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纂释 | 佚名 | 八识规矩纂释,一卷,明广益纂释,德清序,方远跋,程开裕跋。(皆并百法) |
八识规矩直解 | 智旭 | 八识规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相宗八要直解第七。 |
八识规矩浅说 | 佚名 | 八识规矩浅说,一卷,清行舟说并序,王庭序。 |
八识规矩通说 | 德清 | 八识规矩通说,一卷,附六祖大师识智颂解,明德清述,即性相通说卷下,(卷上在七六套)出梦游集卷四十六,古本卷三十四。嘉续三八重出,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原缺。 |
八识规矩颂注 | 佚名 | 八识规矩颂注,一卷,清行舟注,嘉合前目题虚舟禅师注。 |
八识规矩论义 | 佚名 | 八识规矩论义,一卷,附冥合百法论义文,清性起论释并序(有阙文),善漳等录,源漳刊行回向。 |
相宗八要 | 佚名 | 相宗八要八卷,据八要解序为明洪恩辑。1因明入正理论,冯梦祯序,佚名后序,2八识规矩颂,3百法明门论,4唯识三十论,5观所缘缘论,6真唯识量,7六离合释法式,8观所缘缘论释。唯收冯梦祯因明论题辞。 |
相宗八要解 | 明昱 | 相宗八要解,八卷,明明昱解,圣行序,游仕任序。1百法赘言,2唯识约意,3缘论会释,4离合通关,5缘论释记,王野序,有题解及科文,6因明直疏,大善序,有后序,7三支义钞,8八识证义,有序。唯收叙文、凡例。 |
相宗八要直解 | 智旭 | 明智旭解。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直唯识量略解一卷,八识规矩直解一卷,六离合释法式略颂一卷。 |
一乘佛性究竟论 | 法宝 | 一乘佛性究竟论,一卷(原六卷,现存卷三)。 唐法宝撰。 |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 | 智涌了然 | 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宋了然述并序。有条个。 |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 智顗 |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一卷,隋智顗撰。 |
普贤菩萨发愿文 | 智顗 | 普贤菩萨发愿文,一卷,隋智顗撰。 |
删定止观 | 梁肃 | 删定止观,三卷,。唐·贞元二年(786)梁肃撰。述并统例,吴克己序,附智者大师传论,一名天台法门论,释门正统所载梁肃传,日本元政跋。收录在《卍续藏》第九十九册。系节略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的《摩诃止观》而成。共计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指归。梁肃曾任唐代翰林学士,师事荆溪湛然,通达天台学。以有感于《止观》文义深广,初学者不易明了,因而删定要文撰成本书。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 | 梁肃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一卷,唐.梁肃述。 |
摩诃止观科节 | 法藏 | 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法藏撰(总目录佚名),日本禅叡题记。 |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 | 道邃 |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唐道邃说,日本乾淑集,有题记,内题谨录邃和尚止观记中异义。 |
摩诃止观辅行助览 | 有严 | 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宋有严注并序及注三大部后总序,日本眘徽后序,法华三大部注之一。 |
摩诃止观义例科 | 从义 | 摩诃止观义例科,一卷,宋从义排,原文加科冠上。 |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 佚名 |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宋处元述,日本秀云序。 |
摩诃止观贯义科 | 天溪受登 | 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清天溪说,灵耀补定并序。 |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 源清 |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宋源清述并简序后序,附日本议宋国新书考。 |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 | 佚名 | 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二卷,宋宗翌述并序。 |
十不二门文心解 | 仁岳 | 十不二门文心解,一卷,宋仁岳述并题记。 |
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 | 处谦 | 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一卷,宋处谦述并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