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吕命穆王训夏赎刑[1],作《吕刑》。
【注释】
[1]吕:吕侯,吕国国君,名字已不可考。命:报告占卜之事。训:申述。赎刑:用财物赎罪。
书序:吕侯向穆王申述夏朝用财物赎罪的法律,史官于是作《吕刑》。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1],耄[2],荒度作刑以诘四方[3]。
【注释】
[1]享国:指在位。百年:意思是说很长久。
[2]耄:年纪大,古时候指的是八十、九十的人。
[3]荒:宽大。度:谋。诘:禁戒。
【译文】
吕侯为相的时候,周穆王在位已经很多年了,年纪已经很大了,仍旧以宽大的谋略来制定刑律禁戒天下。
【原文】
王曰:“若古有训[1]:蚩尤惟始作乱[2],延及于平民[3],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4]。苗民弗用灵[5],制以刑[6],惟作五虐之刑曰法[7]。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8],越兹丽刑[9],并制罔差有辞[10]。
【注释】
[1]若:句首语气词。
[2]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东方九黎族的首领,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后被杀。
[3]延及:波及到,影响到。
[4]寇:侵犯。贼:残害,残杀。鸱义:丧失天良的行为。奸宄:内外作乱。攘:窃取,偷盗。矫虔:诈骗抢劫。
[5]灵:通“令”,政令,命令。
[6]制:制服。
[7]虐:残酷。曰:叫作。
[8]爰:句首语助词。淫:过度。劓:割鼻的刑罚。刵:断耳的刑罚。椓:宫刑。黥:即墨刑,在脸上刻字,染上黑色。
[9]越兹:于是。丽:施行,进行。
[10]并:废弃。制:制度法令。差:选择。有辞:无罪的人。
【译文】
王说:“古时有过教训:蚩尤开始作乱,他的恶劣行为影响到百姓,百姓无不互相侵犯、残杀,做些丧尽天良的事,内外作乱,偷盗、诈骗抢劫。苗民不听从政令,就用刑罚将他们制服,制定五种残酷的刑罚称之为法。杀害无罪的人,开始过度使用劓、刵、椓、黥等刑罚,于是施行杀伐,不依从法律,废弃制度法令不去鉴别有罪无罪的人。
【原文】
“民兴胥渐[1],泯泯棼棼[2],罔中于信[3],以覆诅盟[4]。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5]。上帝监民[6],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7]。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8],报虐以威[9],遏绝苗民[10],无世在下[11]。乃命重黎绝地天通[12],罔有降格[13]。群后之逮在下[14],明明棐常[15],鳏寡无盖[16]。
【注释】
[1]民:指苗民。兴:起。胥:相互。渐:欺诈。
[2]泯泯棼棼:混乱的样子。
[3]于:与,和。信:信用。
[4]覆:败,背,背弃。诅盟:誓约,誓言。
[5]虐威:受虐刑的人。庶戮:众多被侮辱者。方:通“旁”,全、普遍。
[6]监:视,察。
[7]发:散。腥:血腥。
[8]皇帝:颛顼。矜:同情、怜悯。不辜:无罪过的。
[9]报:审判。虐:暴虐。威:威严。
[10]遏绝:制止,断绝。
[11]无世在下:没有后代的下国。世,嗣,后代。
[12]重黎:两个人名。颛顼时,重主管天神,黎主管臣民。绝地天通:断绝民众和天的直接沟通,当时指的是巫术。
[13]格:通“假”,升。
[14]群后:指高辛、尧、舜。逮:相继。
[15]明:显明。棐:辅助。
[16]盖:遮蔽。
【译文】
