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1〕 。

多金非为贵,安乐值钱多。

【注释】

〔1〕 浮世:人世。古时认为世事浮沉不定,所以称人世为“浮世”。

宋伯鲁手书联语:“人酿酒不为贫,肯读书便是福。”

【译文】

黄金在人世中到处都有,白发的老朋友却为数不多。

再多的钱财也不足为贵,平安快乐才是最值钱的。

【点评】

黄金有价,情义无价。在人的一生中,获得利益的机会很多,能够相伴到老的知心朋友却很少。所以,我们要珍惜那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珍惜那些平安快乐的时光,而不要把时间都用在赚钱谋利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是真正的君子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而不会贪恋金钱,执著于利益。

休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 〔1〕 。

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 〔2〕 。

【注释】

〔1〕 三寸:指人的舌头。三寸气即“一口气”。

〔2〕 百年:泛指人的一生。

【译文】

不要因为口舌之争而浪费时间,使年轻人的头发都白了。

人生转瞬之间便会过去,回头看一切事情都是虚空。

【点评】

口舌之争,耗气伤神,不如沉潜下来踏踏实实做事,时间久了,自然是非分明。毕竟人生短暂,有智慧的人善于把握人生,让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活得有意义。不要临终时感叹虚度了此生。

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 〔1〕 。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2〕 。

【注释】

〔1〕 宿草:存留过夜的草料。

〔2〕 分(fèn):上天定下的本分。 浮生:人生。

【译文】

辛劳的耕牛没有过夜的草料,粮仓的老鼠却有吃不完的粮食。

万事万物上天已经安排妥当,一生的努力不过是白白忙碌。

【点评】

在古人看来,世间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面对种种不公,他们劝慰自己,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毫无疑问,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妥当的。人应当积极地面对人生,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贝多芬耳聋之后,豪迈地说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种态度才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常怀克己心,法度要谨守 〔1〕 。

【注释】

〔1〕 克己:克制私欲,严以律己。 法度:法律制度。

【译文】

要结交有道德的朋友,断绝不讲道义的朋友。

要经常怀着克制私欲的心,对于法律制度要严谨地遵守。

【点评】

孔子曾经说过“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种态度并非势利,而是高度看重结交朋友的意义——君子交友,是为了向他们充分学习,和他们真诚地切磋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要结交有道德的益友,断绝不讲道义的损友。除此之外,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国家的法律,这种谨慎的修身态度和儒家的交友之道是一致的。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手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 。

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

【注释】

〔1〕 出自《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戚戚,忧惧的样子。

【译文】

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经常恐惧忧虑。

遇事能分清优劣是非,看人能看出德才高下。

清代郑板桥绘《四君子图》

“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古人以梅兰竹菊象征君子应有的高洁品质。

【点评】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君子襟怀坦荡,内心安稳;而小人心胸狭窄,总处在紧张与不安之中。每个人都希望坦荡地活着,问题在于,如何获得内心的坦然呢?古人指出,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义,当你的一举一动不悖于道义时,自然便能坦荡无畏。所谓“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君子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中的观察考量,也是以道义为标杆的。

心高遮甚事,地高偃水流 〔1〕 。

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话迟。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2〕 。

人高谈今古,物高价出头。

【注释】

〔1〕 遮:拦住,阻挡。 甚事:指特别不好的事。甚,极度。  偃(yǎn):停止。

〔2〕 道:道行,道术。 钦:钦佩。

【译文】

心志高能阻挡祸事发生,就像地势高可以阻止水往下流。

水道深水流得就慢,尊贵的人说话沉稳。

道行高超能够降龙伏虎,道德高尚连鬼神都会钦佩。

人的才学高可以谈论今古,物品质量高价格就比别的高。

【点评】

古人重视修身,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一方面,一个人要谦虚立世,把心气放低、放平,这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也不要随便说话,无妨想好了再开口,以免言多必失。另一方面,人更要积累才学,增加自己的德行与能力。龙虎、鬼神都是让人畏惧的,如果道行高超、品德高尚,连它们都会敬重你。一个人在社会上,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增进自己的德行与能力。这就像货物一样,产品质量好,自然会有好价钱。

