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雪居士.顾岱(止庵)鉴定

奉川後学.戴明琮(璧城)纂辑

诗赋

㝛岳林寺

卢天骥

病骨倦鞍马 禅居欣少留 暮云山尽路 孤磬月鸣楼 林静軥輈晚 风香䆉稏秋

重来坐磐石 相对语归休

其二

叹息老禅宿 消闲心自如 买松栽坞 引水过新渠 草色经行外 禽声宴坐余

犹惭双鬂白 垂老尚征车

其三

报国竟无补 敢辞山路遥 晚寒生竹径 新涨断溪桥 奔走真逋客 安闲愧老樵

令人心欲折 风雨夜潇潇

游岳林寺

方干(状元)

投闲犹自喜 古策剡东寻 只树随僧老 龙溪遶岸深 楼高春色晚 天近日光阴

共笑家声旧 何时解盍簮

寓岳林寺

李端民

岳林溪畔接遥途 兜率凄凉蔓草芜 幸有竹松闲作伴 钟声夜半起羣乌

登封山

高元之(邑侯,号万竹)

弥勒藏真处 招提映碧空 春风时听鸟 明月夜闻钟 欝秀屏开竹 穹窿石畔松

公余闲眺望 烟雨满城中

送宏智禅师还太白山

楼钥(参政,号大防)

堪怜宦迹逐风尘 延访犹疎觉路人 明月迥悬无曲照 片云浮荡屡伤神

高山思仰方嗟晚 古策殷遥怅暮春

布袋一肩资选胜 锡飞太白任天真

秋半寻岳林寺

梅尧臣(郎官,号圣俞)

杖履信天涯 寻幽遍落花 殿高秋气爽 林静夕阳斜 对茗情偏洽 谈玄兴转賖

远公相识好 三笑过金沙

送别敬山黄邑侯(讳特)

释志宣(海印)

紫藤花发送君行 惜龙溪暗怆神 目断归帆何太疾 风吹柳絮正愁人

惠政桥

曾巩(郡守,号子固)

城东新雨歇 桥下水弥弥 酒斾摇官柳 渔舟傍野陂 波平江岸濶 沙涨石堤卑

散步堪挥袖 凭虚听鸟啼

寄大川禅师

徐献忠(邑侯,号长谷)

剡邑春期觐法王 朱袍犹带雨花香 一从飞锡还山後 殿角风微生夜凉

奉访南公同登崇宁阁

戴表元(进士,号剡源)

众香坛昼静 游屐思频来 心转谈经处 尘空说法台 葵花凭古碣 竹色上苍苔

杰阁同禅院 悬河有辨才

惠政桥柱下诗

无名

凿开苍璧玉棱层 叠作溪桥两洞成 影落波心双月合 光含石眼一星明

鳌头近接东西市 鲸背平分南北程 须信巨川从此济 区区溱洧浪传名

怀岳林水南禅师

释昙噩(梦堂,邑人)

百里莺花入翠微 孤城遥望白云飞 兰生幽谷缘泉瘦 蕨采衡茅带雨肥

鉢响尽催无澁体 箭锋不触是玄机 几时重与支公话 共笑龙溪挽落晖

广平湖

栯堂益

兰若清幽处 平湖潋灧开 波光留夜月 雨色点苍苔 鸥浴苹花动 僧吟芳草催

兴来弹渌水 俯仰自徘徊

题幻住经堂

黄溍(諡文宪)

碧溶寺左老僧庵 幻住深藏惠远龛 经有天龙来护法 锡为埜鹤舞飞骖

生公惊点千头石 优鉢能铺满座昙 梦遶堂中花木胜 禅关未许俗尘参

娑罗树

王宗信(邑侯)

移来西域此中栽 历尽风霜倚石台 最羡灵区能独秀 枝枝叶叶净氛埃

驻金沙滩偶咏

胡濙(諡文定)

身承王事肃 征辔耀金沙 潮涌波光赤 月明树影斜 楼台冲碧落 鸥鹭傍蒹葭

怅望西风里 何年返故家

岳林寺前作

戴德彝(探花,号邦伦)

