而是沿用文王受命之年,以示继承父亲的事业。

[2]一月戊午:指十三年一月戊午日。

[3]孟津:黄河渡口名,又称盟津,位于今河南孟津西北。

十一年,武王讨伐殷商。一月戊午日,大军在孟津渡过了黄河,史官于是作《泰誓》三篇。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1],越我御事庶士[2],明听誓[3]。惟天地万物父母[4],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5],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6],降灾下民。沉湎冒色[7],敢行暴虐,罪人以族[8],官人以世[9]。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10],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11],刳剔孕妇[12]。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13],大勋未集[14],肆予小子发[15],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16],惟受罔有悛心[17],乃夷居[18],弗事上帝神祇,遗厥先宗庙弗祀[19],牺牲粢盛[20],既于凶盗[21]。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22]。

【注释】

[1]冢君:指诸侯国君。

[2]越:与,和。御事庶士:治理政事的众官员。

[3]明听:仔细听。

[4]天地万物父母:天地生养万物,所以称其为万物的父母。

[5]亶:确实,真正。元后:天子。

[6]受:即纣。

[7]沉湎:指沉溺于饮酒。冒色:好色。

[8]罪:惩罚。族:灭族。

[9]官:任人为官。世:世袭。

[10]台榭:亭台楼阁。榭,建在台上的房屋。陂池:池塘。侈服:华丽的服饰。

[11]焚炙:指炮烙之刑。

[12]刳剔:指剖开肚子。

[13]文考:指周文王。考,去世的父亲。

[14]勋:功勋,功业。集:成就,成功。

[15]肆:所以。予小子:帝王的谦称。发:武王的名,自称名以示谦虚。

[16]观政:观察政事。

[17]悛:悔改。

[18]夷居:傲慢无礼。

[19]遗:荒废,毁弃。

[20]牺牲:祭祀用的牲畜。粢盛:盛在祭器中的谷物。

[21]既:尽。

[22]惩:制止。侮:傲慢。

【译文】

十三年春天,在孟津大会天下诸侯。

王说:“啊!我友邦的国君,和我治事的官员,仔细听我的誓词。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的灵长。真正耳聪目明的人担任天子,天子就是民众的父母。现在商纣王不尊敬上天,降灾于万民。他沉溺于酒色,胆敢施行暴政,以灭族的刑罚惩处所恨的人,以世袭的官职授予所爱的人。还有宫殿、亭台、池塘、华服,为了私欲残害百姓。他把忠诚良善的大臣活活烧死,将怀孕的妇女剖腹杀害。伟大的上天极为愤怒,命令我先父文王恭敬地奉行天降的惩罚,只是大功没能建成,所以我与你们这些友邦的国君观察商朝的政事,想到纣王没有改过的想法,依旧傲慢无礼,不尊奉上帝等天地神灵,荒废先祖的宗庙不去祭祀,祭祀所用的牲畜和谷物,被奸人全部偷吃了。他却说:“我拥有万民拥有天命!”并不知道去制止自己的傲慢态度。

【原文】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1],宠绥四方[2]。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3]?同力度德[4],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5],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6]。予小子夙夜祗惧[7],受命文考,类于上帝[8],宜于冢土[9],以尔有众,厎天之罚[10]。天矜于民[11],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12],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注释】

[1]克:能。相:辅佐,帮助。

[2]宠:爱护,保护。绥:安定。

[3]曷:何,怎么。越:远离。

[4]度:度量。

[5]罪贯盈:恶贯满盈,形容罪大恶极。

[6]钧:通“均”,等同。

[7]夙夜:整日整夜。祗惧:敬畏。

[8]类:通“禷”,一种祭天礼。

[9]宜:祭社礼。社即土神。冢土:大社。

[10]厎:致。

[11]矜:怜悯。

[12]弼:辅佐。予一人:帝王的谦称。

【译文】

“上天保佑民众,选立君主治理天下,选出老师教化万民,他应该能够辅佐上帝,保卫并安定四方。讨伐有罪,赦免无罪,我怎么敢背离上天的意志呢?力量相同就要度量德行,德行相同就要度量道义。商纣王有臣民亿万,但是心思也有亿万种;我只有臣民三千,却都是一条心。商纣王罪大恶极,上天命令我消灭他;我不顺应天命,罪行就与他等同。我朝夕敬畏,接受先父文王的遗命,去祭祀上帝,又祭祀土神,率领你们众人,实施上天的惩罚。上天怜悯百姓,百姓所希望的,上天一定遵从。你们应当辅助我,荡涤四海。把握时机啊!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