明代唐寅绘《秋山高士图》(局部)。高士指的是高洁出俗之士,多指隐士。

休倚时来势,提防时去年 〔1〕 。

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 〔2〕 。

官满如花谢,势败奴欺主 〔3〕 。

命强人欺鬼,运衰鬼欺人。

【注释】

〔1〕 倚:依靠。 时:时运、运气。

〔2〕 藤萝:紫藤的通称。

〔3〕 官满:官期任满。

【译文】

不要依靠运气好时的气势,要小心运气离开的年月。

这就像藤萝绕着大树向上生长,一旦树倒藤萝也就死掉。

官期结束就如同花朵凋谢,势力衰败连奴仆也会欺负主人。

命运强盛时人可以压住鬼,命运衰败鬼便来欺负人。

枝虬盘曲的藤萝依附栎树生长

【点评】

人有的时候会走运,做什么事情都如有神助;也会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运气是那样的变幻无常,因此古人认为,运气是极不可靠的,它会随时来临,也会随时离开我们。人不要依赖运气,只能靠自己扎扎实实的努力奋进。有的人不靠运气,但总要在社会上寻求一个“靠山”。但古人说,任何靠山都是“靠”不住的,你看那藤萝绕着大树向上攀爬,看似生长得很快,可一旦大树倒掉,藤萝不也就迅速枯萎了吗?

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 〔1〕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有十年壮,鬼神不敢傍 〔2〕 。

【注释】

〔1〕 一步地:这里指立足之地。 为人:这里指宽容待人。

〔2〕 傍(bànɡ):靠近。

【译文】

只要有一步长短的立足之地,为什么不宽容忍让地对待别人。

人的运气不会好过千日,就像美丽的花儿难以红过百天。

人这辈子只要有十年的盛壮,鬼神都不敢靠近。

【点评】

人总有运气差的时候;花儿迟早有一天会凋谢。这个事实告诉我们,青春短暂,因此要趁着年轻努力作为。另外,个人的鼎盛时期也不会太久,因此要在顺境中积德行善、宽容待人,为将来的人生留下充分的发展余地。

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

【译文】

厨房中有剩饭,而道路上还有饥饿的人。

【点评】

杜甫在诗中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忍受饥饿和其他种种不幸的人。如果我们能享有富足安定的生活,不要忘记有人还在承受贫穷和痛苦的折磨。对于那些不幸的人,我们要怀抱一颗仁爱、宽容的心,给予他们真诚的理解与关怀。俗话说,善有善报。我们也会因此得到回报。

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1〕 。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2〕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

长存君子道,须有称心时。

【注释】

〔1〕 饶:宽恕。  痴:傻。

〔2〕 度:度量。

〔3〕 这句话出自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

【译文】

宽恕别人不是犯傻,事后自己一定会得到好处。

心胸狭小不是君子所为,缺乏度量称不上大丈夫。

路程遥远才能看出马的脚力,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善恶。

要长久地坚持君子待人处世的态度,总会有称心如意的时候。

齐桓公雕像

齐桓公小白在回鲁国争位时被管仲射中,但他不计前嫌,仍任管仲为相,终成一代霸业。

【点评】

中国人赞赏别人,往往会说他是一个“大丈夫”!那么,什么是大丈夫的标准呢?首先,“大丈夫”是心胸宽广的人,俗语中常说“无毒不丈夫”,其实是“无度不丈夫”的讹传。一个人心胸广阔,海纳百川,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也能够承担各种委屈,这才无愧于“大丈夫”这三个字。其次,大丈夫是守志有恒的人,他拥有一种长远的眼光,不仅衡量一时一事的得失利弊,更能立足长远、高瞻远瞩,看到真正的“马力”与“人心”。最后,大丈夫是有着坚定道德操守的人,君子人格是大丈夫精神的底色。