望中不尽龙溪水 流入长江作大波 独有慈尊能砥柱 清光一道镇娑婆

题岳林寺

沈九畴(方伯,号箕仲)

肩舆随处得相寻 衰草荒烟古佛心 莫问兴亡前代事 残碑读罢起孤吟

封山礼定应塔

钱璠(邑令)

布袋依然在 天门下座通 石牀香界定 宝塔法轮雄 一笑风尘外 千竿梵呗中

无生谁共语 可许问支公

过岳林寺

楼则中

龙溪斜抱梵王宫 楼阁萧然映碧空 芳草萋萋烟雨外 谁怜慈氏冷春风

游岳林宿崇宁阁

沈一贯(相国,諡文恭)

为寻净土到龙宫 笑口依然觌面逢 池色双空天界迥 山光半落剡城东

行看修竹惟尊者 坐对高楼有远公

参罢本无元字脚 清溪钟度吼松风

登封山佛塔亭

戴璟(通参,号屏石)

梓里投闲久 封山礼塔频 香台藏只履 佛蹟表千春 岩下竹林秀 庭前柏子新

去来成幻景 窣堵自嶙峋

岳林礼弥勒大士

黄端伯(司李,号海岸)

名刹巍巍俯碧川 疎林乔木上参天 僧从定处窥无相 龙自蟠时护有年

兜率荒基闲日月 崇宁古阁绕云烟 我今稽首空王殿 一片心香了夙缘

国朝

同提督田公宿崇宁阁

王尔禄(海宪,号念尼)

西征欣有李将军 戎马关山万里云 内院栖迟聊晏卧 悲笳短角不堪闻

夕阳行倦息崇楼 风卷旌旗动暮秋 四野羣黎惊鹤唳 三山孤月独清幽

宿岳林寺

罗心朴(理刑,字梦章)

路出长溪夜未闲 龙华台畔寂中看 霜飞木落千山静 月照庭空万籁寒

莫问双林垂古蹟 犹惊只履现秋峦 前朝事业都成梦 心挹慈风法界宽

送楷庵和尚还岳林

董含(进士,号阆石)

旧山松桧已成围 万叠烟云一衲归 拟向岳林分半席 娑罗枝上挂儒衣

张若羲(进士,号昊东)

四月绿阴满 送师归越山 经行青嶂里 洗鉢白云闲 去住原无着 飘然不可攀

何时随布袋 相对碧溪湾

岳林寺赠楷大师

史大成(阁学,号立庵)

萧梁古寺剡溪隅 为览重兴到胜区 藉有安禅提祖印 遂令雄刹丽舆图

娑罗树放华为宝 优鉢龙生雨是珠

已见家风传定应 楼台内院景还殊

送楷庵和尚还岳林

王日藻(尚书,号印周)

杯浮白苎记何年 五阅霜华结制边 松径待开卓锡地 珠宫留满布金缘

慈云轮演空中劫 法雨花飞觉後天 布袋一肩忘去住 本无去住与茫然

赠岳林楷和尚

钱光绣(圣月,鄞人)

沿堤十里溯平津 绿树阴藏古寺春 脉接龙溪临孔道 池开净土在红尘

长汀宝所依然旧 兜率玄风卓尔新

岳色千秋锺瑞气 於今果是再来人

定应塔

释超朗(颖,住超果)

浮屠存异蹟 只履镇封山 蝉露神僧意 花开古佛颜 炉头香气蔼 石罅藓痕斑

一笑空归去 千秋天地间

送别楷庵大师

吴骐(日千,松江)

每过南郊寺 清谈接楷公 楼高坐永日 花静度微风 忽渡越江去 萧然嵓壑中

闲云兼野鹤 相望隔遥空

八声甘州:步东坡送参寥子韵怀岳林楷公

周茂源(进士,号釜山)

