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是地,乾是天。乾德如天高,坤德似地厚。乾德性豪壮,坤德品坚贞。乾德山难撼,坤德可海涵。坤德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基本美德。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乾德,甚至可以说是乾德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坤德为何如此重要?从宇宙演化、万物化生的全息观照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正有反,有动有静,有白有黑,有主有次,有生有亡,有长有消,有张有弛,有美有丑,有亏有盈,正是世界得以存在、万物得以生息的原因。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就每个生命主体而言,首先应该发挥乾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否则个人以至社会的生机就会窒息。从卦理看,六十四卦都要以乾卦为主卦,三百八十六爻都要以“飞龙”为主爻,各卦自身也只能以一爻为主。而如果用系统观来考察易理,那么在母系统之中,子系统里的飞龙,只不过是更大母系统里主卦主爻的一个配角,一个“利见大人”的下属。所以,不论是在易理卦象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要看到,唱主角的只是少数,多数人都要唱配角。如果人人都要唱主角,而不唱配角,则天下大乱,万事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修养坤德,培养自己甘当配角,当好配角的高尚品德,是为人做事的更基本的需要。
䷁ 坤[1] 元亨,利牝马[2]之贞。君子有攸[3]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4]。东北丧朋。安[5]贞[6]吉。
【注释】
[1]坤:卦名。卦义:地,柔性,阴性,顺从,柔顺,安静等。
[2]牝马:母马。
[3]攸:所。
[4]朋:殷周以海贝作货币,十贝一串,就叫一朋。因此朋可代指财产、收益。
[5]安:平安。
[6]贞:占卜。
【译文】
坤卦象征地,具有伟大的、元始亨通的德性,像雌马一样守持正固是最有利的。君子有所往求,如果遇事争先居首则会迷失方向,如果跟随人后,就会找到主人,因而获得利益。往西南方可以获得可观收获,往东北方将受到损失。卜问是否平安,结果是吉祥。
《彖》曰:至哉坤[1]元[2],万物资[3]生,乃顺承[4]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5]光大,品物[6]咸[7]亨[8]。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9]。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10]地无疆。
【注释】
[1]坤:这里的主要意义是大地,代表阴。
[2]元:始,最初的元气。
[3]资:取给,依赖。
[4]承:承奉,承受。
[5]弘:宏大。
[6]品物:众多,各种事物,犹言万物。
[7]咸:皆,都。
[8]亨:通,顺利。
[9]贞:纯正。
[10]应:适应。
【译文】
《彖传》说:广阔无垠的大地啊,是生成万物的根源!万物都靠它而成长,它柔顺地秉承天道的法则。大地深厚且载育着万物,它的功德广阔无穷。它含藏了弘博、光明、远大的功能,使万物都顺利地成长。雌马属地上走兽,具有在大地上无限奔驰的能力,它的性情柔顺、祥和,有利于守持正道。君子应当效法这种品德而行动,如果遇事争先居首就会迷失方向,如果跟在人后顺随大势就能找到常规。往西南方向可以得到利益,是因为与同类同行;往东北方向将有所损失,尽管如此,但最终结果仍然有吉庆。安顺并且守持正固的行动将会是吉祥的,因为它应合了大地广阔无垠的柔顺之德。
《象》曰:地势,坤[1]。君子以厚德载物。
【注释】
[1]坤:顺。
【译文】
《象传》说:坤卦象征大地顺承的特征。君子应当效法大地宽厚、和顺的德性,容载万物。
初六 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1]霜坚冰,阴始凝[2]也。驯[3]致其道,至坚冰也。
【注释】
[1]履:踏过,走过。
[2]阴始凝:阴气开始凝聚。
[3]驯:驯服。
【译文】
初六,当踩到地面上的薄霜时,便可知道结坚冰的寒冬要到了。
《象传》说:当踩到地面上的薄霜时,便可知道结坚冰的寒冬要到了。这是指阴气开始凝聚,按自然规律,冰雪寒冬将至了。
六二 直方大[1],不习[2]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3],“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4]也。
【注释】
[1]直方大:这句爻辞,要当做遁卦来理解。
[2]习:熟习。
[3]动:行动。
[4]光:光大。
【译文】
六二,大地是正直、端方、宏大的,一个人具备了这样的德性,即使不熟习的地方也不会不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指引的行动,趋向正直端方。“不熟习也不会不利”,是由大地法则的光明伟大决定的。
六三 含章[1]可贞[2]。或从[3]王事[4],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5]也。“或从王事”,知[6]光大也。
【注释】
[1]章:彰,文采。
[2]贞:纯正。
[3]从:从事。
[4]王事:君王的政事。
[5]发:发扬,表现。
[6]知:通“智”,智慧、才能。
【译文】
六三,蕴含美好的内涵,可以守持正固。若能辅助君王的事业,则虽无成就,却将取得好的结果。
《象传》说:“蕴含美好的内涵,可以守持正固”,指要把握时机发挥作用。“若能辅助君王的事业”,指智慧的光明远大,知道自己该如何将才能发挥。
六四 括[1]囊[2],无咎无誉[3]。
《象》曰:“括囊无咎”,慎[4]不害也。
【注释】
[1]括:结扎,捆束。
[2]囊:袋子。
[3]无咎无誉:有坎说“咎”,有离说“誉”。
[4]慎:通“顺”,顺从,顺应。
【译文】
六四,将口袋收紧,虽然得不到赞誉,但可免遭灾难。
