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启超 1903 年刊于《新民丛报》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以吾妻兵治汉译本《国家学》为蓝本,融合自身访美后的政治反思,核心是反对共和制、倡导君主立宪。 文章开篇批判卢梭社会契约论,指出其混淆 “国民” 与 “社会” 概念,导致法国祸乱,而德国因明晰二者区别根基稳固。主体部分阐释伯伦知理核心学说:强调国家是自然演化的有机体,国民与民族既相异又依存,共同民族特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否定民主共和制普适性,认为其需特定前提,而当时中国民众缺乏自治素养,强行推行只会引发混乱;主张国家主权统一不可分割,归属于国家整体;提出国家首要目的是培育完善国民,与 “新民强国” 思想呼应。 该文标志着梁启超思想的关键转变,他彻底告别共和幻想,坚定君主立宪立场,成为其后续与革命派论战的重要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