叹士衡白帢被收来 争似季鹰归 问具区东畔 华亭谷口 钓艇残晖

细数微名蜗角 深悔少年非 午榻槐安梦 点破禅机

身入远公莲社 看松枝拂处 玉屑霏霏 喜诗人相对 车马客来稀

怪今朝声清磬 只隔思千里久相违

何时曳杖龙溪上 踏破苔衣

游岳林寺

洪图光(进士,字辉吉)

缘溪入古寺 曲水映襌扉 境别应超世 僧高自息机 绀坛清梵静 丹阁午钟微

初地重新後 秋来满碧辉

题岳林赠楷大师

顾岱(郡侯,号澹雪)

虚空无体迥无羣 弥勒尊前香自焚 破尽妄缘依片石 拨开眼界任浮云

踏芦渡海存何迹 说偈飞花是此君 化现至今留法乳 松陵到处有鸿文

指南轩同施大尹楷和尚茶话

尘情佛土两归空 永日南轩一笑中 学士参禅无色相 远公挥麈起清风

庭前柏子枝还绿 户外茶声火正红 莫道虎溪今仅事 会看狮座据高崧

秋日过楷庵指南轩

施则曾(邑侯,号省园)

山淡明秋色 乘闲到梵林 落花闻说法 疎雨见禅心 墙拂梧阴乱 窗含云影深

三酸堪续画 竹院且行吟

澹雪省园护法指南轩茶话次韵

释真承

指南静坐万缘空 偕有维摩话此中 竹影蒲团云入画 茶香石鼎腋生风

窥帘桐叶双眉绿 傍槛芙容满眼红 机钝那堪留玉带 俨然一会在庐崧

岳林次原韵酬澹雪先生

戴明琮

治郡高名久出羣 何当解组瓣香焚 清吟梵阁千秋韵 胜赏龙溪万顷云

三绝长康原玩世 重来支遁幸逢君 西湖事业东林兴 喜勒新编有大文

娑罗树

顾峵(渭若,孝廉)

优昙花不发 难得此娑罗 西域移根古 南天洒露多 香台擎皓月 密叶证微波

硕果由来结 菩提永不磨

长汀渡

长汀遗圣蹟 弥勒亦浮沉 偶逐儿童戏 谁知天地心 中流依断石 古岸覆清阴

问渡秋林晚 幽踪何处寻

同周玉光至岳林

郑愫(邑令,号苍岩)

白业高僧得 青莲法雨遥 官闲能话旧 寺古记前朝 花气流双袂 钟声到一瓢

重来磐石上 趺坐万缘消

题指南轩茶话

赵玉涵(蓝田,锡山)

山色秋光影动摇 幽窗开处草萧萧 蒲团日照禅心静 香案花飞法界遥

四壁澷题摩诘句 一牀犹挂虎丘瓢

客来炉火茶初熟 相对谈诗破寂寥

封山

释净敏(融彻,住水帘)

古佛留遗迹 千年旧梵宫 鸟啼青霭外 磬响翠微中 径竹埋云暗 岩花带雨红

夕阳迟返屐 高阁听松风

腊月宿崇宁阁留别楷公

曹鼎臣(邑侯,字抡生)

剡东崇阁插浮云 信宿栖迟岁欲分 莲社寻常欣有托 舆情未恤竟无闻

霜钟风铎闲来韵 檐鸽林鸟自作羣

正拟谈玄何遽 梅花枝上雪纷纷

游岳林寺千佛阁

陈锡嘏(编修,号怡庭)

真空原不灭 定应至今存 百亿身常现 楼台景自繁 宝林双树茂 金相一龛尊

我亦来弹指 云关许叩阍

龙眼池

王乔新(贡士,号鳬僊)

龙眼双池碧 芳名千载传 宦游搔鬓短 临照更皤然

广平湖

戴昆槱(芃庵,文学)

