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接泰卦之后而来,其卦象为坤下乾上,恰与乾下坤上的泰卦相反,意义也互相对立。所以如此排列二者的卦序,是因为易家认为:事物不可能永远和泰畅达,所以接着“泰”的就是表示阻滞不通的否卦。如果说,泰卦表示天地相交,万物相通,世道昌盛;那么否卦则表示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世道衰落。泰极否来,否极泰来,是《易经》的重要哲学思想。其意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将必然发生向对立方向的质的变化,如静变动,塞变通,坏变好,乱变治,战变和,敌变友,野蛮变文明,沧海变桑田,深谷变高陵,等等。否泰相倾,盈缩递运,乾坤运转,否终泰来的自然变化和社会进化,绝非易家的空话臆想,而是有地球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事实作根据的。从“否”的本义看,均有非议、贬斥、坏、恶、穷与不通诸义,内含的都是否定之义。但从易家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出发点看,其所否定的只能是反面的东西。因此可以推出,易家的否之德,即否德,绝不是对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对非德的否定。这也就是说,易家的否德,正是否非立正之德。

䷋  否[1] 否之匪[2]人,不利君子贞[3],大往小来[4]。

【注释】

[1]否:闭塞不通。

[2]匪:通“非”。

[3]贞:占卜。

[4]大往小来:这是以否卦的卦象为说的。否卦是下坤上乾,与泰卦正好相反。乾是外卦,往外,又是纯阳之卦,表示大,可以说“大往”;坤是内卦,向内,又是纯阴之卦,表示小,所以说“小来”。

【译文】

否卦象征闭塞黑暗:闭塞黑暗的局面下小人甚多,不利于君子占卜。此时的卦象是乾刚往外走,阴柔往里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1]也。内[2]阴而外[3]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注释】

[1]无邦:没有国家。

[2]内:表示进入、增长。

[3]外:表示外出、减少。

【译文】

《彖传》说:“闭塞黑暗的世道小人甚多,不利于君子占卜。此时卦象是乾刚向外走,阴柔往里来。”这说明了天地阴阳互不交合,万物的生养没能畅通,君臣上下不能互相沟通,天下离异难成邦国。本卦的卦象内阴柔而外阳刚,内柔顺而外刚健,内为小人而外是君子。这表明了小人之道渐长,君子之道渐消。

否卦图

否卦与泰卦相反,阐明事物闭塞不通的道理。否卦是泰卦的综卦,下坤上乾,乾为天,坤为地,天在地上。阳刚之气上行,阴柔之气下降,天地不交,这是违背常理的,并且是行不通的,所以本卦被命名为「否」。

《象》曰:天地不交[1],否。君子以俭[2]德辟[3]难,不可荣以禄。

【注释】

[1]天地不交:乾天本在上,坤地本在下,否卦原样不动,阴阳二气不能交汇生物,因而说“天地不交”。

[2]俭:约束,收敛。

[3]辟:通“避”,避免,防止。

【译文】

《象传》说:天地阴阳不相交合,象征着闭塞黑暗。此时君子应有鉴于此,收敛自约以避免灾难,不可以被荣华富贵所诱惑。

初六 拔茅茹[1],以其汇[2],贞[3]吉。亨[4]。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注释】

[1]茅茹:根部连结的茅草。

[2]汇:类,同类。

[3]贞:正。

[4]亨:通顺。

【译文】

初六,拔起茅草,根系牵连,是由于同类汇聚相互牵动,坚守正道可获吉祥,亨通顺利。

《象传》说:“拔起茅草,坚守正道可获吉祥”,说明除去小人意在保存君主。

六二 包[1]承[2],小人吉,大人否[3],亨[4]。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注释】

[1]包:包容,接受。

[2]承:奉承。

[3]否:不。

[4]亨:顺。

【译文】

六二,接受奉承,对小人来说是吉祥的;君主必须不予接受,方可获得亨通顺利。

《象传》说:“君主不予接受奉承,方可获得亨通顺利”,说明不要被小人的声势扰乱了意志。

六三 包羞[1]。

《象》曰:“包羞”,位不当[2]也。

【注释】

[1]羞:羞辱。

[2]位不当:这是以六三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三是以阴爻居于阳位,所以是“位不当”。下面的九五是以阳爻居于阳位,所以是“位正当”。

【译文】

六三,包容别人对自己的羞辱。

《象传》说:“包容别人对自己的羞辱”,说明居位与为人已经不相称了。

九四 有命[1],无咎[2]。畴[3]离[4]祉[5]。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注释】

[1]命:天命。

[2]咎:灾祸。

[3]畴:类,同类。

[4]离:通“丽”,附着,连结在一起。

[5]祉:福祉。这里转喻祈求福祉的场所。

【译文】

九四,奉行天命没有祸害,让相关同类一道得到福祉。

《象传》说:“奉行天命没有祸害”,说明可以施行志向而不受阻碍。

九五 休[1]否[2],大人吉,其[3]亡[4],其亡,系[5]于苞桑[6]。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注释】

[1]休:休止,停止。

[2]否:闭塞不通。

[3]其:将。

[4]亡:灭亡,危险。

[5]系:结,捆绑。

[6]苞桑:丛生的桑树。

【译文】

九五,闭塞黑暗的局面停止,贵族王公可以获得吉祥。危险啊,危险,时刻警惕仍然存在危险,这样才能像丛生的桑树一样坚固安全。

《象传》说:“贵族王公可以获得吉祥”,具体是指他居位正当。

上九 倾[1]否[2],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注释】

[1]倾:倾覆。

[2]否:闭塞不通。

【译文】

上九,已致闭塞黑暗的极点,必然倾覆,起先犹有闭塞,最终通泰欢喜。

《象传》说:否运闭达到极点时,必然招致倾覆,怎么会长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