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简介 | 作者 | |
---|---|---|---|
客窗偶谈 | 清沈明宗(生卒年不详)撰。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楣,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少年时曾学禅宗,兼通医学,为清初名医石楷临初先生高徒。沈氏对仲景之学深有研究。《客窗偶谈》,皆为答客问,认为论医学必明人 | 沈明宗 | |
亦云回忆 | 出版于1968年。沈亦云原名性真,后改署景英,字亦云,她是蒋介石的把兄、曾任北洋内阁总理的黄郛的夫人。该书书名由胡适题写,卷首依次收有蒋中正的《为黄膺白先生家传作序》、张群的《亦云回忆序》、胡 | 沈亦云 | |
沈氏玄空学 | 《沈氏玄空学》,是清玄空风水学家沈竹礽所撰,其未完成此书即离开人世,后由其子沈祖绵及其友按照其身前手稿,整理完成而出版,当是有四卷。《沈氏玄空学》出版后,影响巨大。一时洛阳纸贵。此书发前人不传 | 沈竹礽 | |
沈菊人医案 | 《沈菊人医案》,清·沈菊人撰。分上下两卷。上卷列病症35门,下卷列病症22门,共收医案481例。 | 沈菊人 | |
青霞医案 | 医案。清沈登阶撰。一卷。登阶字青霞,号青芝,濑江 (在今广西) 人。年届八旬时,将平生诊治疑难证治验案编辑成帙,成于光绪十八年 (1892)。约万余言。载秋燥伤阴、温毒内陷、温病、惊风、膈证、乳癖、 | 沈登阶 | |
沈氏医案 | 医案。清沈璠撰。一卷。璠字鲁珍,上海人。以医为业,治学严谨。曾撰《景岳全书评》,惜未传。晚年整理一生临证验案,于雍正八年(1730)撰成此书,时年七十八岁。书中不分门类,载血证、酒伤、泄泻、痰饮、时 | 沈璠 | |
重订温热经解 | 温病学著作。1卷。沈麟(汉卿)撰,刊于1936年。作者认为不论伤寒温病,皆人身气化之为病,而人们论温热病,多不明经旨,误人不浅。遂本古圣医经以气化之理发明温热条文,以惠后学。卷末附有验案。本书 | 沈麟 | |
伤寒论读 | 又名《伤寒卒病论读》。伤寒类著作。清沈又彭撰。不分卷。又彭另有《医经读》已著录。尚有 《女科辑要》等书刊行于世。作者认为 《伤寒论》 中所论伤寒,与 《难经》中所言伤寒概念相同,据此以辨 | 沈又彭 | |
康熙广平府志 | (康熙)广平府志二十卷,(清)沈奕琛、申涵盼纂修,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刻本。沈奕琛《广平府志》跋云:「余以乙卯(清康熙十四年)夏移守兹土,爱请于太史随叔申公、柱史元著宁公,达于大司空治宁冀公,将举 | 沈奕琛 | |
唐人七绝诗浅释 | 1981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本书按年代排序,选择唐人七绝诗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绝160余首,将相类相近的绝句叠放在主题绝句之后讲解,连类而及,穿插赏析,故给人以深刻印象;其鉴赏则逐幽探微,深入浅出。 | 沈祖棻 | |
八行图说 | 《八行图说》明万历时期理学家沈鲤辑。全书分八类:孝类、悌类、忠类、信类、礼类、义类、廉类、耻类。每类用五个故事加以解说,前图后文。书前有于慎行、吕坤撰序及任懋谦撰重刊序、袁了凡先生训子 | 沈鲤 | |
福生 |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收短篇小说17篇。这些小说,主要创作于北京西山和窄而霉小斋,其中《福生》发表于1925年,是沈从文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 沈从文 | |
新景与旧谊 | 《新景与旧谊》本集为新编,共收录散文作品14篇,具体为《天安门前》《北京有许多博物馆,同时又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新湘行记》等。 | 沈从文 | |
非梦集 | 文集,作者沈从文,《非梦集》本集为新编,共收录散文作品10篇,具体为《昆明冬景》《记蔡威廉女士》《云南看云》《绿魇》《黑魇》《白魇》等。 | 沈从文 | |
怯步集 | 文集,作者沈从文,《怯步集》本集为新编,共收录散文作品13篇,具体为《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流光》《市集》《狂人书简》《怯步者笔记》等。沈从文自称为“大都市中的乡下人”。正是由于这种“乡下人” | 沈从文 | |
小砦及其它 | 小砦及其它,沈从文短篇小说集,收《小砦》等短篇小说7篇,其中《主妇》与《主妇集》中《主妇》同名不同篇。 | 沈从文 | |
沈从文子集 |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31年5月上海新月书店初版。收《龙朱》、《丈夫》等短篇小说6篇。 | 沈从文 | |
沈从文甲集 |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6月初版。收1929年和1930年所写短篇小说7篇。其中《我的教育》通过一个士兵的见闻,描写旧军队强逼筹饷、残杀农民、毒打逃兵,以及刽子手拿着带血的杀 | 沈从文 | |
山鬼 | 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作于1927年。作品取屈原《九歌》中《山鬼》同一题目,写一个湘西青年因失恋而迷惘,终于成为疯子的凄凉故事。一个被人叫做“癫子”的青年突然失踪了,牧童发现他藏在山洞里做 | 沈从文 | |
