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武王胜殷,杀受[1],立武庚[2],以箕子归[3],作《洪范》 [4]。
【注释】
[1]受:即纣。
[2]立:立为后嗣,主持宗庙祭祀。武庚:商纣王之子,周武王命其管理殷商遗民,后来起兵作乱。
[3]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归:返回周都镐京。
[4]洪:宏大。范:法则。
书序:武王战胜殷商,杀死纣王,立武庚为殷商后嗣,带箕子返回国都,史官于是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1],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2],相协厥居[3],我不知其彝伦攸叙[4]。”
【注释】
[1]祀:年。
[2]阴骘:不知不觉中安定。
[3]协:协和。
[4]彝伦:常理。攸:所。叙:排定次序,规定。
【译文】
十三年,王咨询箕子。王于是说道:“啊!箕子,上天在不知不觉中使下民安定,使他们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对世间常理是如何规定的。”
【原文】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陻洪水[1],汩陈其五行[2]。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3],彝伦攸斁[4]。鲧则殛死[5],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6],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7],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8],次六曰乂用三德[9],次七曰明用稽疑[10],次八曰念用庶征[11],次九曰向用五福[12],威用六极[13]。
【注释】
[1]鲧:夏禹之父,在尧舜时因治水不利而被处死。陻:堵塞。
[2]汩:扰乱。陈:列举。
[3]畀:给予。畴:种类。
[4]斁:败坏。
[5]殛:诛杀。
[6]锡:赐予。
[7]农:努力。
[8]皇极:至高无上的原则。
[9]乂:治理。
[10]稽疑:用卜筮考察疑难。
[11]念:考察。庶征:各种征兆。
[12]向:通“飨”,勉励。
[13]威:威刑,这里指惩戒。
【译文】
箕子于是说道:“我听说在古时候,鲧采取堵塞的办法治理洪水,扰乱五行排列的规律。上帝于是大怒,不授予他九种宏大的法则,世间常理因而败坏。鲧被杀死,禹就继承父业,上天于是赐予他九种宏大的法则,世间常理因而和顺。第一种叫五行,第二种叫恭敬地做好五事,第三种叫努力地办好八政,第四种叫调和五纪,第五种叫建立皇极,第六种叫治民所用的三德,第七种叫明辨是非的稽疑,第八种叫考察事情的庶征,第九种叫劝勉所用的五福,以及惩戒所用的六极。
【原文】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1],火曰炎上[2],木曰曲直,金曰从革[3],土爰稼穑[4]。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注释】
[1]曰:语助词。润:浸润。
[2]炎:火苗升腾,燃烧。
[3]从革:指金属的形状可以随人的意愿而改变。从,顺从。革,改变。
[4]爰:与“曰”意思相同。稼穑:播种和收获。
【译文】
“一,五行:第一种叫水,第二种叫火,第三种叫木,第四种叫金,第五种叫土。水向下浸润,火向上燃烧,木或曲或直,金随意变形,土生长庄稼。向下浸润的水是咸的,向上燃烧的火是苦的,或曲或直的木是酸的,随意变形的金是辣的,生长庄稼的土是甜的。
【原文】
“二,五事:一曰貌[1],二曰言,三曰视[2],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3],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4]。恭作肃[5],从作乂[6],明作哲[7],聪作谋[8],睿作圣[9]。
【注释】
[1]貌:容貌。
[2]视:观察。
[3]从:指言辞合理而使人易于接受。
[4]睿:通达,有远见。
[5]肃:庄重。
[6]乂:安定。
[7]哲:有智慧。
[8]谋:精于谋划。
[9]圣:圣明。
【译文】
“二,五事:第一种叫容貌,第二种叫语言,第三种叫观察,第四种叫听闻,第五种叫思考。容貌要恭敬,语言要合理,观察要明白,听闻要聪敏,思考要通达。容貌恭敬就庄重,语言合理就安定,观察明白就有智慧,听闻聪敏就有主意,思考通达就圣明。
【原文】
“三,八政:一曰食[1],二曰货[2],三曰祀[3],四曰司空[4],五曰司徒[5],六曰司寇[6],七日宾[7],八曰师[8]。
【注释】
[1]食:民食,这里指农业。
[2]货:货财,这里指工商业。
[3]祀:祭祀。
[4]司空:管理土木工程。
[5]司徒:管理教化民众。
[6]司寇:管理防盗治安。
[7]宾:接见宾客。
[8]师:军旅事务。
【译文】
“三,八政:第一种叫农业,第二种叫工商业,第三种叫祭祀,第四种叫土木工程,第五种叫教化民众,第六种叫防盗治安,第七种叫接见宾客,第八种叫管理军务。
【原文】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1],五曰历数[2]。
【注释】
[1]星:星宿,指二十八宿。辰:指十二辰。
