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畜”,是山中有天、无所不容的卦象。

中国易家以东方哲人的智慧,辩证对待畜与止、静与动的关系。在大自然里,常可见到水在流动中先畜止于洼处,再漫出洼地继续奔流的现象。而在易家的思维看来,大畜的卦象正是如此。乾下艮上,山上天下,天虽大而虚空,山虽小而坚实。天性向上,山势压下,组成了一对前进与畜止的矛盾。要打开这个死结,改变天受制于山的被动局面,既不可停滞也不宜冒进,易家解决矛盾的办法是止而畜,畜而强,最终冲破山的重压,如熔岩喷出火山而后止。这种畜而后动,寓进于畜,欲动先止,止而后动的哲学易理,是相当高深的。

正如人所能蓄积的才力、财力和美德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世界却是无限的一样,只要有大畜万物的海量、日新其德的毅力,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和为人类服务的精神,不惧山险路艰,健而不躁,学而不止,畜而不息,勇于登攀,那么再高的险峰,再大的困难也终究能克服。

这就是畜止涵容之德,也就是“大畜之德”给人的丰富启示。从大畜之卦的爻位时段看,其所弘扬的这一卦德是贯穿始终的。

䷙  大畜[1] 利贞。不家食[2],吉。利涉大川。

【注释】

[1]大畜:卦名。卦义:丰厚的积累,畜大德,畜颐养等。

[2]不家食:不在家中进食,亦即出外谋生之意。

【译文】

大畜卦象征大为蓄积:利于坚守正道,外出谋生,吉祥,利于涉越大江巨流。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1],日新[2]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3],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4]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注释】

[1]刚健笃实辉光:大畜卦,上艮为山,其体坚厚,下乾为健,因而说“刚健笃实”;三至上互大离,离为日,因而说“辉光”。

[2]日新:一天新于一天。

[3]能止健:这也是以卦象为说的。乾表刚健,艮表静止,所以说“能止健”。

[4]养贤:指国家尚贤而能容纳广大的人才。

【译文】

《彖传》说:大畜具有刚健笃实的美德,因而光辉焕发,他的这种美德日新月异。阳刚居上而崇尚贤能的人,能蓄积刚健者,这是天下最大的正理。“外出谋生,吉祥”,说明国君尚贤养贤。“利于涉越大江巨流”,说明行动顺应天理。

《象》曰:天在山中[1],大畜。君子以多识[2]前言往行,以畜[3]其德。

【注释】

[1]天在山中:大畜卦,下乾为天,上艮为山,因而说“天在山中”。

[2]识:记住。

[3]畜:通“蓄”。

【译文】

《象传》说:天包藏在山中,是大有蓄积的象征。君子效法此种精神,多多记取前贤的嘉言和善行,从而蓄积自己的道德学问。

初九 有厉[1],利已[2]。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注释】

[1]厉:厉害,危害。

[2]已:停止,完结。

【译文】

初九,有危险,停滞不前才有利。

《象传》说:“有危险,停滞不前才有利”,是说不要冒险前行。

九二 舆[1]说[2]輹[3]。

《象》曰:“舆说輹”,中[4]无尤[5]也。

【注释】

[1]舆:车厢。

[2]说:通“脱”。

[3]輹:古代木制车辆在车箱之下卡住车轴的曲形部件,上联车连,下接车轴,形如伏于车轴之兔,所以通常叫做伏兔。

[4]中:中正。

[5]尤:过失,怨恨。

【译文】

九二,车子与轮脱离。

《象传》说:“车子与轮脱离”,说明行动合于中正,能够及时停止,故而不会有过失。

九三 良马逐[1]。利艰贞。日[2]闲[3]舆[4]卫[5]。利有攸往[6]。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7]也。

【注释】

[1]逐:奔驰而去。

[2]日:每日。

[3]闲:习,学习训练。

[4]舆:驾车。

[5]卫:护卫。

[6]有攸往:有所往,有所作为。

[7]上合志:合上志,符合上天的意志。

【译文】

九三,良马驰逐,利于警觉艰险,守持正固;每日训练车马防卫,有利于往前进发。

《象传》说:“有利于往前进发”,说明与上天的意志相合。

六四 童牛[1]之牿[2],元[3]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注释】

[1]童牛:牛犊。

[2]牿:在牛角上所加的一根横木,用以防止牛用牛角伤人。

[3]元:大。

【译文】

六四,绑缚在初生头犊牛角上的木牿,至为吉祥。

《象传》说:六四“至为吉祥”,说明本就有得喜庆。

六五 豮豕[1]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注释】

[1]豮豕:阉割过的公猪。

【译文】

六五,阉割过的公猪的牙齿,吉祥。

《象传》说:六五所说的吉祥,表明有喜庆。

上九 何天之衢[1]。亨[2]。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注释】

[1]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2]亨:通顺。

【译文】

上九,像天空一样通行无阻的大道,亨通顺利。

《象传》说:“像天空一样通行无阻的大道”,说明上九的蓄德之道大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