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卦序,天下万物不可以始终隐藏遁避,所以接着遯卦的为大壮卦。“大壮”即阳气大壮之义。它是十二消息卦的二月卦,紧接着三阳开泰的一月泰卦之后,是阳爻逐渐增长为四,阴爻逐渐退缩为二,形成了乾下震上、雷天大壮的可喜构局,真可谓:天上雷动声威壮,地下万物阳气足,朗朗乾坤澄玉宇,歪风邪气顿时除,体现出一派阳气充盛的大好景象。
大壮时期是正道大行于世,形势向好的一面演变的时期,这种时候,易家的主张尤重壮德,即适度壮大武力,遵循正道,亦即后来儒家发展为“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礼德。中国向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的道德化和规范化,是中国步入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如果人幼不学礼,大不知礼,那他不是无知文盲,就是不开化的野蛮人。归根结底,所谓礼,亦即文明规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和象征。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礼仪则不成文明世界。易家早在人类思壮好强、尚武崇力的古代,就提出了修壮德-即武德礼德,促精神文明建设的远见,这真是中华民族关于两个文明不可偏废的最早阐发。
䷡ 大壮[1] 利贞。
【注释】
[1]大壮:卦名。卦义:大者壮,威力强大,声势壮大,盛气威严,大壮则止,壮伤,夷壮等。
【译文】
大壮卦象征强盛,有利于坚守正道。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1],故壮。大壮“利贞[2]”,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注释】
[1]刚以动:大壮卦,下乾刚,上震动,因而说“刚以动”。以,而。
[2]贞:纯正。
【译文】
《彖传》说:大壮是指刚大而强盛,刚健而有行动,所以说强盛。“强盛,有利于坚守正道”,是说刚大者还必须端正守中。正直而且刚大,就能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
《象》曰:雷在天上[1],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2]。
【注释】
[1]雷在天上:大壮卦,上震为雷,下乾为天,因而说“雷在天上”。
[2]履:践行。
【译文】
《象传》说:雷在天上轰隆作响,象征声势浩大。君子应效法于此,不合礼仪的事不干。
初九 壮于趾[1]。征[2]凶,有,孚[3]。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注释】
[1]趾:脚趾。
[2]征:行。
[3]孚:诚信。有孚就是必然的意思。
【译文】
初九,只是脚趾强壮,往前进发会有凶险,这是毫无疑问的。
《象传》说:“只是脚趾强壮”,贸然前进,当然无路可走。
九二 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1]也。
【注释】
[1]中:中正。九二位居下卦之中位,所以有中正的象征。
【译文】
九二,坚守正道定获吉祥。
《象传》说:九二“坚守正道定获吉祥”,因为居处中正,修养正德。
九三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1]。贞厉[2]。羝羊[3]触藩[4],羸[5]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也。
【注释】
[1]罔:无。
[2]厉:厉害,危险。
[3]羝羊:公羊。
[4]藩:篱笆。
[5]羸:通作累,拘系。
【译文】
九三,小人捕兽凭气力,君子捕兽靠网罗。这么做很危险。公羊用角冲撞藩篱,角被缠挂住而进退不得。
《象传》说:小人捕兽凭气力,君子捕兽靠网罗。
九四 贞吉,悔亡[1]。藩决[2]不羸[3],壮[4]于大舆[5]之輹[6]。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注释】
[1]亡:消失。
[2]决:冲破。
[3]羸:同本卦九三爻注。
[4]壮:强壮,引申为使用强壮的力量。
[5]舆:车。
[6]輹:通“辐”,车轮上的辐条。
【译文】
九四,保持正道可获吉祥,悔恨消亡。就像藩篱被闯开了一个缺口,羊角没被缠挂,又如大车的轮辐坚固耐用。
《象传》说:“藩篱被闯开了一个缺口,羊角没被缠挂”,说明要勇于往前进取。
六五 丧[1]羊于易[2]。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3]也。
【注释】
[1]丧:遗失,跑掉。
[2]易:通作埸(亦音易),疆界,边地,田畴。
[3]位不当:这是以六五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五以阴爻居于阳位,所以说“位不当”。
【译文】
六五,在田畔遗丧了羊,无须悔恨。
《象传》说:“在田畔遗丧了羊”,说明自己居位不正当。
上六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1],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2]也。“艰则吉”,咎[3]不长也。
【注释】
[1]遂:前进,前往。
[2]详:审时度势,仔细考虑。
[3]咎:灾祸。
【译文】
上六,公羊猛撞藩篱,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没有什么利益,但只要艰苦奋斗便可获吉祥。
《象传》说:“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说明它处事不慎,“只要艰苦奋斗便可获吉祥”,说明灾咎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