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1],虎贲三百人[2],与受战于牧野[3],作《牧誓》。

【注释】

[1]戎车:兵车。两:同“辆”,车的量词。

[2]虎贲:勇士。

[3]受:即纣。牧野:商都朝歌郊野,在今河南淇县南。

书序:武王率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百人,与纣王在牧野交战,作《牧誓》。

时甲子昧爽[1],王朝至于商郊牧野[2],乃誓。王左杖黄钺[3],右秉白旄以麾[4],曰:“逖矣[5],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6],司徒、司马、司空[7],亚旅、师氏[8],千夫长、百夫长[9],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10]。称尔戈[11],比尔干[12],立尔矛[13],予其誓。”

【注释】

[1]昧爽:日出前,拂晓。

[2]商:商都,即朝歌。

[3]杖:执,拿。黄钺:铜钺,用于刑杀,是王权的象征。

[4]秉:执,拿。旄:装饰旄牛尾的旗帜。麾:通“挥”,指挥。

[5]逖:遥远。这里是慰问之词。

[6]冢君:诸侯国君。御事:治理政事的大臣。

[7]司徒:官名,主管教化。司马:官名,主管军旅。司空:官名,主管工程。

[8]亚旅:官名,上大夫。师氏:官名,中大夫。

[9]千夫长、百夫长:分别为师、旅的指挥官。

[10]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当时西方的八个诸侯国。庸,在今湖北房县境内。蜀,在今四川省西部。羌,在今甘肃省东南。髳,在今甘肃、四川两省交界处。微,在今陕西眉县境内。卢,在今湖北南彰境内。彭,在今甘肃镇原东。濮,在今湖北省江汉地区。

[11]称:举。戈:戟。

[12]比:排列。干:盾牌。

[13]矛:兵器。

【译文】

当时是甲子日拂晓,王率领军队到商都郊外的牧野,于是誓师。王左手持铜钺,右手持装饰白色旄牛尾的旗帜来指挥,说:“辛苦了,从西方远道而来的将士们!”王说:“啊!我友邦的国君、诸位官员,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立起你们的矛,我将要在此誓师。”

【原文】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1];牝鸡之晨,惟家之索[2]。’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3],昏弃厥肆祀弗答[4],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5]。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6],是崇是长[7],是信是使[8],是以为大夫卿士[9]。俾暴虐于百姓[10],以奸宄于商邑[11]。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12]。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13],乃止齐焉[14]。夫子勖哉[15]!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16],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17],如虎如貔[18],如熊如罴[19],于商郊[20]。弗迓克奔以役西土[21],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22]!”

【注释】

[1]晨:晨鸣。

[2]索:败落。

[3]妇:指妲己。

[4]昏:一说为昏乱,一说通“泯”,轻蔑。这里采用后一说法。

[5]迪:进用。

[6]逋逃:逃走。

[7]崇:尊敬。

[8]信:信任。使:用。

[9]卿士:官名,即前文所说的御事。

[10]俾:使。

[11]奸宄:犯法作乱。

[12]发:武王的名,自称名以示谦虚。恭行:恭敬地执行。

[13]愆:超过。

[14]止齐:整顿军队。

[15]夫子:指将士。勖:勉力。

[16]伐:击打。

[17]尚:应当。桓桓:威武的样子。

[18]貔: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19]罴:熊的一种。

[20]于:往。

[21]迓:禁止。役:帮助。

[22]躬:身。戮:惩治。

【译文】

王说:“古人有句话说:‘母鸡不应该在早晨啼鸣;如果母鸡在早晨啼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了。’现在商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话,轻蔑地抛弃了对祖宗的祭祀而不闻不问,昏庸地抛弃了同宗长辈兄弟而不加进用,竟然重用四方众多逃亡的罪人,崇敬他们,提拔他们,宠信他们,任用他们,安排他们做大夫卿士。这种做法使残暴施加于百姓,他们在商都犯法作乱。现在我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惩罚商纣王。今天的战斗,在行进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停下来整顿阵型。将士们努力吧!在刺杀中不超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停止下来整顿阵型。努力吧将士们!要威武雄壮,像虎像貔,像熊像罴,在商都郊外大战一场。不要杀掉敌军前来投奔的人,以便使这些人为我们服务,努力吧将士们!你们不努力作战,我就要惩治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