唐相遗徽着此乡 澄波原自傍云堂 蕖枝应是青莲种 荇带犹含紫绶光

胜聚一杯留古蹟 泽涵千亩玩沧桑

名传长列山门景 还与梅花赋并香

崇宁阁

禅宫巍阁壮林丘 金相层层列上头 弥勒化身真百亿 崇宁遗制自千秋

应令浩劫传文岳 况复中兴有惠休

题额肃瞻先蹟在 梵天长映五云稠

赠楷公重兴岳林

蔡毓秀(邑侯,号一斋)

一竿布袋已重新 岳色苍然有春 偶尔宦游亲觌面 虎溪三笑再来身

读书古崇宁阁

邬棐(迪公,孝廉)

耽静栖身百尺楼 凉飇拂袂思悠悠 疎钟声彻龙溪月 孤幌光寒鴈荡秋

满架诗书千古事 经年勋业寸心筹

翛然地僻红尘远 嬴得心空万虑休

寄赠岳林楷大师

曹王云(进士,号鹤坡)

声闻补处会人天 金粟如来授记年 坐久绳牀余半偈 兴来莲社着新篇

苍崖鹿趁擕筇路 碧涧龙依洗鉢缘 何日重逢方丈室 尘踪远绝共逃禅

题岳林寺

释真心(自牧,住法海)

漫劳弹指对云扉 楼阁重重敞曙晖 水漾双池龙眼活 风摇万竹凤毛挥

老僧接客无三等 稚子逢人露一机

为问众中谁姓蒋 而今布袋更堪依

同璧城登崇宁阁

释德礼(乾岳,住粹阳)

满目春山澹欲浮 偶然到此共登楼 风吹隔岸垂杨外 野渡闲横一叶舟

岳林揽胜

刘鸿声(殿闻,贡士)

金沙秀拥龙津头 奈苑重兴三胜流 阁阚四郊峩岭道 门迎一叶剡溪舟

朝阳初出悬灯晓 宿雾新收绀殿秋

支遁雨花天际下 长汀白水遶朱楼

怀岳林楷庵兄兼述景胜

释真贯(山慵,住雁苍)

客从梓里来 言师老益健 萧萧半白须 风骨纯钢链 手扶旧刹竿 金碧辉云汉

古佛亦有光 粲然开生面 长汀渡口船 盛接方来彦

有树曰娑罗 死株复荣蒨 纷纷树阴中 赤眉白足践

任渠捋虎须 龙眼明如电 金钟日鍠鍠 聋者自不见

所以净土池 开一方便 繇梁迄至今 千载古坛墠

茎草现宝坊 绚赫如内院 纵有他心通 莫测其神变

快哉聆此言 手脚轻欲漩 顾据此席者 屈指曷胜筭

机用若较师 盖一以敌万 即如契此翁 风颠亦何羡

偎卧惠政桥 饮啗不择膳 临行四句偈 技痒露一线

既曰百亿身 有何定可恋 必谓竁封山 岂应州县

吾生广平乡 与师同里閈 幼戏三山园 聚塔金沙岸 今老天一方 川廷岂汗漫

疎慵性所躭 乡情独不倦 溯其何从来 弥勒亦亲串

长汀怀舅氏 暌阔欲一看 崇宁高阁中 并期慰深眷

送楷公归岳林

宋庆远(进士,号源余)

白苎西城送客归 临岐搔首倍依依 [宋-木+月]留法语当慈筏 聊摘山云补衲衣

夜半闻钟人乍醒 天涯擕锡鹤同飞

金峩雪窦松风梦 後相思隔翠微

龙眼池

顾岱(止庵)

古刹双池辟 清渊见太和 江湖同一脉 日月此中过 野色澄初地 闲云映碧莎

千年常寂历 何处有风波

定应塔

妙有已乘化 真如此独存 一坏留杖履 双眼纳乾坤 翠竹笼云气 苍松印石痕

借山应借水 历劫与谁论

游岳林酧楷公

黄尚宾

龙溪活水护禅林 自在庄严弥勒心 忽遇楷公一拍掌 乱云孤月耀千寻

净土池

释心谦(古田,住青莲)

