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所造成的巨大力量的破坏性释放,无论是自然界的大地震,还是社会中的大震荡,都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周期性现象。对于自然和社会发生的各类大震荡,一般人若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通常会很难适应,甚至惊恐不安。易家则不然。由于早已掌握了自然、社会由震而定、由乱而治的演变规律,所以易家对大自然的雷霆震怒,以及人类社会的大碰撞、大震荡等现象,均采取静观促变的态度。
从卦辞的主旨,以及《彖传》、《象传》的发挥看,易家对雷震现象进行了卦象思维后,采取的是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客观态度,既不充耳不闻,假作镇定而形同木偶,也不惊慌失色,一味恐惧害怕而手足无措;而是主张将闻雷后自然发生的心理恐惧转化为自觉的震德修养,由远及近,从做好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自己临乱不惊、镇定从容的长者气质和风度,为即将担当的大任做好人格和心理准备。【题解后】
震[1] 亨,震[2]来虩虩[3],笑言哑哑[4]。震惊百里,不丧[5]匕鬯[6]。
【注释】
[1]震:卦名。卦义:震动,震荡,震撼,震悚,震惊,震慑,震怒,雷厉等。
[2]震:雷震。
[3]虩虩:恐惧的样子。
[4]哑哑:笑声。
[5]丧:失落。
[6]匕鬯:匕,勺子、羹匙。鬯,用黍与香草酿成的酒,祭祀时多用此酒。匕鬯代指宗庙祭祀。
【译文】
震卦象征震动,亨通顺利。雷电袭来万物恐惧,然后戒惧慎行遂能谈笑自若,雷声惊动百里,而祭主却没有被惊吓致失落手中的酒匙。
震卦,是象征大地的坤卦,由最下方发生一阳,使大地震动;也有阴阳交合,发生雷电;又有纯阴的母亲的坤卦,与纯阳的父亲的乾卦,首次交媾得子的形象。所以,象征地震、雷震、震撼、震动,或长子。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1]社稷[2],以为祭主也。
【注释】
[1]宗庙:祭祀祖宗的庙宇或场所。
[2]社稷:古代称土地之神为社,谷物之神为稷。祭土地神的坛台也叫社,祭谷物神的坛台也叫稷。古人认为社和稷是最重要的祭祀场所,所以以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或代称。
【译文】
《彖传》说:震动可致亨通顺利。“雷电袭来万物惶恐惊惧”,说明恐惧而戒备能带来福泽。“戒惧慎行遂能谈笑自若”,说明警惧之后就能防患于未然。“雷声惊动百里”,以致远近都震惊恐惧,防患于未然。“不丧匕鬯”,继承大业的长子能做到如此,说明他出来能够长守宗庙社稷的安危,成为祭祀典礼的主持人。
《象》曰:洊雷[1],震。君子以恐惧修省[2]。
【注释】
[1]洊雷:洊,再、重。洊雷,震卦,上下都是震,因而说“洊雷”。
[2]省:反省。
【译文】
《象传》说:接连不断的轰轰震雷,象征震动。君子当效法于此,心怀惊惧,自我修身反省。
初九 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1]。
【注释】
[1]见本卦的卦辞与《彖辞》注。
【译文】
初九,雷电袭来万物恐惧,然后戒惧慎行遂能谈笑自若,可获吉祥。
《象传》说:“雷电袭来万物恐惧”,说明恐惧而戒备能带来福泽。“戒惧慎行遂能谈笑自若”,说明恐惧能使其拥有做事的准则。
六二 震来厉[1],亿丧[2]贝[3],跻[4]于九陵[5]。勿逐,七日得。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注释】
[1]厉:危险。
[2]丧:失去。
[3]贝:殷周以贝为货币,这里以贝代表钱财。
[4]跻:登。
[5]九陵:形容其高峻的地方。
【译文】
六二,震动骤至,有危险。大大地丧失财帛,应当登上高峻的九陵高山以远避。不要去追索,七天后将失而复得。
《象传》说:“震动骤至,有危险”,说明性本柔弱却偏乘凌在阳刚之上。
六三 震苏苏[1]。震行,无眚[2]。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注释】
[1]苏苏:恐惧的样子。
[2]眚:灾祸。
【译文】
六三,震动之时恐惧不安。因雷动而谨慎前行将不遭祸患。
《象传》说:“震动之时恐惧不安”,说明阴居阳位,位置不妥当。
九四 震遂[1]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2]也。
【注释】
[1]遂:通“坠”,坠落。
[2]光:光大。
【译文】
九四,震动之时惊落泥淖。
《象传》说:“震动之时惊落泥淖”,说明阳刚之德没能发扬光大。
六五 震往来厉[1]。亿无丧[2]有事。
《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3],大“无丧”也。
【注释】
[1]厉:危险。
[2]丧:失掉。
[3]中:中正,中庸。
【译文】
六五,震动之时上下来往行动有危险。万无一失,长保祭祀盛事。
《象传》说:“震动之时上下来往行动有危险”,说明谋事在中正之位,中允无偏,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上六 震索索[1],视矍矍[2],征[3]凶。震不于其躬[4],于其邻。无咎,婚媾[5]有言。
《象》曰:“震索索”,未得中[6]也。虽“凶”无咎,畏邻戒[7]也。
【注释】
[1]索索:恐惧而战栗的样子。
[2]视矍矍:惊惶而视线不定的样子。
[3]征:出行。
[4]躬:自身。
[5]婚媾:姻眷,亲戚。
[6]未得中:这是以上六的爻位为说的。上六居于最上位,未在中位,所以说“未得中”。
[7]戒:戒备。
【译文】
上六,震动之时畏畏缩缩,两目惶恐不安,若行动,则会有凶险。震动还没波及自身,而只是波及近邻时,没有灾难,婚媾将导致闲言。
《象传》说:“震动之时畏畏缩缩”,说明上六未修得中正之德。虽然凶险,但没遭灾难,是因为畏惧近邻所受的震惊而心存戒备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