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 大乘止观述记 | 谛闲 | 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1921年主讲于上海功德林,其讲经内容经江味农居士整理修订八年,全书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核心,分“总释名题”“别解文义”两部分,涵盖佛学理论架构(如释名、显体、明宗)与实修方法(如礼佛、饮食规范)。附录《科判》梳理全书结构,兼具义理阐发与修持指引。谛闲法师阐释深入浅出,江味农在笔录中辅以譬喻说明,形成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讲记文本。 |
| 例时作法 | 佚名 | 例时作法 (1卷),佚名,续诸宗部,《大正藏》第77卷No.2418。 |
| 法华忏法 | 佚名 | 佚名,续诸宗部,《大正藏》第77卷No.2417 |
| 灌顶私见闻 | 佚名 | 日本僧人了翁撰,书中涉及胎藏灌顶梵语事、七日作坛事、八色幡事、十二天事、五佛加持与系曼不同事等佛教仪式和教义相关内容。 |
| 观心:金刚经心释 | 太虚 |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民国禅宗名僧圆瑛大师及清净居士合著的佛教经典阐释书籍,书以现代读者理解佛理、平复心灵困惑为初衷,结合两位高僧的修持经验及《金刚经》义理,对经文进行系统性解读。 全书分为五卷,通过梳理《金刚经》的义脉结构、讲录注解及般若智慧阐释,将深奥佛理转化为现代语言,并融入星云法师、净空大师等修行心得。内容强调以清净心处世、理性慈悲待人的理念,引导读者在物欲社会中探寻心灵提升之道,倡导以般若智慧应对人生困境,实现内在平静与生命境界的超越。 |
| 四度授法日记 | 佚名 | 日本严豪口述、源豪记录。该书是一部与日本真言宗修法相关的文献。从内容上看,涉及到诸多密教修行的仪式、手印、真言以及相关的教义阐释等。例如,文中提到了行法前的诵文、建立道场的相关规定、上厕作法等具体的修行细节。还详细阐述了普贤十愿在修行中的体现和意义,如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忏除业障等愿与密教修行的关联,强调通过手结灭罪印、口唱摧恶真言等方式实现三业同时忏悔等教义内容。 |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 星云 | 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星云大师的散文集,该书围绕家庭、工作、人际、生死等人生议题,提出“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的核心观点,倡导以欢喜心辩证看待苦乐,通过转化心念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全书分九章探讨时间管理、自然感悟、处世智慧等层面,结合现代社会经验阐释“苦为成长动力”的哲学,并给出“凡事皆生欢喜心”等具体实践方法,以通俗语言解析佛学思想。 |
| 总持抄 | 澄豪 | 日本佛教天台宗西山流祖师澄豪撰,澄豪(1260-1350),延庆二年(1209 年)己酉十月十日诞生,十二岁登上二叡岳,十四岁出家受戒,四十八开始授予职位,六十四岁入灭。他传承了穴太流,其流派的灌室分布在正觉院(比叡山东塔)、正観院(同西塔)、宝菩提院(京都)、成菩提院(滋贺县)等地。 《总持抄》中提及 “十二神将者,十二因缘,十二月,十二时等也”,认为十二神将是为助药师十二大愿,佛菩萨化作十二神将,经十二日十二时,昼夜不断守护众生。 |
| 三昧流口传集 | 良佑 | 日本良佑撰,共 2 卷,具体内容涉及密教的教义、修行方法、仪式等方面,是研究三昧流密教以及日本佛教史的文献资料。《大正藏》第77卷No.2411 |
| 宽心 | 星云 | 全书分为事业、生活、人生、精神四篇,共123篇随笔式章节,围绕财富观、情感关系、职场管理等现实课题展开。通过问答形式解析常见困惑,提出具体实践方法,倡导以包容心态应对困境。书中运用佛学经典与生活案例,阐释"以出世精神践行入世生活"的理念,强调通过调适心性实现内在平和,形成兼具语录体趣味与训诫功能的独特文风。 |
| 行林抄 | 佚名 | 日本天台宗的重要文献,由静然撰写,成书于仁平四年(1154 年)。该书共 82 卷,收录于《大正藏》第 76 卷,编号为 no.2409。 《行林抄》内容丰富,涉及佛教教义、仪式、诸尊配置等诸多方面,对研究日本中世天台密教的修法次第、教义阐释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书中有关于新、旧《仁王经》中五菩萨对应关系的图示和解说,展现了当时佛教界对相关经典的研究成果。 |
| 四十帖决 | 佚名 | 日本天台宗僧人长宴著,15卷,长宴生活于日本平安时代,其师为皇庆。《四十帖决》中记载了皇庆 1047 年的讲义内容,如提到 “《尊胜破地狱法》另本” 等,这些记载对于研究日本中世佛教的发展、佛教典籍的传承等具有一定价值。 |
| 随要记 | 皇庆 | 随要记,2卷,日本 皇庆撰,《大正藏》第75卷No.2407,根据现有资料,仅知该书第二卷盖有不知是熊野还是何处的总寺院的牛王宝印,另书日本国六十个地方的神明之御名及梵天、帝释天等佛教神的御名。 |
| 佛光菜根谭 | 星云 | 本书是星云大师从自己几十年的著作和开示记录中,提炼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心灵励志图书。集中记述了星云大师对世界、社会、生命等的证悟智慧,以及怎样立德做人、修身养性的智慧,以及如何才能在烦恼生命中寻求到平静而开阔的心灵境界的智慧。言简意赅,精妙处往往让人醍醐灌顶。若能每日一偈,则日日都有新智慧,日日都能有好心情。 |
| 金刚界次第生起 | 佚名 | 日本天台宗僧人最圆撰,书中主要阐述了金刚界密法的修行次第,详细介绍了从入堂修行前的准备工作,如净地、净身等,到修行过程中的观佛、礼拜、忏悔、随喜、劝请、回向等一系列步骤,以及各种印契、真言的使用方法和意义。根据书中记载,宽平三年(891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最圆完成此记。延享二乙丑岁(1745 年)十月十四日,遍照金刚实灵对该书进行了挍阅。 |