“苗民相互欺诈,社会一片混乱,没有忠信可言,经常背弃誓言。受虐刑的人和众多被侮辱的人全都向上天申诉自己的冤情。上天视察百姓,没有芬芳的德行,只有散发着血腥的刑罚。颛顼同情那些无辜的被杀戮的人,用威严审判暴虐,制止暴虐的苗民,使他们没有后代。于是命令重、黎二人主持神事,断绝苗民与天的直接沟通,天神和百姓不能升降杂糅了。高辛、尧、舜相继在下,显用显明的人,用常道辅佐治理,无论鳏寡的苦难全都不会被遮蔽了。
【原文】
“皇帝清问下民[1],鳏寡有辞于苗[2]。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3]:伯夷降典[4],折民惟刑[5];禹平水土,主名山川[6];稷降播种[7],农殖嘉谷[8]。三后成功,惟殷于民[9]。士制百姓于刑之中[10],以教祗德。
【注释】
[1]皇帝:指尧舜。清问:明白知道。问,知晓、了解。
[2]辞:指怨言。
[3]三后:三位长官,指伯夷、禹、稷。恤:谨慎。功:事,用作动词,治理。
[4]伯夷:尧帝的大臣。降:颁布。典:法。
[5]折民:审理案件。
[6]主名山川:负责名山大川。
[7]稷:后稷,尧舜时管理农业的官。
[8]殖:种植。嘉谷:粟,后来泛指谷物。
[9]殷:厚。
[10]士:士师。制:治理。百姓:百官。于:以。中:平。
【译文】
“尧舜清楚地知道天下的百姓,就算鳏寡之人也都对苗民的酷刑深有怨言。于是选拔贤能的人,贤能的人所处罚的,百姓都畏服,贤能的人所敬重的,百姓都敬重。于是命令伯夷、禹、稷谨慎地治理百姓:伯夷颁布法典,审理案件依照刑律;禹治理水土,负责治理名山大川;稷教导百姓耕种,努力种植庄稼。伯夷、禹、稷三位成功了,百姓也就越发忠厚了。士师治理百官以公正的刑罚为标准,教导臣民尊重德行。
【原文】
“穆穆在上[1],明明在下[2],灼于四方[3],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4]。典狱[5],非讫于威[6],惟讫于富[7]。敬忌,罔有择言在身[8]。惟克天德[9],自作元命[10],配享在下。”
【注释】
[1]穆穆:恭敬严肃的样子。
[2]明明:努力的样子。
[3]灼:光,照,闪耀。
[4]率:句首语气词。棐彝:辅成教化。
[5]典:主管。
[6]讫:终,结束,完成。
[7]富:仁厚。
[8]择言:败言,坏话,不好的话。择,通“斁”,败。
[9]克:肩负。天德:上天具有的仁爱美德。
[10]元:善。
【译文】
“尧恭敬在上,伯夷、禹、稷努力治事在下,政治修明,光耀四方,没有不勤行德政的,所以可以理解运用中刑的道理,治理百姓辅成教化。主管刑罚的官员,没有在威虐上停止,只在仁厚上停止。必敬必戒,没有说坏话的人。肩负着上天的仁爱美德,自己成就了好命,所以可以配天在下享有官位。”
【原文】
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狱[1],非尔惟作天牧[2]?今尔何监[3]?非时伯夷播刑之迪[4]?其今尔何惩[5]?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6],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7];惟时庶威夺货[8],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9],降咎于苗[10],苗民无辞于罚[11],乃绝厥世。”
【注释】
[1]司政典狱:指的是诸侯。
[2]惟:为。牧:治民,指管理人民的官。
[3]监:视,这里指的是效法。
[4]播:施行。迪:道理。
[5]其:表示反问的语气。惩:惩戒。
[6]匪:不。丽:施行。
[7]观:察,指考察。中:适当。
[8]庶威:极有威势。货:财物、财产。
[9]蠲:除,免,指赦免。
[10]咎:灾难、祸患。
[11]无辞于罚:对惩罚毫无辩解的理由。
【译文】