异景传初地 清涵净土池 一洼绵浩劫 半亩照须弥 白玉浮莲瓣 明霞漾锦漪

临波梵天月 珠色灿摩尼

三过岳林喜晤楷公

张起宗(孝廉,号目山)

坐爱松林干树青 袈裟长日对云屏 留分鉢粒香厨暖 喜看珠宫花雨零

挥麈不教灵鸽避 谈玄时有毒龙听

到来重忆经游地 依旧门前溪水泠

访楷兄时璧公辑志初成

释延瑞(景云,住大慈)

飘然恣远屐 野径剡城东 溪阔藏鳬鸟 楼高俯雁鸿 新髯玄欲白 古刹替还隆

有子搜遗典 先贤法眼通

崇宁阁

梁埙(令吹,文学)

倚杖登危阁 凭空望泬寥 日斜村树杳 风送海云遥 竹影飘青幔 钟声度绿蕉

忽闻天语近 疑上白云霄

宿岳林呈楷庵法叔

释性标(则峰,住法海)

契此相羊古道场 苔碑三复忆朱梁 四花乱落晨钟静 双树垂阴晚殿香

高下鸡声溪隔岸 参差塔影水中央

曾闻内院无凡骨 幸得时来宿上方

赋送岳林楷公

张渊懿(孝廉,号砚铭)

瓢笠西来五度春 皈依静业指迷津 讲堂花雨盈香案 宝地金铺遍法轮

鉢底龙吟三泖水 杖头衲补四明云

支公去住浑无着 窃近相思类许询

崇宁阁

释真承

信步登高阁 闲擕杖一枝 远山来树杪 流水入花池 帘卷千家雨 屏开半壁诗

掀髯空世想 笑指白云垂

定应塔

示应人缘毕 空山入定深 春花同面目 秋水即禅心 长笑声犹在 孤筇蹟莫寻

年年峰顶树 枝叶自垂阴

娑罗树

西域堦前树 移来此地栽 叶新青翠结 花老白云堆 疎影摇庭月 微香下石台

禅林荣众木 惟尔出羣材

三山园

山小烟常翠 园深草自芳 窥人径有月 留客石为牀 蝶恋花枝晓 蝉鸣树叶霜

闲吟无限意 日涉趣偏长

龙眼池

门外双涵碧 相传龙眼名 山光浮绿沼 塔影乱青萍 垂柳摇风细 游鳞跃浪轻

有时良夜月 分作两池明

广平湖

潋灧湖光渺 苍茫不计深 水声穿石罅 山影落波心 鸥静芦花梦 人闲芳草吟

几回歌拨棹 时过绿杨阴

长汀渡

十里长汀渡 人来只唤舟 潮生孤月上 叶落片帆收 石径通村舍 山烟隐寺楼

昔年憨布袋 曾浴此中流

金钟墪

洪钟神变化 飞跃隐冈陵 紫草香生石 青松影射屏 云深无觅处 月朗有余声

物尚形迹 人何不晦名

惠政桥

溪曲抱山城 金沙两岸平 桥横知廓近 波险恃梁成 烟树雨中密 楼台云外清

遥闻喧市语 鸡唱客催行

净土池

慧远青莲社 因开净土池 芙蕖红佛面 只树绿僧眉 影彻法云现 澄空性地知

虎溪三笑客 到此复何疑

龙眼池

释寂昂(澹也,漳州人)

慈氏流风远 双池万古清 徘徊情脉脉 倒影一天晴

崇宁阁

舒明邃(谷崖,文学,邑人)

杰阁清流遶 云霞俯万重 诸天标雁塔 列嶂蔼云松 幙卷星河近 秋深花雨封

悠然羣动息 声度上方钟

指南轩赠楷公

戴石臣(天柱,文学)

古刹仍如此 欣看道已南 无梁能驾殿 有榻可投簪 景引千峰入 禅从一指参

迷津今得路 丈室现瞿昙

礼定应塔

吴隽(英千,锡山)

一片寒云挂碧萝 封山入定几年过 萧萧绿竹当堦埽 夜月时来汀上波

广平湖

宋鑅(鹤楼)