雁飞不到处,人被名利牵。

【译文】

大雁飞不到的地方,人却总被名利牵着去冒险。

被称为古今第一大隐士的陶渊明,曾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言。

【点评】

名利是什么?它无非是人的欲望。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都难免会被欲望所困扰。正如德国哲人叔本华所言,人是一团幽暗的欲望,当欲望不能满足时,便会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无聊。如何摆脱这种存在的窘境呢?还是要靠理想!一个人树立了君子的理想,立志要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种精神气概就会把他从现实的欲望追求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高远的人生境界。

地有三江水,人无四海心。

有钱善使用,死后一场空。

为仁不富矣,为富不仁矣 〔1〕 。

【注释】

〔1〕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阳虎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译文】

大地广阔,能容下宽广的江河水,而人却没有包容四海的胸怀。

有钱要花到正地方,否则死后什么都带不走。

仁爱慈悲的人富不起来,而富人很难做到仁爱慈悲。

【点评】

“三才者,天地人”,在古人心中,人和天地并重。因此,我们也要效法天地,感悟天地的境界与器量。如果一个人具有了广阔的胸怀,他就能正确地对待财富——把钱花到正地方,用来扶危济困,这样的话,富人也能成为一个“仁者”。

乐善好施被古人认为是重要的美德之一,图为古代奖倡这一美德的石坊和牌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 。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2〕 。

【注释】

〔1〕 出自《论语·里仁》。喻,明白。

〔2〕 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君子明白道义上的是非,而小人只明白利益上的得失。

贫困时没有怨恨很难,富贵时要做到不骄横比较容易。

【点评】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思想的立足点不同:君子立足于道义,小人立足于利益。这决定了他们面对人生境遇时的不同境界。君子在贫困之中安然无怨,小人则会违背做人的底线,无所不为;君子在富贵之中安之若素,谦和待人,小人则会骄奢淫逸,傲慢无礼。人在道义和利益之间的抉择,其实便决定了他的精神高度,实在不可以不慎重啊!

百年还在命,半点不由人。

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

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

【译文】

人生百年各种事情都是命运安排,一点也由不得人做主。

在家便能够孝敬父母,何必到远处烧香拜神?

家庭和睦即使贫穷也是快乐的,如果违背了道义即使富裕又能怎样?

【点评】

古人有时会消极地认为,人生匆匆百年,各种事情都是命运的安排,由不得人来自主。实际上,这种消极的心态完全可以转化为一种积极的人生立场——既然外在的利益、成就难以自主,那就不必为它过于执著,而要想着如何做好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本分。在家孝顺父母,在道义面前不苟求富贵,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能够“自主”的,不能够放任自流。

晴干开水道,须防暴雨时 〔1〕 。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2〕 。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3〕 。

【注释】

〔1〕 干:干燥。 水道:排水沟。

〔2〕 寒门:贫寒的人家。 白屋:不加修饰的房屋,这里指穷人住的房子。 公卿:三公九卿,泛指高官。

〔3〕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图为陈胜之墓,位于今河南永城芒砀山。

【译文】

晴天地干应该开凿水沟,须要防备下暴雨的时候。

贫寒人家也能生出有出息的孩子,百姓家也常常出高官。

王侯将相本来就不是天生的,所以男子汉应当奋发图强。

【点评】

一个人的出身对他的成长固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出身绝不是人生的决定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多少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因此,人不要过多在意先天的家庭条件,而要把精力放在后天的个人努力上。

欲要夫子行,无可一日清 〔1〕 。

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 〔2〕 。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3〕 。

【注释】

〔1〕 夫子:这里指孔子。 行:品行修养。 清:清闲。

〔2〕 徒:弟子。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也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3〕 成人:成才。

