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炎炎向上烧,水泽茫茫向下流。这在自然界并不罕见,是一种事物在矛盾和运动的发展中,所出现的背道而驰的睽违乖异现象,用易家的卦象思维来描绘,就是兑下离上,即泽下火上。由于睽与合反,阴阳不调,事理不顺,故此卦辞认为,“违背不合的时候,只宜做些小事,方可获吉。”

将《象传》的“睽:君子以同而异”,理解为修养求同存异的品德-睽德,是有哲学根据的。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界,差异和相违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如动植物的类别、个体的强弱、活动的范围与相生相克,社会界的国家、民族、阶级、阶层、集团和党派的利益不同,等等。有的人因其不同而过于强调其相异的一面,反对求同的可能,非要斗个你死我活方才罢休,其实这么做并不聪明,而且十分有害。

要而言之,要想办事成功,就要学会求同存异而不是党同伐异,就需要修好睽德-善于处理和化解矛盾之德,善于团结一切人,包括反对过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那些人,抓住事物异中有同,可以归类划别的本质一面,以德报怨,以同而异,共求进步。

睽[1] 小事吉。

【注释】

[1]睽:卦名。目不相视,乖异,背离、对立等。

【译文】

睽卦象征乖离,小事吉利。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1]。二女同居[2],其志不同行[3]。说而丽乎明[4],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5],是以“小事吉”。天地睽[6]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7]大矣哉。

【注释】

[1]火动而上,泽动而下:睽卦上离下兑,因而说“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2]二女同居: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三至五互坎,二女同嫁一夫,因而说“二女同居”。

[3]其志不同行:离火燃上,泽水流下,因而说“其志不同行”。

[4]说而丽乎明:下兑“悦”,上离“丽明”,因而说“说而丽乎明”。说,同“悦”。

[5]得中而应乎刚:六五柔居上卦之中,九二刚居下卦之中,二五得中,相应为和,因而说“得中而应乎刚”。

[6]睽:乖离、对立、相反。

[7]时用:最佳时期的应用。

【译文】

《彖传》说:乖离,就像火焰燃烧往上,水泽流动下浸,又像两个女子共事一夫,其势必妒,志不相投。下卦和悦地附丽于上卦离的光明,阴爻柔顺求进向上直行,得居中正地位而与阳刚者呼应,因此说“小事吉利”。天和地相乖离,但生育万物的事理却相同。男人和女人大不一样,但交感求合的心志相通,天下万物的形态各异,但禀受天地阴阳气质的心志却相类似。乖离之时有待施用的范围是多么广大啊!

《象》曰:上火下泽[1],睽。君子以同而异。

【注释】

[1]上火下泽:睽卦,上离为火,下兑为泽,故曰“上火下泽”。

【译文】

《象传》说:上为火下为泽,互相违背,象征着乖离。君子应效法于此,求大同而存小异。

初九 悔亡[1],丧[2]马,勿逐[3],自复[4]。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5]“咎”也。

【注释】

[1]亡:消失。

[2]丧:丢失,跑掉。

[3]逐:追。

[4]复:返回。

[5]辟:通“避”,避免。

【译文】

初九,悔恨可以消亡,丢失马匹,不必追寻,它自己会返回。途中见到恶人,也不会有灾祸。

《象传》说:“遇见恶人”,是避免灾祸的方法。

九二 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1]也。

【注释】

[1]失道:走失道路。

【译文】

九二,在小巷中邂逅主人,没有灾难。

《象传》说:“在小巷中邂逅主人”,说明并没有违背正道。

六三 见舆曳[1],其牛掣[2],其人天[3]且劓[4]。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5]。“无初有终”,遇刚也[6]。

【注释】

[1]曳:拖,拉。

[2]掣:牵引。

[3]天:这里是指在额头割开口子的一种刑罚。

[4]劓:割去鼻子的一种刑罚。

[5]位不当也:这是以六三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三以阴爻居阳位,所以说“位不当也”。

[6]遇刚也:六三乃下卦的上位,与上卦的上位上九相应,上九是阳爻,所以说是“遇刚也”。

【译文】

六三,看见牛车被拖曳难行,驾车的牛被阻掣住,是一个遭刺额削鼻的人干的,起初不利,但最后可得善终。

《象传》说:“看见牛车被拖曳难行”,说明居位不适当。“起初不利,但最后可得善终”,说明得到了强者的帮助。

九四 睽孤[1],遇元[2]夫[3],交孚[4]。厉[5],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注释】

[1]睽孤:乖离而独处的意思。

[2]元:大。

[3]夫:男子。

[4]孚:诚信。

[5]厉:危险。

【译文】

九四,乖离之时孤立无援,后遇阳刚的大丈夫,彼此以诚相待,虽有危险,便终无灾难。

《象传》说:“彼此以诚相待,故终无过错”,说明能施行自己的意志。

六五 悔亡,厥[1]宗[2]噬[3]肤[4]。往[5],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注释】

[1]厥:其。

[2]宗:同族之人。

[3]噬:吃。

[4]肤:软肉。

[5]往:前进。

【译文】

六五,悔恨消亡,与其宗族亲者的关系就如咬柔软的肉一般和顺,往前进发,又有什么过错呢?

《象传》曰:“与其宗亲的关系如咬柔软的肉一般和顺”,说明前往必有喜庆。

上九 睽孤,见豕负涂[1],载鬼一车。先张之弧[2],后说[3]之弧。匪[4]寇[5],婚媾[6]。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7]也。

【注释】

[1]负涂:背上涂着泥污。

[2]弧:弓。

[3]说:通“脱”。

[4]匪:通“非”。

[5]寇:盗寇。

[6]婚媾:结婚。

[7]群疑亡也:各种疑问都消除了。

【译文】

上九,乖离至极孤独无援,犹如见肥猪满身泥巴,又像看见一辆大车满载鬼怪,起初张弓欲射,后又迟疑将弓放下。原来不是草寇,而是求婚者。往前走,遇雨则可获吉祥。

《象传》说:“遇雨吉祥”,说明种种疑惑都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