贤相传来泽自长 廻波犹带白云廊 玉莲簇水名蓝景 瑶草缘堤异代芳

览古每从怀灌溉 寻幽时得问沧浪

晴川一片龙华境 胜概欣看拥法王

登崇宁阁

释永覆(云笠,住松隐)

杰阁凌霄十余寻 老僧陪我来登临 窓开四靣风拂拂 一溪之外环青岑

青岑罗伏眼中小 定应塔前紫云绕

金沙滩色映疎帘 桑柘人烟又非杳 路接龙溪通玄都 疑是蟾宫晶皎皎

乃知轩豁无与俦 凭栏自觉清怀抱

博山炉中沉水烟 馥郁时时熏八表 岳林有此胜奇 亿万斯年镇国宝

岳林秋夜作

戴明琮(宗玉)

灯花香穗共相羊 千百年来古道场 兜率余身才驻足 娑罗枯树又重芳

秋深桂子风敲瓦 夜静钟声月到牀

可信此时同内院 不知何处有沧桑

题塔院和韵

湖边一穴为谁开 水遶山廻实壮哉 基自威音今始辟 花从灵鹫独移来

诸天合璧留云锡 千佛交光拥露台

谓是吾师埋玉地 转教慈氏笑盈顋

崇宁阁

释衍操(松山,漳州人)

高阁侵朝霭 扶筇得共跻 窗窥千里远 帘卷众峰低 树影苍随槛 河流碧绕堤

漫劳弹指顷 直入不曾迷

广平湖

俞郊(月襄,文学,邑人)

绕寺湖千顷 犹传相国名 新荷浮水绿 皓月映波明 柳色阴晴异 烟光晓暮生

何须通雪棹 万古浴鸥清

岳林赠楷翁和尚

释真炽(洞照,泉州人)

明州佛窟好安禅 法社灯传几百年 门对寒山收远翠 楼看曲水入苍烟

频挥玉麈花萦座 闲洗茶铛叶煮泉

更羡吾师多逸事 穿池引水种金莲

长汀渡

朱献(文徵)

碧涧依山胜 幽汀绕寺长 寻源知德水 问渡有慈航 日映寒沙净 风牵翠荇香

当年曾浴佛 名蹟永流芳

娑罗树

释明藏(隐言,古菫)

根自西天竺 移来古佛场 敷荣因应兆 滋长岂寻常 叶茂凌霜翠 花开带露香

空庭当夏日 喜有绿阴凉

赋得春暮步三山

释明净(一默,慈水)

松竹森森秀 三山似画图 春深穿鸟道 履杖喜同扶

再宿岳林呈楷公和尚

张起宗

短櫂重过古岳林 开丘[餐-食+土]费追寻 频年书剑劳尘梦 此夜钟鱼启道心

疎影碧梧寒待月 乱烟垂桺昼成阴

支公多少栽培意 独许征人一寄吟(时余将北行,以志别。)

锡飞茂艹看重新 太白灯传第一人 共仰慈云成佛国 欲从宝筏渡迷津

经营梵宇留真素 卜筑幽栖远俗尘

偷得浮生唯此地 乘闲时拟趁芳辰(楷公重建殿宇,不施丹雘,故语及之。)

游楷公塔院赋赠二章并属题壁

从游塔院当云亭 遥对封山揽翠屏 秀色早应瞻五岳 宗风自喜接长汀

坐间竹影时添绿 望里岚光远送青 公且晏然成独笑 杖藜肯许俗人停(公自题额「晏然」)

年来题句未曾删 素壁殊慙翰墨斑 五夜松声风瑟瑟 四时花气鸟关关

娑罗树老曾栖鹤 薜荔墙低为看山

无限徘徊堪坐卧 斜阳茗椀不知还(千佛阁前有娑罗树)