[2]历数:历法。
【译文】
“四,五纪:第一种叫年,第二种叫月,第三种叫日,第四种叫星辰,第五种叫历法。
【原文】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1]。敛时五福[2],用敷锡厥庶民[3],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4]。凡厥庶民无有淫朋[5],人无有比德[6],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7],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8],皇则受之[9]。而康而色[10],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11]。无虐茕独而畏高明[12],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13],而邦其昌。凡厥正人[14],既富方谷[15],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16],时人斯其辜[17]。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18],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19];无党无偏,王道平平[20];无反无侧[21],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22],是彝是训[23],于帝其训[24]。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注释】
[1]建:立,设立。极:中正之道。
[2]敛:收聚,集中。
[3]敷:普遍。
[4]保:安。
[5]淫朋:奸党。
[6]人:指官员。比德:相互勾结。
[7]猷:谋略。为:作为。守:操守。
[8]罹;遭逢不幸。咎:罪过。
[9]受:接受,宽容。
[10]康:平和。色:容貌温润。
[11]斯:则,就。
[12]茕独:指鳏寡孤独,即无依无靠的弱者。高明:地位显赫的人。
[13]羞其行:施展才能。羞,进献。
[14]正人:官员。正,通“政”,为政。
[15]谷:俸禄。
[16]家:国家。
[17]辜:怪罪。
[18]陂:不正,偏颇。
[19]荡荡:宽广的样子。
[20]平平:平坦的样子。
[21]反:违反正道。侧:偏离正轨。
[22]敷:陈述。
[23]训:训诫。
[24]训:遵从。
【译文】
“五,皇极:建立伟大的中正之道。聚集这五福,普遍赏赐给那平民,这样平民就会在你那里获取中正之道,同时让你安于中正之道。大凡平民没有奸党,官员不相互勾结,就是伟大的中正之道。大凡平民,有谋略有作为有操守,你就要重视他们。不符合原则,却又没有犯错误,就要宽容地接受他们。神色平和而容貌温润,说:‘我所喜好的是美德。’你就赐给他们福运。这人就会遵守伟大的中正之道。不虐待无依无靠的人而畏惧地位显赫的人,官员有才能有作为,就让他们施展才能,国家就能昌盛。大凡官员,已经获得了丰厚的俸禄,你却不能让他们对国家有所贡献,这人就会怪罪你。对于没有美好德行的人,你即使赐给他福运,也会为你实施恶政。无所偏颇,是遵循先王的大义;无所偏爱,是遵循先王的大道;不行恶政,是遵循先王的大路;不营私结党,先王之道宽宏广大;不结党营私,先王之道平坦开阔;不偏离正轨,先王之道端正刚直。天下会集于中正之道,最终归于中正之道。所以说:‘伟大的中正之道陈说之言,是法则是训诫,可以遵从于上帝。大凡平民,中正之道陈说之言,是训诫是准则,可以接近天子的光辉。’所以说:‘天子作为臣民的父母,所以是天下的王。’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1],三曰柔克[2]。平康正直[3],强弗友刚克[4],燮友柔克[5]。沈潜刚克[6],高明柔克[7]。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8]。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9]。
【注释】
[1]刚克:以刚强取胜。克,战胜,取胜。
[2]柔克:以柔弱取胜。
[3]平康:平和。
[4]友:亲近。
[5]燮:和顺。
[6]沈潜:深沉,指大地之德。
[7]高明:指上天之德。
[8]玉食:美味佳肴。
[9]僭忒:僭越失度。僭,超越本分。忒,差错。
【译文】
“六,三德:第一种叫端正刚直,第二种叫以刚强取胜,第三种叫以柔弱取胜。中正平和就用端正刚直之德,强硬不易亲近就用以刚强取胜之德,和顺易于亲近就用以柔弱取胜之德。深沉的大地也有刚强的一面,高明的上天也有柔弱的一面。君主赐予福运,君主施以威刑,君主享有美食。大臣不可以有赐予福运、施以威刑、享受美食的权力。大臣如果有赐予福运、施以威刑、享受美食的权力,不但是自己家邑的祸害,也是国家的大患。官员背离先王之道,民众也会僭越失度。
【原文】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1],乃命卜筮。曰雨[2],曰霁[3],曰蒙[4],曰驿[5],曰克[6],曰贞[7],曰悔[8],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9]。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10],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11],作外凶[12]。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注释】
