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1],使来告卜,作《洛诰》。
【注释】
[1]成周:洛邑。西周时镐京又称宗周,洛邑又称成周。
书序:召公已经选好建造都邑的位置,周公前去营建成周,派使者向天子报告占卜结果,史官于是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1]:“朕复子明辟[2],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3],予乃胤保大相东土[4],其基作民明辟[5]。予惟乙卯[6],朝至于洛师[7]。我卜河朔黎水[8],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9],惟洛食[10];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11]。”
【注释】
[1]拜手稽首:古代最敬的礼节。
[2]朕:我。复:告诉。子:对对方的敬称,指成王。明辟:明法,指治理洛邑的诸多合理措施。
[3]如弗敢:王似乎不敢,意思是说成王谦逊。及:接受,参与,参加。基:谋。命:动词,告诉。定命:指周公作洛。
[4]胤:继。保:太保,就是召公。相:视察,看。东土:在这里就是指洛邑。
[5]基:商议,商定。作:使振作,鼓舞,在这里是因为治理洛是鼓舞民心的好事,所以叫“作民”。
[6]乙卯:成王七年三月十二日。
[7]洛师:就是洛邑。
[8]河朔:黄河以北。黎水:卫河和淇水合流到黎阳故城叫黎水,在今天的河南浚县东北。
[9]涧水:发源于今河南渑池,到洛阳西南流入洛水。瀍水:发源于今河南孟津,向东流入洛水。
[10]惟:只。食:指好的兆头。
[11]伻来:使成王来洛。伻,使,让。图:谋划,图谋。
【译文】
周公跪拜磕头之后说:“我告诉您治理洛邑的各项合理措施,而您却谦逊似乎不敢参与上天命周王室居住在洛邑的大事,我继太保召公之后东去查看洛邑,就商定了鼓舞百姓的光辉措施。我在乙卯这天早晨到了洛邑。我占卜了黄河以北的黎水,我又占卜了涧水以东、瀍水以西的地方,只有洛邑吉利;我又占卜了瀍水以东的地方,还是只有洛邑吉利。于是请您来商量,并且献上卜兆。”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1],来相宅,其作周匹[2],休!公既定宅,伻来[3],来,视予卜[4],休恒吉[5]。我二人共贞[6]。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7]!拜手稽首诲言[8]。”
【注释】
[1]休:美好,指上天所赐予的好的预示。
[2]周匹:与镐京相匹配的。
[3]来:我(成王)已经到来。
[4]视予卜:示我以卜,就是拿出卜兆给我看。视,同“示”。
[5]恒吉:都很吉利。恒,遍,都。
[6]贞:当,承当,享有。
[7]其:表示希望的副词用法。以:连词,和,与,一起。
[8]诲:教诲,教导。
【译文】
王跪拜扣头之后说:“您不敢不尊重上天所赐予的福祥,亲自来洛邑视察宫室宗庙的基地,建成了与镐京相匹配的新都洛邑,这是一件大好事!您已经选定了宫室宗庙的基地,我也已经到来,您将卜兆展示给我看,图样和卜兆都很好。让我们二人共同承享上天所赐予的吉祥。希望您和我永久敬重上天所赐予的吉祥!跪拜叩头感谢您的教导。”
【原文】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1],祀于新邑,咸秩无文[2]。予齐百工[3],伻从王于周[4],予惟曰[5]:‘庶有事[6]。’今王即命曰[7]:‘记功,宗以功作元祀[8]。’惟命曰[9]:‘汝受命笃弼[10],丕视功载[11],乃汝其悉自教工[12]。’孺子其朋[13],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14];厥攸灼叙[15],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16],惟以在周工往新邑[17]。伻向即有僚[18],明作有功[19],惇大成裕[20],汝永有辞[21]。”
【注释】
[1]肇:开始。称:举行,用。殷礼:会见众诸侯的大礼。