王说:“唉!各方诸侯们,你们不是为上天治理百姓的吗?现在你们效法什么呢?难道不是伯夷施行刑罚的道理吗?现在你们要用什么作为惩戒呢?正是苗民没有审察狱事的施行,没有选择善良的人,考察五刑的使用是否符合公正的原则;只是任用依仗威势、敛取财物的人,裁定五刑,对无罪的百姓胡乱责罚,上天不能赦免他们,于是降下灾祸给苗民,苗民对惩罚根本没有辩解的理由,于是他们的后嗣被断绝了。”
【原文】
王曰:“呜呼!念之哉[1]!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2]。今尔罔不由慰日勤[3],尔罔或戒不勤。天齐于民[4],俾我一日[5],非终惟终[6],在人。尔尚敬逆天命[7],以奉我一人[8]!虽畏勿畏,虽休勿休[9],惟敬五刑,以成三德[10]。一人有庆[11],兆民赖之[12],其宁惟永[13]。”
【注释】
[1]念:记住。
[2]格:通“嘏”,大。
[3]罔:无。由:用。慰:安慰、抚慰。
[4]齐:整顿,整治。
[5]俾:使掌职。
[6]非:不。终:成。惟:与,和。
[7]尚:当。逆:迎接。
[8]奉:帮助,拥戴。
[9]休:休息。
[10]三德:当指敬顺、正直、勤劳。
[11]庆:善。
[12]兆:数量词,意思是说数目很多。赖:利。
[13]其:代词,在这里是指国家。宁:安宁。惟:乃,就。永:久。
【译文】
王说:“唉!记住这种教训!伯父、伯兄、仲叔、季弟以及年幼子孙们,你们都要听从我的话,这样就可以享有上天所赐予我们的大命了。现在你们没有不自我安慰说已经很勤劳了,你们没有人警戒自己不勤劳。上天治理臣民,使我们暂时掌握了国家的大权。不成和成功,在于人。你们应当恭敬地迎接上天赋予的大命,并以此来辅佐我!即使遇到可怕的事情也不要害怕,即使应该休息了也不要休息,恭敬谨慎地使用五刑,养成敬顺、正直、勤劳的品德。一个人做了好事,万民都会受益,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原文】
王曰:“吁[1]!来,有邦有土[2],告尔祥刑[3]。在今尔安百姓[4],何择,非人[5]?何敬,非刑?何度[6],非及[7]?两造具备[8],师听五辞[9];五辞简孚[10],正于五刑[11];五刑不简,正于五罚[12];五罚不服,正于五过[13]。五过之疵[14]: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15]。其罪惟均[16],其审克之[17]!
【注释】
[1]吁:叹词,相当“唉”。
[2]有邦:指拥有封地的诸侯。有土:有采地的大臣。
[3]祥刑:善用刑法。
[4]安:安定。
[5]人:道德高尚的人。
[6]度:谋划,考虑。
[7]及:应作宜。
[8]两造:也可以说成是两遭,指诉讼的双方,即原告和被告。
[9]师:士师,就是法官。听:考察、审理。五辞:五刑的法律条文。
[10]简:核实,核对。孚:诚信,这里指验证。
[11]正:治,审理。于:以。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
[12]正于五罚:依据罪行的轻重用五等罚金来处理。
[13]五过:五种过失。
[14]疵:弊病、毛病。
[15]官:敬畏官势。反:报恩怨。内:指接受说情。货:索取贿赂,接受贿赂。来:指接受求情,徇私枉法。
[16]其:法官。罪惟均:与犯人同样受到处罚。均,等。
[17]审:慎重。克:同“核”。
【译文】
王说:“唉!来吧,各位诸侯和诸位官员,让我告诉你们善刑。现在你们安定百姓,应该怎么选择呢,难道不是贤德的人吗?要谨慎地对待什么呢,不正是刑罚吗?要考虑什么呢,难道不是要审判公正合理吗?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法官依照五刑的法律条文进行审理;依照五刑的法律条文进行核实和验证,结果与事实相符,就依照五刑进行审理;如果不能依据五刑进行惩处,那么就依据罪行的轻重用五等罚金来处理;如果不能依照用五等罚金来处理,那么就依照五种过失来处理。依照五种过失惩处的弊端是:法官敬畏官势、报恩怨、接受说情、收受贿赂、徇私枉法。法官与犯人同样受到处罚,你们一定要慎重核实啊!
