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规律,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易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量变与质变规律的现代哲学概念,却早已经知道量变的道理,这就是“渐”变。渐变就是量变,就是逐渐改变、有序量变、徐变渐化的意思。从辩证法的变化观看,渐变是数量和质量兼有的逐渐变化,量变是质量不变的数量增减,二者对事物变化本质的认识有深浅高下之分。而从易家卦序看,渐卦紧跟艮卦之后,是因为事物不可以总是停止,所以要逐渐起步,再图前进。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十分重视易家早在数千年前就立卦撰辞所肯定了的渐变的作用,把它视为社会进步、生物进化、人才成长的必要阶段和形式,从各自的角度对物和人的渐变状态和规律作了研究。从确保婚姻成功的社会学角度,易家提出了君子必修渐德的命题。但所谓的渐德,即循序渐进之德,并不限于一事,而是要像《彖传》、《象传》所主张的那样,站稳中正的立场,不偏不躁,不断积累增进高尚的品德,逐渐改善包括烦琐婚俗在内的落后习俗,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把国家的事业纳入正轨,推向前进。其具体的实践可见于六爻之辞。【题解后】
渐[1] 女归[2]吉,利贞。
【注释】
[1]渐:卦名。卦义:进,循序渐进,不遽进,缓进等。
[2]归:出嫁。
【译文】
渐卦象征渐进,女子出嫁吉利,有利于坚守正道。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1]也。止而巽[2],动而不穷[3]也。
【注释】
[1]刚得中:九五刚爻得中得位。
[2]止而巽:渐卦,下卦为艮,艮为止;上卦为巽,所以说“止而巽”。
[3]穷:完结。
【译文】
《彖传》说:渐渐地前进,就像女子出嫁循礼渐进可获吉祥。往前进而获居正位,前往就会立功受赏。遵循正道渐次而进,就能够端正邦国。卦中各爻刚健者得居中位,守静知止而又谦逊和顺,所以能永远保持生命的进化运动。
《象》曰:山上有木[1],渐。君子以居[2]贤德善[3]俗。
【注释】
[1]山上有木:渐卦,下艮为山,上巽为木,因而说“山上有木”。
[2]居:积储。
[3]善:改善。
【译文】
《象传》说:高山上有树木依山势而长,象征渐进。君子体察此种现象,感到应蓄积贤德,逐渐改变落后的风俗。
渐卦图
渐卦下艮上巽。下卦艮为山,上卦巽为木,可以看做是山上有木。山上草木生长要循序渐进,符合自然规律。所以用「渐」字来命名本卦。
初六 鸿[1]渐于干[2]。小子[3]厉[4],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注释】
[1]鸿:大雁。
[2]干:岸,水边。
[3]小子:小孩。
[4]厉:危险。
【译文】
初六,大雁徐徐飞行停息在水边。年幼小子靠近会有危险,会遭人指责,但没有灾难。
《象传》说:“年幼小子靠近危险”,从渐进的意义看应无灾难。
六二 鸿渐于磐[1],饮食衎衎[2]。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3]也。
【注释】
[1]磐:大石。
[2]衎衎:喜悦。
[3]素饱:不劳而得饱。
【译文】
六二,大雁徐徐飞行停息在磐石上,欢喜饱享饮食,吉利。
《象传》说:“欢喜饱享饮食”,说明六二并非不劳而吃饱饭,而是有所作为的。
九三 鸿渐于陆[1]。夫征不复[2],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3]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御寇”,顺相保也。
【注释】
[1]陆:高平之地。
[2]复:返。
[3]丑:同类,同伴。
【译文】
九三,大雁徐徐飞行停息在高平之地,就像丈夫出征不复回,妇人失贞怀孕生子而不能养育,有凶险。有利于抵御外来的强寇。
《象传》说:“丈夫出征不复回”,说明脱离了家乡的人们。“妇人失贞怀孕生子而不能养育”,说明丧失了妇道。“有利于抵御外来的强寇”,说明应当顺从需要以互相保卫。
六四 鸿渐于木[1],或得其桷[2],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注释】
[1]木:树。
[2]桷:房顶上承瓦的方块木条,这里指砍伐备用的方块桷材。大雁的脚有蹼,类似于鹅鸭,不宜站立在树枝上,而站在方形的木料上则能安稳。
【译文】
六四,大雁徐徐飞行停息在树上,或许能寻得横平的树枝栖息,没有灾祸。
《象传》说:“或许能寻得横平的树枝栖息”,因为柔顺服从。
九五 鸿渐于陵[1]。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注释】
[1]陵:山陵。
【译文】
九五,大雁徐徐飞行停息在高陵之上,妻子多年不曾怀孕,最终没有什么能阻止她得其心愿,吉利。
《象传》说:“最终没有什么能阻止她得其心愿,吉利”,说明愿望得遂应。
上九 鸿渐于陆,其羽[1]可用为仪[2],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注释】
[1]羽:雉羽,古代用于文舞所执。《穀梁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又为鸿雁翅膀,《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2]仪:仪礼,仪仗。
【译文】
上九,大雁徐徐飞行停息在高平之地,羽毛可用做典礼中的装饰,吉祥。
《象传》说:“羽毛可用做典礼中的装饰,吉祥”,说明不可以扰乱应有的顺序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