位于福建省福州文庙的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青石像

【译文】

想要学到孔子的高尚德行,便不能有一天的清闲自在。

孔子弟子很多,号称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位贤人。

想要成才就不能自在安逸,自在安逸一定成不了才。

【点评】

孔子弟子众多,其中贤能的有七十二人,很多人都名垂青史。如果你羡慕孔子的成就,一定要明白,他的伟大成就来自辛勤不懈的修养和孜孜不倦的努力,而不是在安逸的生活中唾手可得。“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任何人想要有所成就,都要先明白这个道理。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1〕 。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注释】

〔1〕 天心:天意。

【译文】

国家走正道,天意就和顺,自然灾害少;官员清廉,老百姓自然会生活安定。

妻子贤惠,丈夫就会少遭灾祸;子女孝顺,父母就会心宽气和。

【点评】

在古人看来,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不仅依靠风调雨顺,更要看国家是否走正道,仁政爱民;看国家中的官员是否清廉律己、兢兢业业。一个家庭能否幸福安康,不仅看家庭中的财富积累,更要看妻子是否温柔贤惠、相夫教子,子女是否孝顺父母、努力进步。总之,国家的前途也罢、家族的命运也好,都要靠人自身不懈的努力,在一点一滴的奋斗中创造未来。

清廷赐给扬州知府施世纶的“天下第一清官”匾

白云朝朝过,青天日日闲。

自家无运至,却怨世界难 〔1〕 。

【注释】

〔1〕 世界:世道。

【译文】

白云每天从天上飘过,蓝天每日都那么清闲。

自己的好运气没有来临,却埋怨世道和我为难。

【点评】

作者强调人的一生是命运的安排,主张人要“认命”,在好运没有来临的时候,不要随便埋怨世道。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并不可取。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要反思自己是否用心、是否尽力,这样才能不断前进,才能摆脱“命运”的束缚。

有钱能解语,无钱语不听 〔1〕 。

时间风火性,烧了岁寒衣 〔2〕 。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3〕 。

【注释】

〔1〕 解语:领会你说的话。

〔2〕 风火性:像风火一样迅速。 岁寒衣:旧时有在阴历十月初一给死人烧过冬衣服的习俗称“送寒衣”。

〔3〕 出自东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译文】

有钱的时候你说话别人就能理解,没钱的时候你怎么说也没人听。

时光像风火一样转瞬即逝,转眼间又到年尾了。

人生很难活到百岁,却总为遥远的将来担忧。

【点评】

这几句话的意思都比较消极,首句说的是人间势利,也就是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后两句说的是人生短暂,生死存亡只在转瞬之间,不必计较担忧,过好当下就可以了。实际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历史上的圣贤们往往都是怀抱远虑,具有一种对于人类前途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够具有高远境界,社会才能够不断前进。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

报应有早晚,祸福自不错。

【译文】

来说别人坏话的人,其实就是搬弄是非的人。

经常做善事会有好报,经常做恶事会有恶报。

报应或早或晚,但祸福的因果不会有错。

宋代高僧释普济撰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书影

【点评】

佛家讲“因果报应”,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这种思想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人不要随便作恶,有些恶人看似能侥幸逃脱,实际上只是时机未到。世间凡是损人利己、为非作歹的坏人,没有谁能逃脱天道和国法的惩罚。

花有重开日,人无常少年。

【译文】

花儿凋谢了还有再度开放的日子,人却不能总保持青春年华。

【点评】

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时间宝贵,我们难免有拖沓的毛病,总想把学习、工作的事情放到“明天再做”。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生就是在这种不经意间的放纵安逸中悄然流逝的。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积极努力,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1〕 。

【注释】

〔1〕 告人:求人。

【译文】

人没有伤害老虎的想法,老虎却有吃人的心思。

进山里捉老虎容易,开口向人求助却很难。

【点评】

这句话讲的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格外谨慎。在人生中,并非所有的环境都是一帆风顺的,你会遇到无私帮助你的君子,也难免碰到险恶的小人。因此,为人处世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当你想向别人寻求帮助时,也要考虑清楚了再开口。有时候,求人办事的难度,还真不亚于上山捕捉猛虎。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明代佚名绘岳飞