[2]咸:都,全。秩:次序,在这里指安排。文:通“紊”,紊乱。
[3]齐:率领,带领。百工:百官。
[4]从:跟随,跟从。周:镐京。
[5]惟:思。
[6]庶:大概,也许,表估计或者猜测。事:指祭祀。
[7]即:就。
[8]宗:宗人,管理礼乐的官。以:带领。作:进行,举行。元祀:大祀。
[9]惟:有。
[10]受命:接受武王的顾命。笃:通“督”,督导。弼:辅助,辅佐。
[11]功载:记载功劳的书。
[12]乃:于是,那么。悉:尽心,尽力。自:亲自。教:指导,教导。
[13]孺子:指成王。朋:振奋,奋起。
[14]若:好像。焰焰:火力微小的样子。
[15]灼:燃烧。叙:绪。
[16]彝:常法。抚事:治理国事。
[17]在周工:在旧都镐京的官员。
[18]向即:趋就。有:词头。僚:官职。
[19]明:努力,尽力。
[20]惇:重视,厚待。成裕:完成大事,这里是指举行祭祀和殷礼。裕,宽、大,指大事。
[21]辞:赞美之辞,传颂的话。
【译文】
周公说:“王啊!你开始用殷礼接见诸侯,在新都洛邑进行祭祀,这些礼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我带领百官,使他们在旧都镐京跟从王前往新邑。我想:‘也许会有祭祀吧。’如今王就命令说:‘记下功劳,让宗人率领那些有功的人举行大祀就可以了。’又命令说:‘你接受先王的命令,督导我、辅助我治理国家,既已奉命查阅记功的文献,那么你就亲自尽力教导这些事情。’王啊,你应该振奋起来啊!你应当振奋起来啊!到洛邑来吧!不要像火刚刚烧起来那样气势微弱;那燃烧的火,不能让它熄灭。希望你像我一样遵守常法治理国事,希望你率领那些在旧都镐京的百官一起到新邑来。使他们各司其职,努力建功立业,重视祭祀,成就大业,你就可以永久地为后人称道了。”
【原文】
公曰:“已[1]!汝惟冲子[2],惟终[3]。汝其敬识百辟享[4],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5],仪不及物[6],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7],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8]。乃惟孺子颁[9],朕不暇听[10]。朕教汝于棐民彝[11],汝乃是不蘉[12],乃时惟不永哉[13]!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14],不敢废乃命[15]。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16]!彼裕我民[17],无远用戾[18]。”
【注释】
[1]已:感叹词,唉。
[2]惟:为。冲子:幼子,指成王。
[3]惟终:思终,思考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功业。
[4]敬:认真地。识:察识,查看。百辟:众诸侯。享:享礼,朝见的礼节。
[5]多仪:重视礼仪。
[6]仪不及物:礼仪赶不上进贡的物品。
[7]役志:用心。志,心思。
[8]爽:差错,过失。侮:轻慢,怠慢。
[9]颁:分。
[10]暇:空闲的。听:听政。
[11]于:以。棐:辅助,辅佐。彝:法。
[12]乃:若。蘉:勉力,努力。
[13]时:善,指善政。永:推广的意思。
[14]笃:通“督”,监督,督导。叙:升。正:长。父:指的是同姓的官员。
[15]废:废弃,荒废。乃:代词,你的。
[16]明农:努力从事农业的意思。明,勉。
[17]彼:往。裕:教导,教育。
[18]无:句首语气助词。用:因此,因。戾:至。
【译文】
周公说:“唉!你虽然年幼,也应当考虑前人没有完成的功业。你要仔细察看诸侯朝见的礼节,也要知道那些未曾做到朝见时的礼节的诸侯。享礼应重视礼仪,如果礼仪赶不上贡品,那么就可以说是没有享礼。这就是说他们在贡品上没有用心,要是百姓知道了也就会认为可以不重礼仪,这样他们就会轻慢你的号令,使政事错乱。希望你赶快前来分担政务,我没有闲暇处理这么多的政事了。我教给你的辅导百姓的方法,你如果不努力去做,就不能将你的善政推广了!要像我一样督导升迁同姓的官员,他们便不敢废弃你的命令。你到了新邑可要恭谨啊!我要解除政务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了。你能宽待我们的百姓,远方的百姓也会因此而归顺了。”