《象传》说:“将口袋收紧可免遭灾难”,是指应当收敛,谨言慎行才会免遭祸患。
六五 黄裳[1],元[2]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3]在中也。
【注释】
[1]裳:裙子。
[2]元:大。
[3]文:文饰,此处比喻人的美德。
【译文】
六五,黄色的衣裳,会有吉祥。
《象传》说:“黄色的衣裳,会有吉祥”,是指应以温文之美德守持中道。
上六 龙战[1]于野,其血玄[2]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注释】
[1]战:解卦专用词。
[2]玄:黑色。
【译文】
上六,龙在旷野里战斗,流出黑黄色的血。
《象传》说:“龙在旷野里战斗”,表示已经处于穷途末路。
用[1]六 利永[2]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注释】
[1]用:《帛书周易》作“迥”,通达的意思。
[2]永:水流长,长久。
【译文】
用“六”数,有利于永久守持正固。
《象传》说:“用六数永久守持正固”,说明人只要永远刚正不阿,就能实现远大目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1],后得主[2]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3]。坤道其顺[4]乎,承天而时行。
【注释】
[1]方:方正,规矩。
[2]主:主持。
[3]光:光大。
[4]顺:柔顺。
【译文】
《文言》说:大地的德性是极为柔顺的,但变动时则显示出刚强;虽然极为安静,但柔美的品德却是方正的。尽管是后一步来主持万物生长,却自有一定的规律,能包容万物并使其生长光大。大地的法则是多么的柔顺啊!它秉承天的意志而顺时运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臣弑[2]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3]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4]也。
【注释】
[1]殃:祸殃。
[2]弑:下级杀上级,晚辈杀长辈叫“弑”。
[3]辩:辨别。
[4]顺:沿着顺序。
【译文】
修积善行的人家,必定有很多吉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会留下很多的殃祸。凡是臣下杀死君王,儿子刺杀父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偶然产生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演变而成的,是由于君王父亲们没能早日洞察处理。《周易》说:“踩到地面上的薄霜便可知道冰雪寒冬要到了。”那是说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直”其[1]正[2]也,“方”其义[3]也。君子敬以直[4]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5]大[6],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注释】
[1]其:是其,乃是。
[2]正:正直,纯正。
[3]义:正义。
[4]直:正直。
[5]方:端方。
[6]大:宏大。
【译文】
“直”是说为人应品性纯正,“方”是指办事应合乎理义。君子以恭敬慎重的态度作为内心的正直准则;以合乎理义的行为处理外界事务。只要做到恭敬的态度和合适地处事,就能广布美德,得到众人的信任和支持。所以说,“只要能做到正直、端方、宏大,哪怕不熟习也不会不利”,这样他对自己的立身行事就不会有什么疑惑不定了。
阴[1]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2]敢成[3]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4],而代有终也。
【注释】
[1]阴:柔。
[2]弗:不。
[3]成:成功。
[4]无成:没有成功。
【译文】
阴柔固然是美德,但要含蓄隐藏,用以辅助君王的事业时,不可以居功。这是大地的法则,为妻的原则,称臣的原则。地道顺天道的法则表明了有成就而不居功,实际上是在时序的交替中继续天道使事达到预期效果。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1],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注释】
[1]四支:四肢,手足。
【译文】
天地的自然变化,使一切草木茂盛繁衍。如果天地闭塞昏暗,那贤人能士都会隐退避世。《周易》说:“将口袋收紧,虽然得不到赞誉,却可免遭灾难。”这是在说要谨慎处世的道理。君子应当具有黄色中和的美好品德,通情达理,应使自己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将这种美德蕴存于心,自然会畅达于四肢,从而发展于事业,便达到了美的极致。
阴疑于阳,必战[1],为其嫌[2]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3]也,故称血[4]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5]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1]阴疑于阳,必战:疑,通“拟”,比拟,相似。这是指上六的“龙战于野”。上六是阴达于极盛的标志(坤卦六爻全阴,上六是最后最高的阴爻),故与阳势均力敌,不再顺从于阳,则必然发生斗争,所以说“阴疑于阳,必‘战’”。
[2]嫌:疑。
[3]类:指本来属于阴的一类。
[4]血:气为阳,血为阴。
[5]杂:指颜色混杂。
【译文】
阴达极盛近似于阳时,必会引起争战。这是因为阴气发展达于极盛,好像阳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上六爻辞称龙;而阴并不曾离开同类,所以上六爻辞中又称代表阴柔之血。所谓天地玄黄,是指天地争战中混合的色象:天为青苍的黑色,而地本来就是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