岳飞曾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名言。

【译文】

忠臣不惧怕死亡,惧怕死亡的便不是忠臣。

【点评】

在历史上,有很多赤胆忠心的臣子,为了国家社稷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忠臣“不怕死”,他们在国家大义面前,可以坦然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些人是中国历史的脊梁,尽管他们的生命过早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却留在了青史之上。

明代董其昌书法: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局部),里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说的是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如同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一样成为历史陈迹,以此慨叹时光的流逝。

从前多少事,过去一场空。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译文】

无论从前发生了多少事,过去以后都是一片虚空。

揣着满肚子的心事,就在沉默中心领神会吧。

【点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往事,有风光,也有辛酸,但往事如烟,何必多言,倒不如积极地把握人生、活好当下。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这实际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甚至是难言之隐,但说出来就能得到解决吗?也许还会招来新的麻烦,倒不如闭口不言——这种态度和古人强调的“慎言”是密不可分的。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位于安徽歙县县城西10多里的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额题“族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其孝行感动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因鲍灿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故赠兵部右侍郎衔。

【译文】

既然在低矮的屋檐下,怎么能不低下头呢?

家庭贫穷能考验孩子是否孝顺,国家危难能识别谁是忠臣。

【点评】

在艰难困苦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当一个人面对强大的压力时,难免要低下头来,委曲求全,而这正是考验一个人的坚贞、磨砺人的意志的大好时机。能否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是强者和弱者之间的重要区别。

凡是登途者,都是福薄人 〔1〕 。

须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元代王冕绘《南枝春早图》

此幅墨梅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

【注释】

〔1〕 登途者:泛指出外谋生的人。

【译文】

只要是出外谋生的人,都是福气不足的人。

必须经历了苦中苦,才能够成为尊贵的人。

【点评】

古人生活在农耕社会,认为离乡出外谋生是不幸的事,是“福薄”的表现。而只有经历那种漂泊和磨难才能成就一个人的伟大事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个人只有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才能收获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因此,在辛苦中要坚持,要树立坚定的信心与勇气——闯过去,便一定能够成功!

家贫君子拙,时来小儿强 〔1〕 。

命好心也好,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 〔2〕 ;

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

【注释】

〔1〕 拙(zhuō):愚笨,这里指无所作为。

〔2〕 夭折:未成年就死了,这里指富贵不能长久。

【译文】

运气不好即使君子也无所作为,时运来了小人也会显得强大。

命好心也好,享受富贵一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富贵了中途也会衰败;

命不好心也不好,一辈子受穷到老。

【点评】

这句话涉及中国古人的天命思想,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命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心好”。如果“命好心不好”的话,再大的富贵也会中途衰败。因此,想要把握人生之路,关键还是要把握内心,用一颗友善、仁爱、真诚的心来面对世界,自然能够一帆风顺,拥有“好命”。

年老心未老,人穷行莫穷。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 。

【注释】

〔1〕 出自《论语·颜渊》:“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信任。

【译文】

年纪大了志气不能老,生活贫困德行不能丢掉。

自古以来人难免一死,百姓不信任国家便难以立足。

【点评】

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回避岁月的侵蚀,但人的年龄可以衰老,内心的志向却不能衰微,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种精神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人的死亡也是自然规律,谁都有离开世界的那一刻。对一个国家而言,可怕的不是灾荒与战乱,而是人民对国家失去信心后的溃散。我们看到,无论是人也好、国家也罢,最重要的都是内在的精气神——对人而言是精神,对国家而言是国魂。

乖汉瞒痴汉,痴汉总不知 〔1〕 。

乖汉变驴子,却被痴汉骑。

【注释】

〔1〕 乖汉:奸诈的人。 痴汉:傻子。

【译文】

奸诈的人欺骗傻子,傻子总是不知道。

奸诈人下辈子变成驴,反而被傻子骑着。

【点评】

这句话涉及佛教讲的“三世因果”,“乖汉”以为这辈子占了“痴汉”的便宜,谁知道下辈子要变驴偿还。尽管看似迷信,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要自作聪明,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