【原文】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1]。公称丕显德[2],以予小子扬文武烈[3],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4],居师[5];惇宗将礼[6],称秩元祀[7],咸秩无文[8]。惟公德明光于上下[9],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10],迓衡不迷[11]。文武勤教[12],予冲子夙夜毖祀[13]。”
王曰:“公功棐迪[14],笃罔不若时[15]。”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16],即辟于周[17],命公后[18]。四方迪乱未定[19],于宗礼亦未克敉[20],公功迪将[21],其后监我士师工[22],诞保文武受民[23],乱为四辅[24]。”
王曰:“公定[25],予往已[26]。以功肃将祗欢[27],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28],公勿替刑[29],四方其世享[30]。”
【注释】
[1]明:勉力,努力。予冲子:我这个年轻人,成王自己的谦称。
[2]称:发扬,称颂。丕:大。
[3]以:使,让。扬:继续,继承。烈:功业、事业。
[4]和恒:和悦的意思。
[5]师:就是京师洛邑。
[6]宗:尊。将:大。
[7]称:举行。秩:安排。元祀:大祀。元,大。
[8]文:通“紊”,紊乱。
[9]上下:指天和地。
[10]旁:普遍,全部的。穆穆:美,美好的。
[11]迓衡不迷:治理天下大局但却不产生差错。迓,逆。衡,通“横”。迷,乱。
[12]文武:指文武百官。
[13]夙夜:早晚。毖:谨慎,慎重。
[14]迪:辅导,教导。
[15]笃:信。若:顺从,引申为接受。
[16]退:离开洛邑,退回旧都镐京。
[17]即辟:就君位。周:指周的旧都镐京。
[18]后:后续,指继续治理洛。
[19]迪:教导,指导。乱:治理。
[20]宗礼:宗人礼典。敉:通“弭”,终,完成,结束。
[21]功:善。将:扶持。
[22]监:监督,指挥。士、师、工:指的是各级官员。
[23]诞:语首助词。保:安。受民:所受之民。
[24]乱:治理。四辅:辅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在前面的叫“疑”,在后面的叫“丞”,左面的叫“辅”,右面的叫“弼”,统称四辅。
[25]定:止,留下来。
[26]往:去镐京。已:矣。
[27]肃:通“速”,快速。将:行。祗:敬。
[28]斁:厌倦,懈怠。康:学习处理政事。
[29]替:止,停止,废除。刑:通“型”,示范。
[30]享:朝享,朝拜,朝贡。
【译文】
王这样说:“公啊!请努力辅佐我这年幼无知的人。您发扬前人的大德,让我继承文王和武王的事业,尊奉上天的命令,使四方百姓和悦,并居住在洛邑;忠实大礼,安排举行大的祭祀,全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您的大德照亮天地,辛勤地治理四方臣民。普天之下推行美好的政事,操纵治理天下的大权而不产生差错。文武百官实行您的教化,我这年幼无知的人,只有早晚谨慎地进行祭祀了。”
王说:“您善于教导,我没有不顺从接受的。”
王说:“公啊!我这个年轻人就要回旧都镐京即位了,你仍旧留在新邑。现在四方经过教导还没有完全治理好,宗人礼仪也没有完成,您善于教导扶持百姓,还要监督百官大臣,安定文王武王从上天那里接受来的臣民,担任我的辅政大臣。”
王说:“公啊,你留下来,我去镐京。您要尽快施行敬重团结殷民的工作,不要觉得困苦!我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处理政事。您要不停地做示范,使四方臣民世代朝拜王室。”