咏塔院次张目山韵

释真承

卜幽藏幻此中亭 山色遥瞻入翠屏 法滥岭南空布袋 道惭济北继长汀

墙低竹影寒生绿 树接芳郊春自青

世事浮沤何所住 朝昏惟与白云停

从来无句不须删 愧老空门鬓渐斑 夜坐秋风鸣飒沓 晓眠春鸟听间关

寒声绕塔知深水 翠色窥庭惜远山

何幸宗雷题素壁 诗人拭目竟忘还

游楷公塔院次张日山韵

胡羙埙(亦陈,文学,鄞人)

散步三山到塔亭 松风瑟瑟响云屏 夕阳鸟倦还依树 清夜鸥闲梦宿汀

竹影天光浮塔绿 余雨山色入帘青

支公自适情何限 漫寄游人一暂停

请启

请楷庵禅师住明州岳林禅寺开堂启

伏以禅灯朗彻,尽大地可遍流辉;妙义宣扬,凡诸山不分应用。去无作相,住亦随缘。恭惟楷老和尚以过去佛为再来人,开不二门,久作迷途之津筏;施无尽藏,宏敷觉海之筌蹄。莲种无边,杖依有日。兹岳林宝刹为弥勒道场,虽法象犹存,空有树同金粟;而主人既去,寂然落地昙华。将名蹟之苔封,百亿身无从坐卧;致遗碑之藓剥,十八子何处追寻?(鼎)等每对苍茫而不返,怅矣金沙;常怀奕叶之相传,睠焉布袋。爰埽拈花净榻,特延飞锡高踪。倘得鉢洗龙泉,渔唱一溪齐梵语;庶几珠传象罔,钟声千载响只园。凡属皈心,胥为候驾。谨启。

曹鼎臣、夏大谋、徐日敞同具

请楷庵承禅师住岳林禅寺开堂启

伏以道法攸关,惟在传持慧命;丛林克振,全凭整顿山门。布袋重提,法轮复转。恭惟楷庵大和尚,南越人品,东吴大禅。曾於竹箆翻身,动容正扬古路;後从酱瓿扑破,爪牙重奋狞威。家学渊源,懋修聿力。克维名教,乃正道之籓篱;绳武圣贤,为人中之豪杰。兹者岳林古刹,弥勒道场,辟草诛茅,功由开创,撒风打雨,端赖中兴。迩来钟鼓不灵,几使禅林之隳废;时方人天共仰,岂宜法席之久虚?伏冀俯顺羣言,力肩大任;允副舆望,立举弘纲。会见石鼓惊天,桐扣讪茂先之拙;行看桃花照地,寻剑笑灵云之迟。祈莅名山,慰予仰止。谨启。

李国标、舒其昌、邬铨明、项寿祖、宋之铉、俞廷瑞、梁埙、项强、王乔新、汪纬、吕道昌、刘鸿声、孙翼清、刘志高、周志宣、江卓、孙懋赏、严泗、舒勳、周舜臣、张进昌、戴陞、宋汤建、王所劝、孙冢、戴昆槱、傅备、舒顺方、戴周礼、孙际亨、舒明邃、孙嗣顗、戴亨运、项一蜚、舒顺正、吕大纪、陈禹谟、戴元贤同具

募疏

岳林禅寺斋僧募疏

史大成(阁学,号立庵)

璧城,剡源先生裔孙也。忆癸丑岁,同家侄孙嗣仁刻感应诸书,诣余索序。几六载,复访於余,快谈竟日。璧城曰:「自方外游,素不曾供众。行行当来,必少其福。岳林古道场,楷老人大兴佛宇,缁素云臻,特请题疏,以募四方。」余曰:「唯,唯。」当今尽大地,凡出世而精励者,莫不受灵山付嘱,皆以植福为念,此璧城深植德本故耳。俗家以布施斋僧为种福,僧家以行行供众为修福,其理即一。然则将以求福而福归之,其故何哉?盖所施者斋,而所以施者非斋也。但世间有劝之而念始兴,导之而意始发。惟祈诸贤同志广成其愿,故曰「大家有分」云耳。余故不辞璧城之请,而乐为之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