| 秘密坛都法大阿阇梨常念诵生起 | 佚名 | 秘密坛都法大阿阇梨常念诵生起,1卷,《大正藏》第75卷No.2405 |
| 胎藏界生起 | 佚名 | 日本真言宗觉超记,胎藏界是密宗的重要概念,源于梵文词根 “garbha-”,有 “隐藏”“包含” 之意,密宗以此喻指 “佛性”“如来藏”。胎藏界以《大日经》“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三句义为根本。是日本真言宗僧人觉超关于胎藏界教义、仪轨、曼荼罗等内容的阐述性著作。 |
| 五相成身私记 | 佚名 | 日本觉超撰,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75 册,编号为 NO.2403。该书主要围绕密教的五相成身观展开论述。五相成身观是《金刚顶经》系的五阶段瑜伽观法,包括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五个阶段。觉超在书中对五相成身观的相关教义、修行方法及意义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解读,引用了多部佛教经典,如《菩提心论》《摄真实经》等,以深入探讨五相成身观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
| 西曼荼罗抄 | 佚名 | 日本觉超撰,1卷,刚界曼荼罗又作西曼荼罗、果曼荼罗、月轮曼荼罗,是以《金刚顶经》为基础的密宗两部曼荼罗之一。 |
| 东曼荼罗抄 | 佚名 | 3 卷。觉超生活在 10 世纪左右,是日本真言宗的重要学者,他还著有《胎藏三密抄》等作品。《东曼荼罗抄》主要围绕胎藏界曼荼罗展开,胎藏界曼荼罗又称因曼荼罗、东曼荼罗、理曼荼罗。书中可能抄集了诸多关于曼荼罗的经文、论著等内容,对曼荼罗的图像、意义、仪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讲解,旨在帮助修行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曼荼罗相关的密教教义和修行方法。 |
| 金刚三密抄 | 佚名 | 日本觉超撰写,共 5 卷。该书被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75 册,编号为 NO.2400。书中主要围绕金刚乘佛教的密法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净地印、净身印、观佛印等各种手印的结法、真言以及相关的观想方法等内容,对研究日本佛教密宗的教义、仪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胎藏三密抄 | 佚名 | 日本平安时代的佛教典籍,由觉超撰写,共 5 卷。该书主要围绕胎藏界密教的 “三密”(身密、口密、意密)展开,抄集了相关的经文、注疏及诸师仪轨等内容,对理解胎藏界密教的教义、修行方法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详细介绍了学三密教者需知的五事,包括必随明师、内外相应、甚深秘密、三密相应、祈请圣加等,并对各种印契、真言的具体做法和含义进行了阐释。 |
| 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抄 | 安然 | 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僧人安然著,5卷,该书主要围绕真言宗的教判展开,安然在书中提出将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四教加入 “密” 成为五教,认为密教为一了义教,虽在 “理” 上与圆教相近,但圆教经论未分明开说五智三密事理,只有密教才是事理俱密,宣说其极致义理,且在修持中身口意三者密切配合,这是其他各教无法比拟的。书中对菩提心的体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浅略释、深秘释、秘中深秘释、秘秘中深秘释等四种解释,分别以厌求妄心、自性净心、大三法羯、真如法性为菩提心体。同时,还对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等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真言门行人以真言印满万行,直以三密行得满万行,不必加修事万行。 |
| 真言宗教时义 | 安然 | 4 卷,日本安然著,书中除了围绕真言宗的 “一佛一时一处一教” 教时判展开论述外,还涉及密教分类等内容。安然将密教分为五藏,即胎藏界、金刚界、苏悉地、瑜祇经、杂秘密,特别重视《瑜祇经》,称其为 “两部大法之肝心”。同时,书中还对苏悉地的行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苏悉地行法应以金、胎两部通十八道契印,结此印供养本尊能到佛果的觉位。 安然在书中虽基本接受空海密教的基本框架,但对其十住心思想中的天台第八住心的教判强烈反对。他以天台圆教的教理为基础,追求事理俱密的真言密教,不拘泥于狭隘的宗派观念,展现出融合与创新的思想特点。 |
| 教时诤 | 安然 | 日本安然撰,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75 册,夫我大日本国有九宗教。人法诤论有三国。夫言三国者。一天竺国。二震旦。三日本。言九宗者。有五异说。一传教大师请年分表云。华严宗三人。天台法华宗二人。律宗二人。加小乘成实宗。法相宗三人。加小乘俱舍宗。乃至官符今行于世。二空海阿阇梨秘蜜宝钥十心次第中。列俱舍成实律宗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真言。前劣后胜浅深不同。三道诠和上群家诤论云。无相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此五宗皆大乘也。律宗成实宗俱舍宗。此三宗并小乘也。应言龙树是八宗之祖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