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教章集成记 | 希迪 | 五教章集成记,卷一,宋希迪述并序,内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集成记。 |
| 评复古记 | 希迪 | 评复古记,一卷,宋希迪录,一名扶焚薪。 |
| 华严心要法门注 | 圭峰宗密 | 华严心要法门注,一卷,唐宗密注,内题答顺宗心要法门。 |
| 注华严法界观科文 | 佚名 | 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唐宗密述。唐宗豫述。 |
| 劝发菩提心文 | 裴休 | 劝发菩提心文,一卷,唐裴休述,宗密序,淨照题记,日本高辨题记。 |
| 华严法相槃节 | 道通 | 华严法相槃节,一卷,宋道通述并序及题记,文质题记。 |
| 法界观披云集 | 道通 | 法界观披云集,一卷,宋道通述,明吴正志施刻题记,妙德庵题记。 |
| 圆宗文类 | 义天 | 圆宗文类,卷十四、二十二,高丽义天集,日本契空题记,法印晋性题记。辑录以《华严经》为中心的历代各家著述,以扼要阐明圆宗教理的书籍。高丽时期的大觉国师义天辑。共22卷。今多亡失,仅存数卷。 |
|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 师会 |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师会述,希迪注并序。 |
| 注同教问答 | 师会 | 注同教问答,一卷,宋师会述,善喜(目录作熹后三目同)注并序。 |
|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 续法 | 清续法集,门人严指校。一卷。是华严宗教义的图解书。书前有序,后有注解。“五教”指小、始、终、顿、圆的判教;“断证”指消除“执障”,证悟“法界”;“三觉”指“本觉”、“妙觉”、“圆觉”。认为“此三觉五位能判教相之权实也”。又认为此图表为“略示梗概”,如欲进一步理解华严教义,需阅读《贤首五教义》等书。清康熙九年(1670)曾将此图竖行抄录,康熙二十年(1681)又将此图横行抄录。认为学者通过横竖不同次序阅读,既可“作迷本逐末看”,又可“作返妄归真看”,从而见“其行布中而实圆融无碍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
| 评金刚錍 | 善熹 | 评金刚錍,一卷,宋善喜述,日本心海题记,辉潭题记,连常题记,内题评金錍。 |
| 辨非集 | 善熹 | 辨非集,一卷,宋善喜述,有题记。善熹在此书中对解空法师(1092—1182)《金刚通论》《金刚事苑》二书进行了批驳,以维护华严宗第五祖圭峰宗密“禅教并用”的思想,反映出两宋时期佛教内部华严宗与天台宗的争辩,其辩词有理有据,出古入今,体现了丰富的学识,展现了佛教传播进程中的教义之争,于佛教史乃至中古时期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均有其意义。收入《卍续藏经》 |
| 五相智识颂 | 佚名 | 五相智识颂,一卷,宋忠上人撰,潘兴嗣序,无首题,画华严五十三参并颂(画未印入),张商英题,黄庭坚题,苏辙题,了元题,日本心海题。 |
| 华严大意 | 古庭善坚 | 华严大意,一卷,明善坚撰,出古庭禅师语录。 |
| 看命一掌金 | 一行 | 看命一掌金,一卷,唐一行著。唐代一行禅师所著命理方术奇书,收在续藏五十九册 |
|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 不空 | 持呪仙人飞鉢仪轨,一卷,唐不空拔出,尾题飞鉢仪轨,日本道觉题记,龙肝题记。 |
| 成就梦想法 | 不空 | 成就梦想法,一卷,唐不空述,日本圆俊题记,繁承题记,佚名题记。 |
| 多利心菩萨念诵法 | 佚名 | 多利心菩萨念诵法,一卷,南天竺跋折罗菩提集撰,日本宥应题记,首题莲华部多利心菩萨念诵法,尾题无念诵二字。 |
| 金胎两界师资相承 | 海云 | 通称《海云血脉》,与《造玄血脉》相对。密宗谱系图表。唐海云集。一卷。共两图:一金刚界谱系,作于唐大和八年(834)八月二十日,末署“净住寺梵字传教沙门海云集”,与所撰《略叙金刚界大教王师资相承付法次第记》同时;一胎藏界谱系,于同年十月八日作于五台山大华严寺,末署“净住寺传教比丘海云集”,与所撰《略叙传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教相承付法次第记》同时。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
| 胎金两界血脉 | 造玄 | 通称《造玄血脉》,与《海云血脉》相对。密宗谱系图表。唐造玄集。一卷。共两图:一胎藏界谱系;二金刚界谱系。作于唐咸通六年(865)八月十七日,首题“大唐咸通六年八月十七日长安城左街慈恩寺造玄阿阇梨付嘱师资血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
|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 祩宏 |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一卷,明袾宏重订并序,外题瑜伽施食仪轨,内题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但如山刊本法彙不载卷首字母图印及卷初香讚) |
|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 祩宏 |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一卷,明袾宏补注,外题瑜伽施食仪注,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补录福聚序。(但如山刊本法彙无此书) |
| 于密渗施食旨概 | 三峰法藏 | 于密渗施食旨概,一卷,明法藏著。 |
|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 三峰法藏 |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一卷,明法藏著,万峯宝重刊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