长夏 |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10月初版,列入“文艺小丛书”。作品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一个痛感孤独、渴求人间同情与温暖的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小说主人公“我”是一个穷得连出门 | 沈从文 | |
蜜柑 |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初版。收《初八那日》、《晨》、《早餐》、《蜜柑》、《乾生的爱》、《看爱人去》、《草绳》、《猎野猪的故事》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小说或记叙 | 沈从文 | |
鸭子 | 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合集。沈从文著。1926年11月北平北新书局初版。除戏剧、诗歌、散文外,收《雨》、《玫瑰与九妹》等短篇小说9篇。 | 沈从文 | |
元和唯亭志 | 清元和人沈藻采纂。沈氏字九如,道光时人,国子监生。承父遗命,费时十年,三易稿而成此志。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印。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全书分都图、形胜、风俗、物产、津梁、祠庙、寺院、 | 沈藻采 | |
广蚕桑说辑补 | 清代后期的著名蚕书。沈練撰,成书于道光二十年(1840)。沈練字清渠,江苏溧阳人。曾任安徽绩溪县教官 他在绩溪提倡蚕桑,除家中栽桑养蚕为绩溪农民示范外,并以其家人栽桑养蚕方法写成《蚕桑说》一 | 沈練 | |
蚕桑辑要 | 清代后期流传很广的蚕书。沈秉成撰。秉成字仲复,归安(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县)人,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热心提倡蚕桑。同治光绪年间,他先后在江苏、广西、安徽任地方官,所到之处都大力提倡蚕桑。 | 沈秉成 | |
脉经校注 | 中医诊断学专著。全书10卷,西晋·王叔和撰。王叔和(约公元3世纪),原名王熙,高平(今属山东,一说山西)人。他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曾把汉代张仲景《伤寒卒病论》中有关论述伤寒的部分加以 | 沈炎南 | |
宋词赏析 | 古代作品鉴赏著述。沈祖棻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出版。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北宋名家词浅释”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讲课笔记;姜、张两家词札记是从作者手批的四印斋本《双白词》中辑录出来的。 | 沈祖棻 | |
洛阳伽蓝记钩沈 | 五卷。民国震均(唐晏)撰。震均,满州人,姓瓜尔佳氏,民国初,改姓唐,寄居沪上。光绪八年(1882)进士。曾从张叔宪、潘伯寅等人游,故擅长词章书画金石考据学。著有《书人辑略》、《天咫偶闻》、《两汉 | 震钧 | |
沈从文生活美学 | 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位美学家,但作为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能给人以美学层次的感受。“作家”二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他的作品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文学厚重感的退化,越发在当代文学中凸显地位。沈从文先生的文学 | 沈从文 | |
沈从文哲思录 | 沈从文著,沈从文先生关于“生活哲学”的思考历程的缓缓呈现,是沈从文先生对其始终如一的人生态度的坚定而温柔的刻画。文中选取了31篇能表现沈从文先生对于人生的富含哲学思考的篇目,汇编成一本《沈 | 沈从文 | |
残碑 | 沈起予著。长篇小说。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第21种。作品反映的是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前后的沉浮。作品的主人公叫孙丘立,家在四川农村,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供儿 | 沈起予 | |
沈祖荣文集 | 本书搜集了沈祖荣先生于1916—1944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章共46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国内图书馆教育工作的思想概况、图书馆学教育和档案管理学教育的开创与推进的史实,也介绍 | 沈祖荣 | |
中国文物常识 | 作者沈从文,沈从文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行文严谨而生动,内容丰富而系统,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先生所做关于中国文物的研究,虽然是根据工作需 | 沈从文 | |