【原文】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1],朕恭[2]。孺子来相宅[3],其大惇典殷献民[4],乱为四方新辟[5],作周恭先[6]。曰:‘其自时中乂[7],万邦咸休[8],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9],笃前人成烈[10],答其师[11],作周孚先[12]。’考朕昭子刑[13],乃单文祖德[14]。伻来毖殷[15],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16]。曰:‘明禋[17],拜手稽首休享[18]。’予不敢宿[19],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20],无有遘自疾[21],万年厌于乃德[22],殷乃引考[23]。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24]。”
【注释】
[1]越:光大。烈:功业,有功。考:先父。弘:宏大。
[2]恭:奉行,履行,这里指奉行继续治洛的命令。
[3]相宅:视察洛邑。相,看。
[4]其:通“基”,谋划。典:礼。献:同“贤”。
[5]乱:语气助词。辟:法。
[6]作:兴。周恭:周的法令。
[7]乂:治理、管理。
[8]休:美好的。
[9]多子:指众卿大夫。子,对对方的尊称。
[10]笃:理,治理。烈:业。
[11]答:通“合”,集合。师:众人。
[12]周孚:孚,通“郛”,就是周郛,周的城郭,指洛邑。
[13]考:成。昭:通“诏”,告,示。刑:法。
[14]单:大,光大。
[15]伻:在这里做动词用,派遣使者。毖:慰劳,犒劳。
[16]宁:问安,问候。秬鬯:黑黍香酒。卣:盛酒的酒器名称。
[17]禋:祭祀的名称,烧着柴浇上酒升烟来祭祀。
[18]休:庆幸。享:献。
[19]宿:经宿,隔夜。
[20]叙:顺。
[21]有:或。遘:遇。自疾:罪疾,灾祸。
[22]厌:饱。乃:能够。
[23]引:延长的意思。考:成功。
[24]朕子:我民。怀:思。
【译文】
周公跪拜叩头说:“王命令我到洛邑,继续保护你先祖文王从上天那里接受下来的百姓的任务,发扬光大你立下功业的父亲武王的伟大,我奉行继续治洛的命令。你来视察洛邑,计划以厚礼对待殷商贤良的百姓,制定治理四方的新的法律,作创立周的法令的先导。我曾说:‘如果能够居在洛邑去理天下,诸侯国也就都能认为这是件好事,王也建立了自己的功业。我率领众卿大夫以及掌握政事的百官,治理先王已成的伟大事业,集合众人,作修建洛邑的先导。’实现了我告诉您的法则,就光大了文王的大德。你派使者来慰劳殷民,又送来两卣黍酒问候我。使者传达命令:‘明洁地进行祭祀,跪拜叩头庆幸地进献。’我不敢隔夜进行,马上祭祀文王和武王。愿让我很顺遂,不要经常遇到灾祸,万年享受你的德泽,殷事可以一直成功。王使殷民永久服从我们的统治,长久地看到我们的百姓永远怀念王的恩德。”
【原文】
戊辰[1],王在新邑烝[2],祭岁[3],文王骍牛一[4],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5],惟告周公其后[6]。王宾杀禋咸格[7],王入太室[8],祼[9]。
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10],在十有二月[11]。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12],惟七年[13]。
【注释】
[1]戊辰:戊辰日。
[2]烝:冬祭的名称。
[3]祭岁:报告年事。
[4]骍:红色。
[5]作册:史官名。逸:人名。
[6]其:将,要。
[7]王宾:助祭的诸侯。杀:杀牲。禋:祭祀的名称。格:至,到。
[8]太室:清庙中央的室。
[9]祼:灌祭,把酒浇到地上。
[10]诰:告天下诸侯。
[11]十有二月:记周公治洛的时间。
[12]诞:继承。保:担任。
[13]惟七年:当为七年十二月戊辰日。
【译文】
戊辰这天,王在洛邑进行冬祭,向先王报告年事,祭奠文王用了一头红色的牛,祭奠武王也用了一头红色的牛。王命令名逸的作册官宣读册文,向文王、武王汇报周公留守洛邑的事情。助祭的诸侯在杀牲祭祀先王的时候也都到了,王步入太室,举行灌祭。
王命周公继续治理洛邑,让名逸的作册官将这件事告知天下诸侯,这件事发生在十二月。周公留在洛邑继承文王和武王所给予的使命,在成王七年十二月戊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