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怪恶的艺术 作者:张竞生

伟大怪恶的艺术

张竞生著,探讨了文学艺术领域中 “怪恶” 这一独特概念及其与艺术的紧密联系。​ 张竞生指出,1828 年雨果相关序文发表后,“怪恶” 材料在文学中的地位开始显著提升。古典文学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新文学需涵盖人生真相,“怪恶” 材料的融入能让文学更全面地展现人性的矛盾复杂。在文学作品里,“怪恶” 具有重要作用。它可成就人情剧,使悲剧与喜剧巧妙融合,如一些戏剧中人物命运兼具悲剧色彩与荒诞滑稽情节,更真实反映生活与人性;还能通过与伟大的对比,凸显人物特性,像有的主人公虽行为怪诞或有性格缺陷,却能在特定情境下展现伟大精神,使形象更丰满立体。​ 浪漫派艺术家追求伟大,从自然汲取灵感,情感在苦闷中蕴含兴奋希望。同时,思想自由对文学创作至关重要,浪漫派在多方面追求自由,推动了文学创新。书中对《水浒传》《红楼梦》《哈姆雷特》等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剖析,揭示其中 “怪恶” 与 “伟大” 的体现。此外,以戏剧《袁世凯》(共八幕)为例,生动刻画袁世凯丑恶形象及各方反抗,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黑暗与民众觉醒,为理解文学与社会关系提供独特视角 。