梦溪笔谈译注 | 笔记。宋沈括著。二十六卷,《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梦溪为沈括晚年卜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之地,是书或作于此时。是书在宋代流传已广,然所传卷帙不一,《文献通考》作二十六卷,郑樵《通志· | 沈括 | |
沈氏四声考 | 二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石云,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协内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笔削考核一手删定《全书总目》,识力超拔, | 纪昀 | |
文学课 | 沈从文著。收录沈从文谈论文学、写作的相关文章,我们要如何理解文学?该如何写作?如何阅读?本书集合了沈从文全集中的32篇文论,从写作理论、阅读经验、经典品评、文坛八卦等方面,全面展现了沈从文的文学 | 沈从文 | |
报恩论 | 报恩论,卷首一卷、卷正二卷、卷附一卷,清沉善登述并序。 | 沈善登 | |
怪石录 | 一卷,清沈心撰。沈心字房仲,号松阜,生卒不详,浙江杭州诸生。性落拓,不事生产。精篆刻、图绘,旁及星遁卜筮、脉诀、葬经,无不洞晓,而尤精于诗。著有《孤石山房集》。《禹贡》:“青州岱畎,厥贡中有怪 | 沈心 | |
诸脉主病诗 | 诊法著作。清沈金鳌撰。一卷。《诸脉主病诗》按李时珍《濒湖脉诀》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将各脉所主之病分以咏之。与《脉象统类》相呼应。 | 沈金鳌 | |
杂病源流犀烛 | 内科著作。清沈金鳌(1717—1767) 撰。三十卷。金鳌有 《沈氏尊生书》已著录。本书为《沈氏尊生书》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无论何因,而病发于皮毛肌肉,经络脏腑之间,均为杂病,故著此书。博采 《 | 沈金鳌 | |
雪堂集 | 诗文集,明沈守正撰。卷之一,诗 ,卷之二,诗 ,卷之三,诗 ,卷之四,序 ,卷之五,序 ,卷之六,条议。 | 沈守正 | |
致沈曾植尺牍十九通 | 书信,金蓉镜撰, 金蓉镜,秀水 (今浙江嘉兴) 人。字甸丞。一作殿丞,又字潜父,晚号香岩。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出仕湖南,清末归。诗文渊雅,究心舆地之学,喜画山水,简略荒率,不求工致。师事同里沈曾植, | 金蓉镜 | |
乙卯入国奏请 | 日记。一卷。熙宁八年(1075 年),沈括以“回谢国信使”出使辽国。他由河北白沟河(今拒马河)出发,经古北口、富峪馆(今宁城县甸子乡)、到辽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单于庭(道宗行 | 沈括 | |
白香集 | 明代诗集,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人。永宣间人,尝取唐宋元人之诗,集句为贯珠编贝集五卷。白香集二卷《明万历间(1573-1619)刊本 撰述 傅图 》集古梅花诗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钱塘丁氏嘉 | 沈行 | |
南北史识小录 | 十六卷。清沈名荪、朱昆田合编。沈名荪,字涧芳、房,浙江仁和人,康熙庚午 (1690)举人,著《蛾术堂文集》、《焚夹集》。朱昆田,字西畯、文盎,朱彝尊之子,浙江秀水人,著有《渔笛小稿》等。二人同 | 沈名荪 | |
幼科释谜 | 儿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4年。前四卷论儿科诊法,并将主要病证(无痘科)分为24门(类),各编四言韵语一首,予以综括。韵语之后,复采前人学术经验,融汇己说,阐述对于该病的辨证立法和治 | 沈金鳌 | |
医验随笔 | 方书所载之因症脉治有定,而临床诊治则变幻无定。是故医生于精研方书之外,尤当熟玩 医案,庶几神明变化,活法在人,不为疾病所困矣。本书系无锡中医友谊会理事沈奉江先生口 述,门人周逢儒君笔记。案 | 沈奉江 | |
云巢编 | 宋代诗文别集。10卷。沈辽撰。前6卷为诗,第7、8卷为杂文,包括赞、序、碑、传、记、书等,第9、10卷为墓志铭、表、启文、祭文、铭、箴等。卷末附黄庭坚赠作者的诗及书信;另外尚有沈辽的妹夫兼亲家 | 沈辽 | |
老实人 |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7月初版。收《自序》1篇,《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等短篇小 | 沈从文 | |
好管闲事的人 |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7月初版。收《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罗》、《怯汉》、《卒伍》、《爹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中的作品一类以都市生 | 沈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