[1]卜:用龟甲经烧灼后产生的裂纹判断吉凶。筮:用蓍草奇偶多少判断吉凶。
[2]雨:形似雨的兆象。
[3]霁:兆象如雨雪后天放晴。
[4]蒙:兆象阴暗。
[5]驿:兆象稀疏不相交错。
[6]克:兆象相交错。
[7]贞:内卦。卦的下三爻称内卦,上三爻称外卦。
[8]悔:外卦。
[9]衍忒:推算差错。
[10]逢:昌盛,繁盛。
[11]作内:处理内事,如祭祀、婚丧。
[12]作外:处理外事,如朝聘、征伐。
【译文】
“七,稽疑:选拔任命掌管卜筮的官员,于是命令他卜筮。卜筮的兆象形似雨,形似雨后初晴,形似满天阴霾,纹络稀疏,纹络相交,卦的下三爻为内卦,上三爻为外卦,一共七种。前五种是兆象,后两种是卦象,以此推算误差。任用这些人从事卜筮,三个人占卦,应当信从其中两个人的判断。你遇到重大疑难,首先在自己心里思考,然后和卿士商量,再和庶民商量,最后才用卜筮。你自己同意,龟卜同意,筮占同意,卿士同意,庶民同意,这就叫大同。这样你自身健康强壮,子孙也会繁荣昌盛,大吉。你自己同意,龟卜同意,筮占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也是吉。卿士同意,龟卜同意,筮占同意,你自己不同意,庶民不同意,也是吉。庶民同意,龟卜同意,筮占同意,你自己不同意,卿士不同意,也是吉。你自己同意,龟卜同意,筮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只是内事吉,而外事凶。龟卜筮占都和众人谋划的不一致,安守常规吉,轻举妄动凶。
【原文】
“八,庶征:曰雨,曰旸[1],曰燠[2],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3],庶草蕃庑[4]。一极备[5],凶;一极无,凶。曰休征[6]:曰肃,时雨若[7];曰乂,时旸若;曰晢[8],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9]:曰狂[10],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11],恒燠若;曰急[12],恒寒若;曰蒙[13],恒风若。曰王省惟岁[14],卿士惟月,师尹惟日[15]。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民,俊民用章[16],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17],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18],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注释】
[1]旸:晴。
[2]燠:暖。
[3]叙:次序。
[4]蕃庑:草木丰茂。
[5]一极备:指雨、旸、燠、寒、风五种征候中的一种极其频繁地出现。
[6]休征:吉兆。
[7]若:像。
[8]晢:通“哲”,明哲。
[9]咎征:凶象。
[10]狂:狂傲。
[11]豫:逸乐。
[12]急:为政严酷。
[13]蒙:昏庸。
[14]省:视察和处理政务。
[15]师尹:官长。
[16]俊民:有才能的人。章:同“彰”,显明,这里指受任用。
[17]微:隐没,不显。
[18]好:喜好。
【译文】
“八,庶征:第一种叫雨,第二种叫晴,第三种叫暖,第四种叫寒,第五种叫风。这五种征候在一年中都能出现,而且各自符合特定的规律,各种草木就能生长得丰茂。其中一种频繁出现,是凶年;其中一种很少出现,也是凶年。有几种吉兆:君主庄重,就像雨下得适当;君主善治,就像天晴得适当;君主明哲,就像天暖得适当;君主能谋,就像天寒得适当;君主圣明,就像风吹得适当。有几种凶象:君主狂傲,就像阴雨不绝;君主失度,就像久旱无雨;君主逸乐,就像酷热不止;君主严酷,就像严寒不断;君主昏庸,就像狂风不停。王为政就像年,卿士就像月,官长就像日。年月日的关系毫无改变,各种庄稼都能丰收,政治清明,人才得以受到任用,国家也安定太平。日月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各种庄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庸不明,人才被埋没,国家也不得安宁。平民就像星星,有的星喜欢风,有的星喜欢雨。日月的运行,产生了四季交替的现象。月如果顺从于星,或多风,或多雨。
【原文】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1],五曰考终命[2]。六极:一曰凶、短、折[3],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4]。”
【注释】
[1]攸好德:遵行美德。
[2]考终命:年老而得善终。考,同“老”,年老。
[3]凶:儿童没到换牙的年龄就死去。短:少年未满二十岁就死去。折:青年未结婚就死去。
[4]弱:懦弱。
【译文】
“九,五福:第一种叫长寿,第二种叫富贵,第三种叫健康安宁,第四种叫遵行美德,第五种叫年老而得善终。六极:第一种叫年幼早殇、年少早夭、年轻早死,第二种叫疾病,第三种叫忧患,第四种叫贫困,第五种叫邪恶,第六种叫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