【原文】
“五刑之疑有赦[1],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孚有众[2],惟貌有稽[3]。无简不听[4],具严天威[5]。墨辟疑赦[6],其罚百锾[7],阅实其罪[8]。劓辟疑赦,其罚惟倍[9],阅实其罪。剕辟疑赦[10],其罚倍差[11],阅实其罪。宫辟疑赦[12],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13],其罚千锾,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14],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
【注释】
[1]疑:怀疑。
[2]简孚有众:向广大民众核实查对。
[3]惟貌有稽:审理案件一定要有一起办案的人。貌,治。稽,同。
[4]无简:没有经过核实。听:处理,引申为治罪。
[5]具:全。
[6]墨:即“黥”,五刑之一。辟:罪。疑赦:认为罪有可疑之处的可以从轻处治。
[7]锾:古代重量单位,六两为一锾。
[8]阅:检阅。实:核实。罪:罪行。
[9]惟:为。倍:百锾的一倍,即二百锾。
[10]剕:砍去膝盖骨的刑罚。
[11]倍差:一倍半,也就是五百锾。
[12]宫:宫刑。
[13]大辟:砍头、死刑。
[14]属:指刑罚的条目。
【译文】
“依照五种刑罚去定罪而有怀疑的,可以从轻处治;依照五种刑罚定罪有疑问的,可以从轻处治,但一定要认真考察核实!应该向广大民众核实查对,审理案件的时候一定要有一起办案的人。没有经过核实的不能治罪,应该一同尊敬上天的威严。判处墨刑认为罪有可疑之处的可以从轻处治,罚金为一百锾,要核实罪行。判处劓刑认为罪有可疑之处的可以从轻处治,罚金为二百锾,要核实罪行。判处剕刑认为罪有可疑之处的可以从轻处治,罚金为五百锾,要核实罪行。判处宫刑认为罪有可疑之处的可以从轻处治,罚金为六百锾,要核实罪行。判处大辟认为罪有可疑之处的可以从轻处治,罚金为一千锾,要核实罪行。墨刑刑罚的条目有一千条,劓罚刑罚的条目有一千条,剕罚刑罚的条目有五百条,宫罚刑罚的条目有三百条,大辟刑罚的条目有两百条。五种刑罚的条目一共有三千条。
【原文】
“上下比罪[1],无僭乱辞[2],勿用不行[3],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4],下服[5];下刑适重,上服[6]。轻重诸罚有权[7]。刑罚世轻世重[8],惟齐非齐[9],有伦有要[10]。罚惩非死,人极于病[11]。非佞折狱[12],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13],非从惟从。哀敬折狱[14],明启刑书胥占[15],咸庶中正[16]。其刑其罚,其审克之! 狱成而孚,输而孚[17]。其刑上备[18],有并两刑[19]。”
【注释】
[1]比:比照,对比。
[2]无:通“毋”,不要。僭乱:错乱。僭,差错。辞:供词。
[3]不行:已废除不再使用的法律。
[4]适:适宜。
[5]下服:服减等的轻刑。服,服刑。
[6]上服:服加等的重刑。
[7]权:变,就是变通。
[8]刑罚世轻世重:刑罚的轻重要看具体情况来做出判定。
[9]齐:同,一样。
[10]伦:道理。要:要求。
[11]极:痛苦。
[12]非:不用。佞:佞人,善于巧言欺骗的人。
[13]差:不同的,在这里是指供词的矛盾。
[14]敬:作“矜”,怜悯、同情。
[15]明:公开。启:打开。胥:相。占:揣度。
[16]庶:接近。
[17]输:变更。孚:信。
[18]备:慎,谨慎、慎重。上备:以慎重为上。
[19]有并两刑:合并两种刑罚为一种刑罚执行。
【译文】
“刑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罪,要通过上下比照刑律来,不要错乱供词,不要依照已经废除的法律,应该认真明察,依法核实!上刑宜于减轻的,可以用下刑从轻处治;下刑宜于重刑的,就应用上刑处治。刑罚的轻重都可以变通。刑罚的轻重要看具体情况来做出判定,相同或是不同,都有它的道理与要求。刑罚虽然没有将犯人置于死地,但给受刑罚的人带来比得重病还大的痛苦。不用巧辩的人去审理案件,而让善良的人审理案件,就不会出现不公正合理的情况。认真审察供词的矛盾之处,不服从的犯人也会服从了。应怀着怜悯的心情去审理案件,明白地打开刑书,根据法律条文仔细斟酌,使案件的处理做到公正适当。当刑当罚,要谨慎地核实!要做到案件判决了,人们信服;判决改变了,人们也信服。刑罚以慎重为上,有的时候也可以将两种刑罚合并为一种刑罚执行。”
【原文】
王曰:“呜呼!敬之哉!官伯族姓[1],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有德惟刑。今天相民[2],作配在下[3]。明清于单辞[4],民之乱[5],罔不中听狱之两辞[6],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7]!狱货非宝[8],惟府辜功[9],报以庶尤[10]。永畏惟罚[11],非天不中[12],惟人在命[13]。天罚不极[14],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15]。”
【注释】
[1]官伯:诸侯。族姓:同姓的臣子。
[2]相:扶助,帮助。
[3]配:配合。
[4]明清:明察,仔细地考察。单辞:一面的言辞。
[5]乱:治理。
[6]罔:无。中听:以公正的态度审理案件。两辞: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诉辞。
[7]或:有。私家:私自谋利。
[8]狱货:审理案件时狱吏收受的贿赂。
[9]惟:只。府:取。辜:罪。功:事。
[10]报:判决。尤:罪。
[11]畏:敬畏。
[12]中:公平,公正。
[13]在:终止。命:天命。
[14]极:至。
[15]令政:善政。
【译文】
王说:“唉!要谨慎呀!诸侯国君以及同姓官员们,我说的话你们可要谨慎警戒呀。我重视刑罚,对于百姓有德的也在于刑罚。如今扶助百姓,你们在下面要配合呀。仔细地考察一面之辞,治理百姓,不能不以公正的态度倾听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述辞,不能对原告和被告的述词贪图私利!审理案件时收受贿赂并不是一件好事,那是犯罪的事情,将会被以众人犯罪来论处。永远都要敬畏上天的惩罚,并非天道不公平,是人自己拒绝天命。上天的惩罚没有加到他们身上的话,那么百姓就不能享受善政了。”
【原文】
王曰:“呜呼!嗣孙[1],今往何监?非德?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哲人惟刑[2],无疆之辞[3],属于五极[4],咸中有庆[5]。受王嘉师[6],监于兹祥刑[7]!”
【注释】
[1]嗣孙:后代子孙。
[2]哲:通“折”,治理。
[3]无疆:无穷无尽的。辞:讼辞。
[4]属:合,符合。五极:就是五刑。
[5]中:公平,公正。庆:祥刑。
[6]嘉:善。师:多,指民众。
[7]监:重视,认真对待。
【译文】
王说:“啊!子孙们,从今以后你们该以什么当作鉴戒呢?难道不正是德教吗?对于百姓的案情,都要谨慎明察呀!治理百姓运用刑罚,使无穷无尽的讼词,符合五种刑罚,都可以公平适当就有奖励。你们接受治理我的善良的百姓,一定要认真对待祥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